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江門市新聞辦舉行“啟航雙通道 發現新江門”專題新聞發布會,江門市政府副秘書長梁靈花介紹江門主動把握“大橋經濟”發展機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的相關內容;江門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葉茂森、江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李健中、江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鄺積康、江門市投資促進局局長鐘文明就深江合作、產業協同、文旅融通等話題,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江門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高鋼華主持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
融合互動:共享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紅利
江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各種優勢機遇交匯疊加,各種重大利好加速集聚,已逐步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江門市政府副秘書長梁靈花介紹,在“雙通道”通車的背景下,江門具有以下五大優勢,分別是:
一是交通便利、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江門地處大灣區承東啟西的發展核心區,與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構成大灣區“黃金三角地帶”,1.5小時可到達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周邊五座國際機場,乘坐高鐵可直達北京、武漢等80多個城市,江門擁有5個國家一類口岸,是中國通關時間最快的城市之一,海鐵聯運通達全球。
二是基礎扎實、配套完善的產業優勢。江門是百年工業城市,擁有25個國家級產業基地。食品、家電等傳統優勢產業基礎穩固,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發展迅猛,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產業加速崛起,產業鏈條日趨完整,市場主體超77萬戶,是廣東6個工業投資超千億的城市之一,產業后勁充足。
三是土地廣闊、要素充足的空間優勢。江門是大灣區內唯一具備超100平方公里可連片開發土地的城市,擁有全省面積最大的產業集聚區以及大灣區唯一省重點支持建設的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已整備超過200塊100畝以上帶規模可連片開發工業用地,沿高速布局超10個萬畝工業園區。江門是中國電能源產業基地,是極具性價比的投資優選地。
四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服務優勢。江門被中國工商聯評為營商環境進步最大的5個城市之一。出臺專門扶持政策,成立產業基金、加大金融支持,真金白銀助力企業發展。江門居住成本低、物價親民、教育資源優質,是廣東營商環境、法治建設、社會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
五是山水相融、精彩紛呈的文旅優勢。江門風光秀麗、多姿多彩,36個國家A級旅游景區包羅萬象,山河湖海林等自然要素一應俱全,春來圭峰秀美,夏至川島聽浪,秋賞百鳥歸巢,冬去溫泉養人,江門的每一個季節都值得期待。江門還是全國少有、廣東唯一同時擁有2項世界遺產的城市。咖啡茶飲店遍地開花,美食遍五邑,“三點三精彩之旅”,讓大家玩足三天三夜不重樣。
立足這些優勢,江門將搶抓“大橋經濟”“黃金內灣”黃金機遇,超前謀劃、主動作為,加強與深圳等東岸城市的融合互動,共享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帶來的紅利。
一是暢通對接雙通道的“大動脈”。加快推動深江鐵路、珠肇高鐵建設,積極開展廣佛江珠城際前期工作,深度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同時,織密對接“雙通道”的交通路網,對外加快深南高速、南新高速、廣臺高速江門臺山至開平段、江肇第二高速等項目前期工作,對內扎實推進江鶴高速改擴建、銀洲湖高速等項目建設。
二是夯實產業協同發展的“主陣地”。充分發揮產業基礎扎實以及空間資源充分的優勢,加強與珠江口東岸城市的深度合作,推廣“深港總部+江門基地”“深港研發+江門生產”“深港服務+江門制造”等新模式,推動更多東岸產業項目落戶江門,實現“東岸要空間,西岸要產業”的“雙向奔赴”。
三是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加快江門大型產業集聚區及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集中資源建好三個先行啟動區和主平臺核心區,沿深中通道兩側布局重點產業平臺,加快江門中部八鎮聯動發展,與中山市開展對口產業協作。攜手港澳加快大廣海灣經濟區開發建設,與香港謀劃建設港邑綠色產業園,與深圳謀劃建設深江經濟合作區,推動產業跨市戰略組合布局。
四是擦亮營商環境的“金招牌”。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對標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先進經驗,逐個領域優化政府服務。江門將拿出更多的真招實招為企業排憂解難,推動面向總部企業、骨干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助力企業強信心、添活力。
五是點旺宜居宜業宜游的“煙火氣”。江門將打造特色項目,提升消費品質,吸引大灣區乃至全國范圍內更多的游客到江門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發揮國家森林城市、園林城市的優勢,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與修復,持續優化居住環境,吸引更多的人來江門投資置業。
深江合作:市場化合作推動深江經濟合作區建設
“以銀湖灣濱海新區為基礎,謀劃建設深江經濟合作區,正是江門搶抓‘雙通道’歷史機遇的必然選擇。”

