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鏈接:臺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臺山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根據《廣東省教育現代化2035》《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江門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教育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編制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系統部署。隨著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黃茅海跨海通道開工建設,臺山區位優勢日益凸顯。教育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工程,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緊密對接融入大灣區發展,提升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水平。“十四五”時期是臺山市教育事業質量提升和改革創新的關鍵期,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科學編制《規劃》,對推動臺山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強富綠美新臺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編制依據
《廣東省教育現代化2035》
《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
《江門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
三、“十三五”期間取得的主要成績
(一)黨建工作更扎實。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理順35個學校黨組織的關系,優化17個學校黨組織的設置,創建十多個黨員示范崗。2019年市教育局被評為“廣東省依法治省先進單位”,是全省獲獎單位中唯一的教育部門。
(二)教育改革更深化。組建18個教育集團,實施“集團化辦學”。率先在江門推行“縣管校聘”改革,將教師由“學校人”轉變為“系統人”,被《南方日報》等媒體宣傳報道。深化政校企合作,打造“職教之城”,與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江門市首個縣級市大專院校——新寧學院,成功構建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體系。
(三)教育保障更完善。“十三五”期間,投入2.5億元和1.5億元建成新寧小學和東暉小學,新增4860個優質學位。累計投入38181萬元復辦、擴建、升級一批學校,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促進全市教育公平。累計投入7106萬元在13個鎮開通校車服務,保障9200多名農村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
(四)教育布局更合理。編制《臺山市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2017—2035)》,在臺城南區新建新寧小學,在東區新建東暉小學;在鄉鎮加速建設新赤溪中學,重新改造都斛鎮南岡小學等校區。新建近30所幼兒園,增加近6000個學前教育學位。
(五)教育師資更雄厚。全面實施強師工程,率先在江門地區成立首個教師發展中心。“十三五”期間,我市招聘教師764人,其中研究生學歷133人,特殊教育教師20人。
(六)教育質量更優異。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廣大臺山附中、大江實驗中學等5所學校被評為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培正中學、廣海中學等10多所學校晉升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廣海中心小學獲評為全國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等。
(七)教育公平更彰顯。全市學校100%多媒體教學設備進班級,應用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覆蓋率達100%,全市教師及初中以上學生100%擁有個人實名制的網絡學習空間,教育信息技術運用課堂覆蓋率達到100%。
(八)督導成效更顯著。出臺《臺山市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臺山市督學責任區制度實施方案》,全力貫通督政、督學、評估和監測工作職能領域,健全完善督導問責機制,讓督導真正“長牙齒”“通強電”。
四、面臨形勢
隨著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黃茅海跨海通道開工建設,臺山區位優勢日益凸顯。教育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工程,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緊密對接融入大灣區發展,提升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水平。
與此同時,我市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強富綠美新臺山,迫切需要更加堅實的教育基礎和有力的人才支撐。全市人民群眾對教育優質化、多元化、個性化等日益增長的美好需要,迫切需要辦出更加優質均衡全面的教育,豐富教育供給,更好地滿足不同群體的教育需求。
五、發展目標
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全面構建,各級各類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質量普及發展,人民群眾教育素養和綜合素質明顯增強;全市辦學條件全面提升,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優質均衡;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教育對外開放合作水平明顯提高;教育治理效能顯著提升,開放包容、協同創新、共建共享、運轉高效的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2025年,建成學習型社會和人力資源強市,全市教育綜合實力、整體競爭力達到省、江門市的總體水平。
六、主要任務
為實現發展目標,“十四五”期間我市教育工作主要任務是實施“十大工程”,全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教育現代化。
(一)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開好思政課,構建好德育體系,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深入實施集團化辦學,共享資源,抱團發展,提升各類學校各學段的教育質量。
(三)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工程,用好“縣管校聘”,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激發教師活力,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四)教育設施布局優化工程,著力推進培英職校新校區建設,加快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升級改造一批學校,擴容提質,增加學位供給。
(五)全民終身學習體系構建工程,充分發揮開放大學、社區學院等的作用,提升市民整體素質。
(六)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推進“智慧學校”建設。
(七)平安和諧校園構建工程,提升學校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水平。
(八)教育重點領域綜合改革工程,認真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升我市教育發展水平和服務水平。
(九)教育交流合作拓展工程,深化與大灣區內學校在德育、體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十)教育治理現代化提升工程,依法治教,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從而推動我市教育向更高水平、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發展,構建開放包容、協同創新、共建共享、運轉高效的教育現代化。
七、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二)加大投入保障力度
(三)健全落實長效機制
(四)落實督導考核問責
咨詢聯系方式:臺山市教育局;聯系電話:0750-5524643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