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臺城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全街經濟社會總體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F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20年工作回顧
(一)經濟發展步伐越走越穩。
1.經濟指標實現扭負為正。街道實現稅收26.2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1億元,同比增長3.07%。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4.37億元,同比增長10.7%,實現工業增加值29.5億元,同比增長3.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66億元,完成工業投資13.9億元。招商引資方面,新引入項目4個,新開工項目3個,新投產項目2個;盤活土地65.16畝,盤活廠房10434.16平方米,實際利用外資760.48萬美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
2.實體經濟穩步向好。著力加強“安商暖企”,把幫助企業樹立信心、敢于接單、敢于增資擴產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實現312家工業企業全部復工,總體產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大力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提高競爭力,完成技改投資10.08億元,發動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8家,通過認定13家。特一藥業入選廣東制造業500強。發動寧瑞醫療、誠輝醫療等參與國外認證,增加醫用物資出口。繁榮東、南商圈,推動昌大昌商場擴建,萬達廣場于8月開業。
3.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我街被列入市重點項目的12個城市綜合體施工建設順利展開,投資計劃和建設計劃均按時間節點完成。成功引入祥宇模具項目和特一藥業增資擴產項目,供地共49畝;海陸通電子項目、綠島風新風類產品擴建項目和君暉紙品項目正在進行施工建設;特一藥業物流倉儲中心和綠島風智能倉庫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二)農業農村建設成色更足。
1.增強農業基礎建設。在抓疫情防控同時,引導農民和各類經營主體分時下地,為規模農戶提供無人機精量播種服務,確保春耕工作安全高效。推進水利建設,完成鳳河整治工程,海園河整治工程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完成0.16萬畝、總投資241.2萬元的臺城三社片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
2.強化農業生態治理。持續深入開展“五清”行動和日常巡河工作,加強對工業污染、生活污染、畜禽養殖污染等源頭污染防治,累計清理河流29公里,清理漂浮物0.15萬噸。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54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5個,全面完成農村雨污分流工程建設。
3.深入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投入2300多萬元開展429條自然村環境整治,建成圓山、板崗、沙坑、白水、桂水潮澗等鄉村公園5個,實施南坑至鐵燕水庫等鄉道硬底化,拓寬筋坑光明大道,深入開展村道亮化工程?;罨瘷M湖十八踏,修復禮邊碉樓,光大學校注入家國情懷元素;桂水示范村建設實現突破,成功引入桂水灣文旅項目,正在開展一期工程。
(三)城市面貌不斷煥發光彩。
1.交通建設攻堅落實。協助開展金星大道、鳳凰大道西延線等重點工程;優化提升高銅線東方橋至四九段、策文路海怡雅居段等交通要道,清垃圾、拆違建,增路燈、添綠化,打造出11段美麗廊道;改造石花文化廣場交叉路口;新建大亨路安步段、河北至板崗等道路,打通城鄉通道。
2.城市改造全面鋪開。協助實施歷史街區活化提質,實施北大門北郊路、板崗圩外立面改造。完成居正學校門口、站西路、臺沙路等路域整治,協助推進合水碧道建設,與市稅務局共建黨員活動場所。新增臺城至四九、水步、白沙、沖蔞等鎮主要道路路燈,照亮臺城“四大門”。建成合水公園、安步社區公園等5個城區公園,升級東富公園,宜居臺城氛圍日益濃厚。
3.環保攻堅有效實施。落實潭江流域綜合治理,投入7500多萬元推動6個治理項目建設:臺城第二污水處理廠建成并移交市公資辦運營;新增橫湖河、桂水河兩個污水一體化設備;臺城河北岸截污管網建成并試通水,按進度開展海園河河涌整治。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投入約35萬元開展宣傳工作及購置垃圾分類收集容器,落實桂水、石花、長嶺、園田垃圾分類示范村選址點。
(四)民生福祉水平全面提升。
1.服務效能不斷優化。完成臺城街道體制改革,新設機構全面掛牌。成功辦結12345政府服務熱線事項1762宗。扎實推進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街道辦被評為“江門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投入200萬元開展文明創建活動,開展道德春聯進萬家、粽情端午、植樹護綠等志愿服務活動87場次,開展市容秩序整治行動573場次。強化陣地服務建設,升級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改造文化站與文體廣場,新增圖書閱覽室和服務大廳;用好臺城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啟動“寧城民聲匯”項目。
