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碧海藍天之間
臺山廣海鎮鯤鵬村
迎來了一批批遠道而來的旅游團
在廣海漁港飽覽濱海風光后
游客們又興致勃勃地
走進一旁的水產交易中心挑選海鮮
攤主劉女士說:“國慶假期江門五邑的客人特別多,平時珠三角的游客也不少。現在開漁了,游客來看海景、吃海鮮,還會順便買些海味。希望大家多來鯤鵬村走走!”
這番樸實的話語,道出了鯤鵬村在“百千萬工程”中的深刻變遷。從昔日“討海為生”的傳統漁村,到如今游客紛至沓來的濱海網紅打卡地,鯤鵬村正以“風貌提質、產業延鏈、業態聚合”的三維協同策略,奏響一曲“以海興村、以文塑魂、以旅富民”的藍色交響樂。數據顯示,2024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達95.68萬元,較2022年增長71.8%。數字背后,是一場從“出海捕魚謀生”到“靠海發展文旅”的精彩蝶變。

陳健強 攝
傳統漁村以“美”破題
作為臺山歷史最悠久的純漁業村之一,鯤鵬村村民世代“靠海吃飯”。0.18平方公里的陸域面積承載著近5000人的生計,資源匱乏曾如緊箍咒般制約著發展。在“百千萬工程”推進中,這個傳統漁村選擇向海圖強,以“美”破題。

鯤鵬漁村外立面改造前。廣海鎮人民政府供圖

鯤鵬漁村外立面改造后。周華東 攝
漫步今日的鯤鵬村,猶如走進一座露天海洋藝術館。這里將漁船、漁網、海浪等元素融入99間沿街房屋的外立面改造。1.5萬平方米墻繪長廊上,漁民撒網、巨鯤化鵬、漁娘織夢等場景躍然壁上,形成一條沉浸式“夢幻漁港”景觀帶。


游客與美麗墻繪合影。受訪者供圖
“以前村里房屋老舊,道路狹窄。現在不僅房子變漂亮了,交通也更便利了。”村民陳伯指著新修的環港進村路感慨道。如今,這條15.3公里的道路與新增的千余個停車位,有機串聯起燈塔、防波堤等資源,打造出漁貨運輸和旅游觀光“雙線暢通”的海韻休閑帶。
漁港是漁船避風的港灣,更是漁民的家園。據了解,廣海漁港升級工程也在分階段推進中,在一、二期已竣工的基礎上,正奮力攻堅漁港經濟區建設,既夯實漁業根基,也為農文旅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漁港燈塔。龔靜攝
推動產業“多元融合”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鯤鵬村堅持漁業為本、市場為軸,推動產業從“單一捕撈”向“多元融合”轉型。
借力省級沿海漁港經濟區建設機遇,在縣鎮統籌下投入1.5億元建成的廣海水產交易中心于今年2月投入試運營。這個融合漁獲交易、特色餐飲、休閑娛樂的綜合體,自2025年2月試業以來已吸引逾170家商戶入駐。游客人次、水產交易零售額、周邊餐飲營業額同步激增,實現“漁業—商業—旅游”三元共贏。

廣海水產交易中心建設前。廣海鎮人民政府供圖

廣海水產交易中心于今年2月投入試運營。

廣海水產交易中心人頭攢動,前來選購海鮮的市民和游客絡繹不絕。李嘉敏 攝
過去,作為純漁業村,村民的生計大多依賴漁業,一成不變的自產自銷模式難以帶動富民興村更上一層樓。為了突破發展瓶頸,該村成立了強村富民公司,與灣區人才島AI電商產業園合作破解技術瓶頸,與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產學研基地培養直播人才。自主品牌“鯤鵬日鮮店”建立與本地漁民的海味干貨“定向收購”機制,合作店鋪日均銷售額提升30%—50%。強村富民公司“線上+線下”總銷售額突破95萬元,3000平方米的電商基地年租金收益達12萬元。

鯤鵬村開展電商直播。圖源南方都市報
與此同時,廣海鎮打造了面積1.5萬平方米的“美食街”,推動全鎮9個村(社區)聯合運營。鯤鵬村利用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專項資金,建設集餐飲、燈光營地、網紅直播間等多元要素于一體的“煙火集市”,年租金收入達24萬元。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村里還積極引導村民改造閑置房產發展精品民宿,目前已有3家海濱民宿投入運營,推動旅游消費從“短暫觀光”邁向“深度體驗”。
夕陽西下,漁火初上,鯤鵬村的夜晚比往日更加熱鬧。海鮮餐廳里,游客們品嘗著剛上岸的生猛海產;濱海民宿中,枕著海浪聲入眠成為獨特體驗。這片曾經靜謐的傳統漁鄉,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從“討海為生”到“向海而興”,在“百千萬工程”的引領下,鯤鵬村正以振翅之姿,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描繪著一幅愈加壯闊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