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宴鎮供銷社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圍繞“興農、助農、為農”的服務宗旨,以讓黨員實現學習“有家”、讓農戶實現耕作“有獲”、讓農業實現增收“有方”的“三有”為抓手,積極搭建為農服務平臺,著力提高服務能力,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帶動農戶、耕戶增收獲利,助力鄉村振興。
優陣地,強堡壘,讓黨員實現學習“有家”
海宴鎮供銷社黨支部成立于1956年,今年7月,在海宴鎮黨委指導下順利完成換屆工作,選出了能力強、有擔當的書記作為隊伍“頭雁”,干部隊伍精氣神得到全面提升,目前支部共有11名黨員、1名預備黨員。支部按照“六有”標準加強黨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以“農”為主線,在黨員活動室增添海宴富貴竹、劍蘭花等特色農業品牌符號,設置入黨誓詞、黨員風采、黨建文化墻、公示欄等,營造濃厚的黨建氛圍,把支部陣地打造成為黨員接受教育的課堂、支部展示工作的平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志愿服務等為抓手,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黨支部書記帶頭講黨課,引導支部黨員干部夯實理想信念,組織開展黨員志愿者活動,讓黨員干部以實際行動實現“我為群眾辦實事”,積極投身于海宴鎮圩環境整治、鎮衛生院新冠疫苗接種志愿服務、走訪慰問困難農戶等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和紅色基因。

▲黨建文化墻

▲組織支部黨員深入鎮圩大街小巷清掃衛生死角
優服務,提效能,讓農戶實現耕作“有獲”
海宴鎮供銷社黨支部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創新使用高科技為農戶、養殖戶實現增產增收,為農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耕種、田間管理、銷售等服務,助力農業機械化、規模化水平提升,讓農民省心省力,獲利更多。

建造小型冷庫投入運營,幫助農戶產品賣得更遠、價格賣得更高。應季花卉、海產品等銷售價格容易受到易腐蝕、銷售難等,為推動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海宴鎮供銷社黨支部把冷庫作為服務農民“小切口、大變化”的實事來抓,建成容量達300立方的冷庫,以保本微利的價格租賃給本地各類農業經營戶,有效延長海產品、花卉蔬菜等特色產業保鮮存放時間,降低農產品損耗,進一步加強農業經營戶的供貨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為讓農產品實現“不愁賣”,供銷社黨支部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及時將農產品信息發布在電商平臺、經營網點,拓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銷售網絡,促進產業發展和產品消費雙升級。據統計,冷庫項目自投入運營后,共帶動8戶農民增加經營收入3.7萬元。

用“無人機”提供植保服務,幫助農產品撐起“保護傘”。海宴鎮農業種植面積大,僅靠人工施肥耗時長、效率低,海宴鎮供銷社黨支部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一改傳統經營服務方式,購置了2臺無人植保飛機,并安排職工進行專業培訓,為海宴農民提供低價或無償的植保服務。通過無人機噴灑農藥、葉面肥,200畝地僅需一天就完成噴灑,讓農戶省時省力又不誤農時,切實加快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種植產量,得到了農戶一致贊賞。

送肥上門保耕種,為農戶做好備耕后勤保障工作。為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和婦女買肥料難問題,海宴鎮供銷社黨支部黨員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將農資送到田間地頭,向村民免費派發種植技術資料和優質肥料,并面對面的向農戶講解農肥使用、水稻病蟲害防治等各類問題,幫助農戶解決生產和種植上的難題。累計共為76戶農戶免費送上有機化肥162噸,為農戶“春耕冬種”工作做好有力保障。
優培訓,保生產,讓農業實現增收“有方”
海宴鎮較多村有冬種傳統,為廣泛推廣“兩季稻一季薯”或“兩季稻一季蕎頭”的種植模式,讓種植戶實現增產增收,海宴鎮供銷社黨支部每年都會趕在秋收后冬種前為農戶進行“技術充電”。海宴鎮供銷社黨員陳威任是出名的農業技術員,他結合自己的種植經驗,在培訓班上靈活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農戶帶來科學的種植技術知識,幫助農戶熟悉掌握病蟲害防治技巧、解決種植困難、拓展思維、開闊視野、提振信心。

▲開展冬種蕎頭高產種植技術培訓班

▲舉辦水稻種植培訓及植保現場會
在疫情防控期間,海宴鎮升平村冬種馬鈴薯種植戶出現了馬鈴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海宴鎮供銷社黨支部迅速組織黨員干部走村入戶了解馬鈴薯產品銷售情況,抓住“外銷轉內銷”的工作思路,積極幫助種植戶尋找收購商,真正打通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真真正正為基層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用實際行動做到了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不忘為農服務初心,牢記鄉村振興使命,海宴鎮供銷社黨支部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切實履行好為農服務職責,加快形成綜合性、規模化、可持續的為農服務體系,增強服務“三農”綜合實力,擦亮海宴“農”字招牌,推進供銷工作再上新臺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