2.民生福祉穩步提升。投入約132萬元推動141個項目落地,實現我街82戶精準扶貧戶全面脫貧;全面完成2020年人大共商會票薦的8項民生實事;扎實做好各項社會救濟工作,投入70多萬元對敬老服務中心進行軟硬件改造,進一步優化中心的居住環境、提升服務質量。治理能力全面提高,大力推進綜治網格化工作,共錄入網格事件近8萬件,辦結率達98.88%;開展各類矛盾糾紛排查1274次,成功調處率99.02%;掃黑除惡決戰決勝,全年沒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此外,圓滿完成年度兵役登記和征兵工作。
3.疫情防控態勢良好。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成立臺城公共衛生安全聯合檢疫站臨時黨支部,守好城區大門;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優勢,落實重點人群“人防”+“技防”監控模式;落實轄區18個農貿市場衛生管理,確保每個市場由班子成員負總責;建立健康出入卡制度,對11個社區的散樓及開放式小區實施封閉管理;發動無職黨員參與黨員先鋒崗超10萬人次,全面構建疫情防控網。臺城街道辦被評為“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五)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1.加強陣地建設。投入300多萬元建成街道片區黨校,結合臺城西區村情民風和依靠種養的發展特點,開展專題培訓和現場教學14場次。升級桂水黨群服務中心,提供課業輔導、親子活動等服務,受益學生達600人次。以市黨群服務中心為中心,于南門環南社區、城北橋湖社區、城西合新社區建設3個“樂家園”服務平臺,形成東南西北4個片區的服務網絡,為居民提供“樂居、樂身、樂學、樂助、樂心”多元服務。
2.加強隊伍建設。提前謀劃,開展“兩委”干部輪訓,從實行駐點包干責任制、因村施策、培訓、宣傳等方面指導各村(社區)開展工作,提早物色后備干部。全面完成37個村(社區)黨組織及村(居)委會換屆選舉,選出“兩委”干部283人,實現三個100%;全面完成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村(居)民小組長和村(居)民代表三類人員的推選。
3.加強城市黨建。以南塘為試點,通過發揮社區“大黨委”統籌效能、實行社區“網格化”精細服務,建立社區“共享性”運行機制,全面推進臺城城市黨建工作上臺階。街道黨工委與市公資辦、特一藥業、龍源水務集團、新欣電器等非公有制黨組織實現共建,社區黨組織與63個結對市直單位及12個“兩新”黨組織實現共建,形成互惠共贏的新局面。
4.加強廉政建設。以紀律教育月活動為依托,持續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工作,增強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全面完成村級巡察整改工作,讓村級基層黨組織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氛圍。落實監督執紀,全年查辦各類違紀違規案件16宗,結案率100%;接收市轉辦信訪件10件,做到了快速辦理,快速處置。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一是工業發展后勁不足。受疫情影響,國內外經濟發展明顯放緩。我街出口企業仍然占多,企業的生存發展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二是招商引資載體不足。現有工業園區基本飽和,可挖土地資源較少,二次可轉讓土地難以盤活,招商載體嚴重不足,導致招商引資的推進面臨很大的挑戰。三是環保形勢依然嚴峻。轄區工業企業眾多,即使工業廢水達標排放,也未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轄區畜禽養殖量大,部分養殖場偷排時有發生。四是社會維穩任務較重。隨著城市建設發展,征地拆遷、小區開發、物業管理等各類矛盾糾紛增多,維穩形勢較為嚴峻。
三、2021年工作計劃
(一)聚力動能提升,爭創融入“三大中心”新進度。
1.大力推進產城融合發展。進一步發揮主城區輻射帶動作用,狠抓工業平臺建設,大力推動擴容提質。加快城西新型工業園區的空間規劃等工作;繼續優化升級長興工業區等園區,改造園區環境、暢通交通路網,重樹企業信心;加強與水步群厚工業區聯合發展,實現基礎設施共建,同時加強與四九長龍和沖蔞紅嶺等工業園區協同聯動,增強園區競爭力。
2.加快盤活閑置用地。破解土地瓶頸,加快西湖工業區、石化路舊廠區“三舊”改造步伐。同時,對轄區閑置用地、低效廠房進行系統摸查,全面梳理,引導提升,再次盤活,杜絕新增閑置用地情況,贏得“存量空間”。
