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田間“擺擂臺”,農機手比武論“減損英雄”
近日,一場晚稻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在臺山市廣海鎮洋渡村激烈展開:廣袤田野里,10臺收割機“你追我趕”,比拼誰能又快又好地將金黃稻谷顆粒歸倉。最終,來自新會的農機手余卓宏奪冠,我市四九鎮選手甄永鋒獲得第二名,廣海鎮添豐農場選手譚國裕獲得第三名。

繼去年新會舉辦首場“省市聯動”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以來,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再次選擇臺山舉辦“省市聯動”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旨在通過比賽,促進水稻機收減損技術的交流和分享,比拼的不僅是參賽選手的操作規范、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更是水稻減損的效率,弘揚節糧減損、減損就是增效的意識。

大比武現場,裁判一聲令下宣布“比賽開始”,機器啟動,隆隆作響,一串串低垂飽滿的稻穗稻谷被盡數收入倉中,多余的莖稈從車尾撒出,田間溢滿稻香。參賽的農機選手需要完成0.33畝的水稻收割作業,10位參賽選手平均時間約為2.5分鐘,最快的選手僅僅2分鐘就完成比賽。期間,裁判不僅關注作業效率,還會考究損失率、割茬高度和漏割情況,如收獲損失率低于2%的得分值占總分數的6成,割茬高度大于18厘米每超過2厘米扣1分。
這是一場江門高水平農機操作手減損技能的大比武,也是一場先進農機裝備集中展示、演示秀場。

減損就是增收,降耗即是增效。近年來,臺山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以科技創新、機制創新、政策創新為動力,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推動水稻生產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取得了一定成效。2022年底臺山市農機總動力達到56.17萬千瓦,全市水稻綜合機械化水平97.31%,其中機耕率100%,機插率91.04%,機收率100%。我市先后獲得“全國統防統治百強縣”及“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稱號,農機化發展水平持續排在全省前列。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