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危破舊房與零散閑置地,長期以來猶如村莊規劃版圖上的“傷疤”,更是公共衛生管理的“盲點”。近日,汶村鎮以農村危破房閑置地處置及愛國衛生專項行動為突破口,全面打響清拆危破房、整治閑置孳生地的攻堅戰,劍指蚊蟲孳生地,消除安全隱患,盤活土地資源,為和美鄉村建設鋪就堅實道路。
全面摸排,精準施策
下好清拆“先手棋”
行動伊始,汶村鎮對圩鎮及各村展開“地毯式”摸排,將危破房、閑置孳生地詳細登記造冊。工作人員穿梭于巷間地頭,耐心向戶主講解政策,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告知基孔肯雅熱后遺癥及防護措施,剖析危破房的結構安全與衛生隱患。真誠溝通換來群眾理解支持,多數戶主主動簽訂自愿清拆協議書,為后續工作筑牢群眾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為落實省委巡視整改,推進“百千萬工程”,汶村鎮自籌1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轄區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涵蓋危破房整治與四小園改造提升,資金作為獎補經費分配到村,適用于2025年5月后實施項目。
重拳出擊,消除隱患
打贏安全“攻堅戰”

機械轟鳴聲中,一棟棟危房、殘垣斷壁被安全有序拆除。這些危破建筑,不僅是視覺“污點”,更是病媒生物“溫床”與傷人“炸彈”。

遵循“應拆盡拆、宜修則修”原則,汶村鎮安排專業施工隊對無宅基地使用證的危破空置房集中清拆,嚴格落實安全措施。同時,對圩鎮國有土地業主,采取行政約談、下發整改通知書等方式,督促限時整改。自9月底以來,圩鎮整治閑置地孳生地12處,面積約3.1萬平方米;鄉村清拆危破房73棟,面積約6670平方米。

清拆后的土地迎來“華麗轉身”:
變身“公共花園”,對位置較好、連片的地塊,進行平整硬化,添置健身器材,建設成為村民茶余飯后的休閑娛樂廣場、小公園。如高速收費站西側正在建設兒童公園。
變身“四小園”,將零星分散的空地劃分成塊,由村集體統一規劃,分配給附近村民種植蔬菜瓜果,既滿足了村民的實際需求,又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實現了“變廢為寶”。如高信路稅務分局西側地塊有一部分計劃用于建設村道、新市場及“四小園”。
變身“生態停車場”,在圩鎮或人口密集區域,將清拆后的空地改造成生態停車場,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
預留“發展空間”,對面積較大、區位重要的地塊,由村集體統一收儲,為未來引進鄉村產業、建設公共設施預留寶貴的發展空間。

未來,汶村鎮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推進危破房清拆與閑置地盤活,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確保整治成果不反彈。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