深江經濟合作是江門市委市政府謀劃、部署的重點工作。2023年5月,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率隊到江門考察調研,兩市明確在大廣海灣經濟區以銀湖灣濱海新區為基礎,謀劃建設深江經濟合作區。
銀湖灣濱海灣新區位于深江高速和黃茅海跨海通道中間位置,既可以快速銜接深中通道,又可以通過黃茅海跨海通道快速通達港澳。現在,深江已跨入了“1小時經濟生活圈”,在此位置謀劃建設合作區,正是江門搶抓“雙通道”歷史機遇的必然選擇。
江門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葉茂森表示,攜手深圳建設深江經濟合作區,是江門立足灣區大局,充分發揮自身所能,是全力落實《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部署,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要行動,江門與深圳探索園區合作共建模式也得到國家和省的指導和大力支持。
前期,深江兩地從上至下頻繁互動,圍繞產業協作、平臺共建、交通互聯等事項進行對接洽談并達成多項共識。目前,雙方基本明確合作區規劃范圍,規劃面積66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面積4.58平方公里,可馬上承接產業項目落地建設。雙方還明確了產業發展方向,重點共同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現代輕工制造業等六大領域產業。同時,雙方積極開展系列產業協作,先后組織5批次300多家企業考察江門,促成多家企業落戶在合作區。
葉茂森表示,江門將堅持市場化合作原則,推動深江經濟合作區建設行穩致遠。一是做好頂層設計,抓好體制機制創新。通過“深圳總部+江門基地”“深圳研發+江門生產”合作模式,以市場化方式開展園區共建,推動合作區實行“管委會+園區開發公司”模式實施管理。二是建立健全常態化聯合招商工作機制。圍繞已明確重點發展的六大領域產業,引導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特別是急需新增用地的企業招商引資引智,將新增產能、制造環節等布局至合作區。同時,做好土地整備,確保開發用地需要。
工業發展:結合資源稟賦學習對接發達地區
“江門將加快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園區建設等方面學習和對接深圳等珠江口東岸發達地區。”

江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李健中表示,江門將全力搶抓機遇,下好“大橋經濟”工業發展“先手棋”,結合資源稟賦,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園區建設等方面學習和對接深圳等珠江口東岸發達地區。
一是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產業協作促進融合發展。加強與深圳等兄弟城市創新協同、產業合作,夯實承接“大橋經濟”歷史機遇的產業發展基礎。比如,依托深圳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產業規模大、技術好、支撐作用強等特點,結合江門主導產業方向,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現代輕工等六大領域開展合作,推動江門與深圳在產業協作、協同創新、平臺共建等領域融合發展。
二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服務塑造新質生產力。加強與珠江口東岸的優質資源對接,加快推動江門產業轉型升級。鏈接深圳先進智能裝備等產業,助推江門大規模設備更新,今年推動超500家企業開展技術升級改造。積極推動深圳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與江門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賦能應用,引入更多優質數字化產品和服務商在江門落地,抓緊抓實省級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今年推動不少于350家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
三是打造高質量載體,做優產業平臺拓寬新空間。2021年起,江門先后謀劃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等重點產業園區,下來將學習深圳、珠海等先進地區的園區建設經驗,加快推進集聚區3個先行啟動區、江門主平臺及11個特色產業園開發建設。繼續在土地整備上下功夫,為項目落地做好用地保障。持續完善園區配套設施,推動今年集聚區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少于90項,江門主平臺完成基礎設施配套項目不少于60項。縱深推動八鎮聯動發展,推動八鎮交通互聯、產業互融、設施互用,全力打造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引擎。
招引產業:推動與東岸城市從“交通聯通”到“產業聯通”
“可以說,江門正成為國內外企業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理想之地、首選之地。”

