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城鎮化的溫度與品質,往往不在于摩天大樓的高度,而在于街頭巷尾的方寸之間,在于尋常百姓的切身感受里。 2025年是“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三年初見成效之年,為深入反映臺山在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落實“百千萬工程”部署中的生動實踐與豐碩成果,即日起,南方+江門頻道推出“小切口·新變化——臺山新型城鎮化建設一線觀察”欄目,透過一系列具體的、可感的、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樣本,看臺山如何以一針一線的精細功夫,織就城市日益亮麗的顏值與內涵,也繡出群眾不斷增長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敬請垂注!
在江門臺山市臺城街道石化山公園,晨光穿過蔥郁的林木,在環湖路步道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只要不是下雨天,89歲的市民趙近融都會騎著自行車來到公園里,累了就在石亭歇腳,或是與路過的市民聊天,或是獨自欣賞湖光山色。
“石化山公園變美了!”在公園觀景臺旁,趙近融開心地與友人分享他發現的新變化,“這里的路更整潔,景更美麗,設施更齊全?!?/span>
趙近融口中的“變”,源于臺山市今年上半年完成的石化山公園改造工程。
這個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年均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的“城市綠肺”,曾經面臨著設施老舊、枯枝落葉堆積等“成長煩惱”。2025年,臺山市將其改造工程列為城市品質提升的重點項目,通過一場“生態優先、民生為本”的精細化改造,悄然實現從“傳統老公園”到“城市生態客廳”的華美轉身。


“減法”清障,“加法”煥新
小工程蘊含大匠心
石化山公園的改造,是一條“小而精”的路徑。“我們秉持‘生態優先、民生為本’的核心理念,通過精細化設計與低成本施工相結合,系統性提升公園生態品質與市民休閑體驗。”臺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改造首先從“減法”開始。工程清除了大量枯樹雜草,使環湖路景觀通透度提升了60%,不僅視野開闊了,日常維護成本也顯著降低。
緊接著是靶向“加法”——針對市民反饋的基礎設施問題,集中資源對7處關鍵場地進行微更新,比如鋪設透水磚、更換安全健身器械、增設休息座椅……每一項改造都直指民生痛點。
最讓市民稱道的是“增色提韻”工程。通過“增花添彩、層次造景、四季有花”的精細化設計,公園在喬木、灌木與地被植物的搭配上形成錯落有致的景觀層次。


“現在公園特別干凈整潔,也變漂亮了。尤其是春夏季節,公園里開滿了鮮艷的簕杜鵑?!苯洺5绞焦珗@散步的市民蔡阿姨說,“看到公園在升級改造后越來越好看,我們的心情更加舒暢了?!?/p>

讓市民點贊的,不止綠美的升級,更有配套設施的完善。比如早前啟動的石花路停車場改造工程,讓169個機動車位可以實現“快??熳摺钡母咝е苻D。此外,410米地下排水管網的完善,提升了公園及周邊區域的防汛抗災能力。同步實施的照明系統與景觀綠化工程,更將停車場打造為“嵌入式”綠色空間,既確保夜間安全,又美化了公園入口形象。
“工程完工后,停車場的安全性能、空間利用效率和整體環境舒適度都顯著提升,實現了從‘單一停車功能’到‘復合民生空間’的轉變。”臺山市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細節,讓市民在點滴處感受城市治理的溫度。”

改造后的停車場為市民帶來便利。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公園城市,未來可期
小試點撬動大格局
在公園改造過程中,如何平衡生態保護與功能開發的關系,考驗著城市治理者的智慧。
臺山的答案是,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樹木、灌木等植被,提升其存活率和生態適配性。同時,將石化山公園環湖路局部改造作為試點,探索出一條經濟適用、生態友好、人文共生的城市更新路徑。
如今,沿著石化山公園約5.5公里的環湖路漫步,細心市民會發現,原先被灌木遮蔽的湖邊景致如今豁然開朗,多個“口袋公園”如珍珠般串聯其間,與落羽杉、湖景、遠山等景觀相得益彰。
石化山公園的“蝶變”,已經成為臺山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生動注腳,成為市民爭相打卡的“網紅地”?!拔視H友說,石化山公園改造后太值得來了。在我心里,這個公園是臺山最美的地方?!辈贪⒁绦χf。

更重要的是,改造后的石化山公園并非孤立的“盆景”,而是臺山城市生態網絡中的重要一環。
據了解,臺山正著力構建功能互補的公園體系。石化山公園以生態休閑和文化體驗為主,金星湖濕地公園側重雨洪調蓄和科普教育,河濱體育公園主打體育運動,五福公園則聚焦休閑健身和垃圾分類科普。通過加強各公園間在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要素上的聯動,共同維護城市生態平衡,提升整體生態環境質量。

公園的煥新和升級,不只是物理空間的優化更新,更是一座城市對市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深情回應。在臺山邁向“公園城市”的路途中,一個個老公園的“小改造”,正書寫著城市品質提升的“大文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