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大江鎮少年兒童的暑期生活,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且富有意義的假期,大江鎮精心策劃并推出公益學堂夏令營活動。活動通過邀請優質師資、設計多元內容、創新教學模式,為孩子們搭建起一座寓教于樂的成長平臺,讓暑期時光充滿“多巴胺”活力。
整合多方資源,組建優質教學團隊
暑期是學生跳出課本、擁抱廣闊成長天地的黃金時期。為讓轄區兒童體驗到別具一格的夏令營,大江鎮積極聯動各方力量,整合資源,組建了一支由市直部門兼職講師、鎮村干部、大學生志愿者及社工團隊共同構成的優質教學隊伍。團隊充分發揮成員專業特長,創新研發課堂教學形式,以DIY手作、繪畫創作、聲樂表演、運動教學等互動性強的方式為主,改變以往課堂上的“單向灌輸”模式。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發言提問,在“雙向互動”的良好氛圍中,讓孩子們收獲知識與快樂。

融合知識興趣,打造多元課程體系
在課程體系搭建上,大江鎮圍繞“知識傳授與興趣培養相結合”的核心,開設科普知識學習、手工制作、互動游戲、音樂鑒賞等多樣化課程,讓課堂既“有料”又“有趣”,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暑假以來,大江鎮已成功開展8場公益學堂,惠及學生人數約160人,豐富多樣的課程設置贏得了家長與學生的一致認可。
“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吃米飯,但米飯從哪來呢?讓我們來看看稻谷的一生。”臺山市國有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的馬俊陶老師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生動講解稻谷生長和稻米制作的歷程,讓同學們深刻體會農民伯伯種植糧食的辛勞。課程最后,老師還帶領大家共同創作“五谷豐登”主題藝術畫作,將知識與手工實踐巧妙融合。
來自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們結合自身音樂專業優勢,設計了“音樂涂鴉”課程,引導學生們在音樂里感受每一個音符的魅力,并將聽覺體驗轉化為涂鴉作品,讓學生能在課上見其“形”,聽其“聲”,感其“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延伸服務至村居,增添教學樂趣
為讓服務觸達更廣泛學生群體,大江鎮提前調研各村(居)學生的年齡分布與活動需求。同時,為方便家長接送上下學,將公益學堂夏令營從鎮黨群服務中心延伸至南、北、中部三大片區,活用沙浦村、大巷村、公益圩第一社區等3個黨群服務中心設立分教點,配齊師資、教學設備與服務人員,開展多樣多彩的公益學堂課程。
在大江鎮公益圩第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江鎮干部為社區學生們帶來一節“多巴胺”蒲扇制作課,孩子們心靈手巧地學習纏線、繪畫,最后制成成品,在手工創作中獲得成就感;在沙浦村黨群服務中心的乒乓球室,社工團隊為村里學生上了一場精彩的乒乓球教學課,指導學生握拍姿勢、拍球技巧等,最后還讓學生體驗了一場乒乓球賽,讓學生感受到運動的樂趣。

接下來,大江鎮將繼續擦亮“公益學堂”品牌,把“一老一小”關愛服務納入重點項目,整合轄區“兩企三新”、學校黨組織資源,通過黨員認領、結對幫扶等方式持續豐富優化課程設置,讓公益學堂不僅成為學生兒童的“加油站”,也成為老人樂享生活的“暖心站”。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