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
全市正在開展滅蚊行動
而傳播基孔肯雅熱的 “罪魁禍首” 伊蚊
可能就藏在
陽臺、樓頂、角落的綠植旁!

江門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預防控制部副部長朱宇平特別提醒,預防基孔肯雅熱、登革熱等疾病,必須從源頭著手,而清理家中花盆、水生植物等容器內的積水,是阻斷蚊蟲孳生最簡單且最有效的方法。
據悉,傳播基孔肯雅熱的主要元兇是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與許多人的想象不同,這種蚊子并非偏愛骯臟的環境,反而最喜歡在“干凈的水域”中產卵。“白紋伊蚊尤其青睞水生植物如富貴竹、萬年青等家居常見植物的積水處。”朱宇平解釋,“這些地方水量小、水質相對清潔、且靜止不動,為蚊卵提供了理想的孵化環境。”
他進一步揭示了其繁殖周期:蚊卵在適宜的環境中,僅需7至10天便可孵化并發育為成蚊。這意味著,家中一盆被忽略的積水,可能在7天后就會飛出一批新的“病媒蚊”,極大地增加了疾病傳播的風險。
針對這一習性,
朱宇平給出了明確且具操作性的防控指南。
對于水生植物,
市民必須養成定期管理的習慣,
換水周期不超過3天。
“換水不是簡單地把水倒掉,徹底的沖洗至關重要。”朱宇平特別說明,“必須將花盆的內壁以及植物的根部都仔細刷洗干凈,這樣才能確保附著在上面的蚊卵被徹底清除,從根源上避免蚊幼蟲的孳生。”
此外,對于已經發現含有蚊子幼蟲(孑孓)的積水,朱宇平給出了正確的處理方法:將水倒在干燥的泥土、水泥地面或硬化的地面上,讓幼蟲因缺水而死亡。切記不要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溝渠中,否則幼蟲會在新的水域里繼續生長、化蛹成蚊,導致蚊蟲在公共環境中繼續繁殖。疫情期間,為有效杜絕蚊蟲孳生,建議棄養家中、樓頂、花園的水生綠植。
朱宇平表示,公眾的每一個細微行動都關乎整體防控效果。通過人人動手、戶戶清理,斷絕蚊蟲的繁殖鏈條,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杜絕蚊蟲隱患,共同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居住環境。
立即行動
全民參與“五步滅蚊戰”
請每位居民務必做到以下五點
端掉“老巢”
立即徹底清理陽臺、樓頂、院落的所有綠植和各類積水,讓蚊蟲無處孳生。
每日“掃蕩”
每天堅持“翻盆倒罐”,清理一切可能積水的容器,杜絕死角。
精準“打擊”
科學用藥,雙管齊下:室內適時使用蚊香;并請務必在晚上10:30-11:00,于樓梯、走廊等公共區域點燃滅蚊煙片,進行集中消殺。
備好“武器”
手邊常備滅蚊拍,發現蚊蟲,立即撲殺,堅決不留活口。
全力“配合”
積極配合工作人員的上門入戶檢查和消殺指導,形成聯防聯控的強大合力。

基孔肯雅熱一旦感染
不僅會引起難以忍受的關節劇痛
更可能留下長期后遺癥
嚴重危害健康
我們必須高度警惕
攜手阻斷疫情傳播
如您或家人出現
發熱、皮疹、關節疼痛等疑似癥狀
無論輕重,切勿自行用藥!
請立即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并務必主動告知醫生蚊蟲叮咬史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