江門市投資促進局局長鐘文明表示,江門將立足自身產業發展實際和比較優勢,主動挖掘對接更多有意布局大灣區的優質項目資源,推動江門與東岸城市從“交通聯通”到“產業聯通”,為江門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增添新的發展動能。接下來將從三方面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一是擦亮招商新“名片”。立足打造大灣區新一輪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布局的新高地,下半年,江門市縣兩級投促部門將主動“走出去”,聚焦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舉辦約30場招商推介、項目對接等招商活動。本月18日,將組織江門100家企業參加深圳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促進上下游企業合作交流,推動兩地企業在產業協作方面加快雙向奔赴。同時,組織“走進江門”系列活動,邀請更多商(協)會、企業“走進江門”實地考察,親身感受江門優越的投資環境。
二是整合資源“掛榜招商”。目前,江門已整備超200塊100畝以上的連片帶指標工業用地面向全球招商,新增665萬平方米標準工業廠房(含定制廠房)可供企業直接拎包入駐。下一步,還將繼續梳理各類項目載體,持續利用存量優質資產開展“零地招商”。同時,建立定期征集、統一發布本地企業項目資源和創新應用場景的機制,響應新能源應用設備更新需求、新消費需求,用好“市場+資源+應用場景”精準對接各類企業投資所需。
三是促進東西兩岸產業協同。江門將加強對東岸城市布局、產業動態等研究,用好“總部+基地”“研發+生產”“服務+制造”合作模式,以及省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等省、市“一攬子”扶持政策優勢,推動產業在東西兩岸跨區域布局、強鏈補鏈延鏈。同時,主動對接引進東岸現代服務業,促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
文旅融通:以差異化發展繁榮兩地文旅市場
“江門文旅資源豐富,發展文旅產業要有辨識度和競爭力。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走差異化的道路,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

江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鄺積康表示,江門接下來將深化與深圳的互動合作、資源互通,“以城鄉差異化拓展省內市場,以地域、氣候的差異化開拓國內市場,以文化的差異化拓展國際市場”,進一步走出差異化發展的文旅融合之路,共同繁榮兩地文旅市場。
江門擁有深厚的僑鄉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風光,而深圳是創新之都,擁有成熟的文化娛樂產業。“有了深中通道,江門將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投入更大的精力、落實更加有力的舉措,積極承接深圳資本、技術、管理經驗等要素資源溢出,以市場化手段推動江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鄺積康表示。
一是打造“江門3.3精彩之旅”品牌,推動江門更加出新出圈。今年以來,江門持續打造“江門3.3精彩之旅”旅游IP,不斷制造“出圈”話題,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全網曝光量近3億。下來,江門將繼續深入打造“江門3.3精彩之旅”品牌,不斷提升江門城市知名度,同時大力提升接待服務、宣傳策劃、文化傳承、賽事承辦、監管執法等能力,練好服務“內功”,讓深圳的資本和人才看見江門、選擇江門。
二是借助“大橋經濟”東風,大力做好文旅招商工作。下來,江門將持續開展深江雙城高頻互動,加大文旅項目的招商力度,進一步將深圳資本、品牌、管理等優勢與江門資源、空間、市場等優勢充分對接,助力江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緊抓“低空經濟”賽道,積極培育低空旅游項目。今年7月,深圳市福田區政府考察團到訪恩平,聚焦低空經濟,走鄉村、進園區、看企業,謀劃共建深江低空經濟產業園,共同推動低空文旅等應用場景發展。下來,江門將立足“馮如故里”優勢,結合深圳作為“無人機之都”的深厚產業基礎,積極探索低空經濟產業協作新模式,大力發展各類低空經濟新興消費項目,推動低空旅游加快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江門準備了一大波誠意滿滿的優惠,迎接各方游客的到來。游客出示深圳身份證、居住證,或持深中通道ETC消費憑證、深江空港快線(深圳機場往江門方向 ),憑證均可享受“慶深中通道開通酒店住宿景區優惠”,活動有效期至2024年8月31日。

發布會最后,江門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高鋼華向社會各界推介江門:
?這里是最具潛力的未來之城,區位交通優越、發展空間廣闊、產業基礎扎實,隨著交通和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蘊含“開放”基因的江門,正成為一方投資興業的熱土;
?這里是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擁有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個“國字號”榮譽,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居者自豪、來者依戀的幸福家園;
?這里是活力無限的青春之城,中西合壁的華僑文化熠熠生輝,世遺碉樓、小鳥天堂、上下川島聞名遐邇,古井燒鵝、臺山黃鱔飯、“狂飆”豬腳面等美食火遍全網,是近日公布的2024年最具潛力文旅城市之一。
并代表江門市新聞辦
發出誠摯邀請:
歡迎各地游客來江門
旅游打卡、品鑒體驗,
歡迎各地企業家、投資者、創業者
來江門走訪考察、投資興業!
中國僑都江門,歡迎你們!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