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您是我們的老班長,我們是新一代的傳人?!蹦巢筷牴俦韰瘟站o緊握住92歲抗美援朝老兵譚啟樂的手,話語間滿是敬意與溫情。10月16日上午,在臺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和市愛國擁軍促進會的陪同下,某部官兵代表呂琳等一行四人,專程從北京輾轉千里抵達廣東臺山,與譚老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紅色對話。

在獲悉部隊有意尋訪譚老的意向后,臺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核實老兵檔案信息,提前與家屬細致溝通了解老兵身體狀況,周密安排此次尋訪活動。慰問現場,部隊官兵與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林羨明、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副會長曹紅兵等人圍坐在譚老身旁,認真聆聽他深情講述抗美援朝的戰斗經歷,共同沉浸在那段充滿熱血與信仰的記憶里,深刻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無畏和忠誠擔當。

譚啟樂1934年出生于臺山市海宴鎮,1949年參軍后調入廣東獨立十八團,1951年隨部隊北上入朝作戰,在戰場上他經受住了血與火的考驗,為保衛和平立下了功勛??姑涝瘎倮螅?955年回國,繼續在部隊服役,后轉業至地方地質部門工作,輾轉西藏、青海等地,為祖國的建設默默奉獻。
雖已年逾九旬,譚老對當年戰斗經歷仍記憶猶新?!爱敃r我們接到命令,要對67高地發起反擊?!?8歲時,他曾在執行爆破任務時炸毀敵軍坦克,右肩也被彈片擊中。輕撫著當年的傷處,老人平靜而堅定地回憶道:“履帶炸斷了,我的右肩也中了彈片?!边@一幕,成為他軍旅生涯中最深刻的烙印,更是無數志愿軍戰士視死如歸、英勇戰斗的真實寫照。

考慮到譚老年事已高、聽力較弱,在場官兵特意放緩語速,俯身貼近與他進行交流。訪談過程中,譚老臉上始終洋溢著溫暖的笑容,眼中不時泛起著激動的淚光,對部隊的關心表示衷心的感謝。
據了解,呂琳所在的部隊正開展尋訪歷史活動,旨在通過建立完善軍地共育機制,系統整理光榮歷史,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此前部隊從江門日報對譚老的報道中獲悉,譚老所在原部隊正是尋訪官兵所在部隊的前身,才促成了這場千里的致敬之行?!斑@些健在的老兵是極其寶貴的紅色資源,”帶隊官兵呂琳感慨道,“我們必須爭分奪秒,通過口述歷史等方式,將這些珍貴的記憶完整保存下來?!?/span>

臨別時,官兵們向譚老莊嚴敬禮,老人眼中淚光閃爍,連連點頭致謝。這場跨越千里的探望,不僅是一次溫暖的相聚,更是一堂生動的紅色教育課。臺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表示,將以此次走訪為契機,進一步挖掘紅色歷史、宣傳英雄事跡,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