為引導廣大社會組織牢記初心使命,始終做到學法、知法、守法,實現健康有序發展,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梳理了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登記管理問題進行政策解讀,以便社會組織進一步學習了解。本報將陸續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如何區分?
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屬于社會組織的三種不同類型,是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的非營利法人。根據相關法規,三者的區別主要體現為:社會團體是指中國公民自愿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包括常見的各種協會、商會、學會、研究會、促進會、聯合會等;民辦非企業單位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包括常見的民辦教育、醫療、養老、社工、科研、培訓等機構;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的非營利性法人,也就是常見的各種基金會。
如何確定社會組織的業務主管單位?
根據《民政部關于重新確認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的通知》(民發〔2000〕41號),社會團體的業務主管單位職能應能涵蓋所屬社會團體的業務范圍,并能夠對主管的社會團體進行業務指導。同時,該通知還對業務主管單位的具體范圍、有關條件、管理職責等進行了明確。社會團體發起人在籌備成立階段,應當根據擬成立社會團體開展的業務范圍申請確定相應業務主管單位。實踐中,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業務主管單位參照該通知規定確定。
社會組織的業務主管單位只能有一個嗎?如果某社會組織的業務范圍涉及多個部門,那么是否可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部門同時作為其業務主管單位?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等規定了社會組織實行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雙重管理體制,并規定了業務主管單位的監督管理職責。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 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業務主管單位的具體職責。根據法規和中央政策精神,以及工作實際,一個社會組織應當由一個部門作為其業務主管單位。社會組織業務范圍涉及多個部門的,依其主責主業確定一個部門作為業務主管單位。
政府機關能做社會團體的會員單位嗎?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國家機關以外的組織可以作為單位會員加入社會團體”,因此,政府機關不能做社會團體的會員單位。
外國法人能否成為社會團體會員?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社會團體是指中國公民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國家機關以外的組織可以作為單位會員加入社會團體。據此,除國家另有法規政策規定外,外國法人是不能加入我國社會團體的。
社會團體的單位會員有無資格要求?
個體工商戶可以成為單位會員嗎?
根據民政部《社會團體章程示范文本》等有關規定,單位會員一般應當具有法人資格,方可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履行民事義務。依法登記的個體工商戶不屬于法人組織,因此不能作為單位會員,但可以作為個人會員加入社會團體。
現行法規政策對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名稱有什么要求和規定?
《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辦法》(民政部令第69號)對社會組織名稱管理作出了統一規定,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基金會名稱管理規定》(民政部令第26號)、《民政部關于印發〈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稱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民發〔1999〕129號)同時廢止。《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辦法》全文及配套問答可通過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臺(https://chinanpo.mca.gov.
cn/)查閱。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