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這是習近平發表致辭。圖片來源:新華網
9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

9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這是宴會前,習近平和彭麗媛同貴賓們集體合影留念。圖片來源:新華網
9月的北京,秋高氣爽。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內,中國國旗和中非合作論壇成員國國旗以及非洲聯盟旗幟交相輝映。
出席論壇峰會的51個非洲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配偶,2位總統代表,非盟委員會主席和聯合國秘書長等貴賓陸續抵達人民大會堂。習近平和彭麗媛熱情迎接,同他們分別握手問候,并集體合影留念。

9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這是在前往宴會廳沿途,少年兒童對國際貴賓表示熱烈歡迎。圖片來源:新華網

9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這是在前往宴會廳沿途,少年兒童對國際貴賓表示熱烈歡迎。圖片來源:新華網
活潑可愛的少年兒童唱起優美的歌曲,打起歡快的非洲鼓,載歌載舞,對遠道而來的國際貴賓表示熱烈歡迎。
在悠揚的迎賓曲中,習近平和彭麗媛同貴賓們共同步入宴會廳。

9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這是習近平和彭麗媛同貴賓們共同步入宴會廳。圖片來源:新華網

9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這是習近平和彭麗媛同貴賓們共同步入宴會廳。圖片來源:新華網
習近平發表致辭,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熱烈歡迎各位嘉賓。
習近平指出,每次同非洲朋友見面,我都倍感親切,尤其深切感受到,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基礎牢、起點高、前景廣,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了光輝典范。中非命運共同體根植于傳統友好,彰顯于合作共贏,壯大于與時偕行。中國同非洲國家在反帝反殖反霸的斗爭中并肩奮斗,在發展振興、逐夢現代化的道路上攜手同行,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守望相助,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通力協作。不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非友誼賡續傳承、歷久彌堅。

9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這是習近平發表致辭。圖片來源:新華網
習近平強調,構建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的共同夢想,現代化是夢想連接現實的必由之路。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中非都是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先行者,未來也必將攜手走在現代化進程的前列。我相信,只要28億多中非人民同心同向,就一定能在現代化道路上共創輝煌,引領全球南方現代化事業蓬勃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總統法耶代表非方領導人感謝友好的中國人民給予的盛情款待和周到安排,表示非中友好根基深厚、源遠流長,雙方理念相近,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團結合作,都主張建設一個更加平等有序、普惠包容的世界。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中國不僅實現自身快速發展,而且為促進世界和平與增長作出重要貢獻。非方高度贊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重要倡議以及為推動中非合作包括論壇機制建設作出的重要貢獻,愿同中方加強團結合作,深化非中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更好維護共同利益。

9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這是在前往宴會廳沿途,少年兒童對國際貴賓表示熱烈歡迎。圖片來源:新華網

9月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非方及國際貴賓。這是在前往宴會廳沿途,少年兒童對國際貴賓表示熱烈歡迎。圖片來源:新華網
宴會后,習近平和彭麗媛同貴賓們共同觀看《攜手同行,共筑未來》文藝演出。演出展現了中非多彩文明美美與共、中非人民相知相親,贏得陣陣熱烈掌聲。
王毅、尹力、李書磊、何立峰、王小洪等出席上述活動。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