(二)聚力項目建設,增添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1.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突出安商暖企,狠抓“六穩”工作,結合領導班子聯系企業制度,提前研判,充分了解企業的生產和訂單情況,穩住冠榮冠立、特一藥業、科信特、江晟鋁業、綠島風、新欣電器等一批產值產量較大企業。堅持“招大、引強、選優”,開展精準招商、以商引商,培育壯大汽配制造、大健康、新能源等優勢產業,逐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2.強化項目建設。重點跟蹤好海陸通、綠島風、君暉紙品等在建項目情況,力促項目早竣工、早達產;推動祥宇模具、特一藥業共49畝地塊項目上馬建設;爭取特一藥業11畝用地項目年內落戶。引導二、三產業持續好轉突破,力促君悅花園、星光城等大型商住項目加快建成,穩定房地產開發投資,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3.狠抓企業突破。鼓勵重點企業自主創新、增資擴產,提高競爭力。加快綠島風、特一藥業創新中心等產學研機構建設,推動技術成果有效對接和轉化。積極宣傳各級優惠扶持政策,發動29家企業進行高新企業申報,不斷推動優質企業發展壯大。扶持綠島風等龍頭企業上市,加大培育力度,形成一批“專精特強”科技型中小微企業。
(三)聚力要素支撐,激發城鄉發展新活力。
1.深入實施城市品質提升。帶頭落實新型城鎮化示范創建工作,繼續配合推進歷史文化街區活化提質,推動城區“三大商圈”成熟壯大。加快東區建設,配合開展策文路、策文橋建設,加快康盛項目的收購改造,推動城區醫院片區的規劃建設。優化南新區環境,完善城中村、城邊村的道路、村莊面貌;實施蓮花路的建設,加快人工湖周邊老舊小區改造,緩解城區堵塞、停車難等問題,打造舒適出行環境。
2.力促鄉村振興取得突破。繼續完善桂水、石花等示范村建設,推動桂水灣美麗鄉村文旅項目在五一節前初具規模,向民眾開放。要突出筋坑光大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配合紅色要素,今年內打造何干之、李榮熙等紅色名人故居。探索水南圩、平崗圩、水西圩等古圩全域旅游線路,輻射帶動臺城西南片區發展。加快橫湖村十八踏活化改造,力促項目在五一節前對外開放。同時,引導板崗飲食文化向集約、特色方向發展,桂水灣桂水飲食一條街盡快建成,發展臺城特色夜間經濟。
3.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進一步鞏固大氣、水體、土壤、固廢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強化水污染生活源、工業源、農業源、內生源“四源共治”,確??己藬嗝娣€定達標。加快實施街、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四)聚力群眾福祉,提升民生保障新水平。
1.抓實抓好民生實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各項民生保障,堅守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底線,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鞏固精準扶貧成效,確保貧困戶脫貧不返貧。加大力度開展西南片主要村道的道路硬底化及亮燈工作,讓群眾百姓真切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2.積極發展社會事業。努力提高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深入推進社區“網格服務”、農村“農事村辦”。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加強重點人群、重點機構、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強化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積極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用好新時期文明實踐所,繼續組織好“寧城民聲匯”活動。
3.加強平安臺城建設。推進“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建設,深化“雪亮”工程,完善網格化工作考核機制。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打好建黨100周年安保維穩主動仗。拓展“十七合一”防減救指揮平臺綜合功能。持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力防范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推動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
(五)聚力黨的建設,打造基層黨建新高度。
1.夯實基層黨建。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府工作全過程、全領域。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完善“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方法,借村(社區)兩委換屆、鎮級換屆,抓好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探索,不斷豐富市黨群服務中心、“樂家園”、片區黨校的活動形式,真正做到服務為民。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掌握政府系統意識形態工作的管理權、主導權。
2.建設廉潔政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制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持續鞏固巡察整改成果,堅持目標不變、力度不減,進一步強化問題導向,管黨治黨意識,落實管黨治黨責任,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