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日報訊 (記者/凌雪敏 通訊員/江關宣) 7月5日下午,江門海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江門海關優化營商環境12條》,并介紹總體情況。
據悉,日前海關總署推出了16條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促進進出口物流暢通和跨境貿易便利化。為進一步推進海關總署新舉措在關區落實落細,指導企業用好用足海關政策,江門海關推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12條措施,全力支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振外貿發展信心。從內容上看,這12條措施可以概括為“四個聚力”。
聚力提升進出境物流效率。措施明確,持續推廣“組合港”“灣區一港通”模式,擴大實施范圍,擴大“船邊直提”“抵港直裝”試點企業和貨物范圍。支持陳皮、鰻魚、富貴竹等本地特色農食產品擴大出口,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保障供港澳鮮活農產品快速通關、安全供應,加快能源礦產等大宗資源商品檢驗放行等方面工作,持續提升進出境物流效率。總而言之,就是要讓貨物快進快出。
聚力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提出,要高質量實施RCEP等優惠貿易協定關稅減讓政策,指導企業充分利用原產地規則享惠。大力推廣經核準出口商制度,服務企業享受自主開具原產地聲明便利。支持江門北站中老、中歐班列常態化運行,暢通對東盟、歐盟進出口陸路通道。
聚力促進企業減負增效。措施給予了企業一定的容錯糾錯空間,將依托“互聯網+海關”推動企業申請主動披露,為企業提供容錯糾錯、守法便利通道。同時,加大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信用培育力度,并推動關區高級認證企業參與“集團保稅監管模式”“經核準出口商制度”等創新業務改革試點,幫助高級認證企業降本降費。
聚力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措施提出,持續推廣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推進加工貿易便利化,推動加工貿易提檔升級。助力培育跨境電商經營主體,支持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發展。
下一步,江門海關將抓好優化營商環境12條措施落地落實,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持續運用“關長送政策上門”、關地企“直通車”機制,積極回應企業需求,助企紓困解難,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相關新聞
江門海關積極落實進口優惠貿易協定原產地政策
上半年企業享減讓稅款2.3億元
7月5日下午,江門海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1—6月,江門海關為企業簽發優惠貿易協定原產地證書2.1萬份、涉及享惠貨值65.8億元,落實進口優惠貿易協定原產地政策,為企業減讓稅款達2.3億元。江門海關轄區新增高級認證企業4家,增長8%,轄區高級認證企業總數達52家,貢獻了關區36%的進出口總值,成為促進地方外貿發展的主力軍。
助力貨物“快進快出”提速增效。江門海關持續擴大“組合港”“灣區一港通”模式實施范圍,截至目前,江門市高新港、高沙港、新會港、三埠港等4個主要港口已與蛇口港、鹽田港、南沙港等國際樞紐港口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江門高新港—廣州南沙港“一港通”業務在今年2月份順利開通并實現固定時間、固定航線的班輪化運作,江門高新港—深圳蛇口港“組合港”業務于6月12日順利啟動。
幫助企業“減負增效”多管齊下。其一,江門海關持續通過“普法快線”等多種形式加強政策宣傳,為企業量身定制關稅減讓享惠清單,幫助企業充分掌握并用好相關政策。江門海關關稅處副處長詹文表示,今年以來,江門海關已開展宣講培訓9場次,協助廣東分署組織宣講1場次,關區受訓企業共660多家次;其二,加大高級認證企業培育力度,江門海關聚焦關區產業鏈“鏈主”企業、“白名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重點企業,依據認證標準重點、難點開展“一對一”精準培育。據江門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副處長沈柱堅介紹,今年上半年江門海關舉辦系列高級認證相關法規制度、認證標準宣貫會20次,開展企業交流會、對接會、論壇等各類活動12次,輻射的外貿企業近300家。(凌雪敏 江關宣)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