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江門市從市縣兩級共選派33名干部到臺山各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一年多來,在鄉村廣闊的田野上,他們用實際行動,描繪著“俯首甘為孺子牛,揮灑青春為人民”的美麗畫卷,不斷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推出《第一書記》系列報道,講述“第一書記”的駐村故事,感受黨建引領下臺山鄉村的美麗“蝶變”。

他叫張春曉,來自江門海關。張春曉出生在農村,了解農村的現狀,對農村的感情特別深厚。他希望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村民謀幸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張春曉是在2021年來到廣海鎮鯤鵬村擔任第一書記。剛來到這里時,他發現鯤鵬村沿沙頭河而建的新村干凈整潔,道路寬敞明亮,整體環境還是比較好的。但是依山而建的舊村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也沒有可以休閑娛樂的公園,所以舊村整體看起來是比較破舊的。

鯤鵬村跟其他村最大的不同在于鯤鵬村是一個純漁業村,是江門地區最大的漁業村。總人口達到4890人,其中從事海洋捕撈生產作業的人員多達1200多人。

因為鯤鵬村是漁業村,村內無集體土地、山林、咸圍、灘涂等資源,所以集體經濟也比較薄弱,收入來源也少,對一些群眾反映較為熱烈的民生事項,在落實方面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如何快速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是擺在張春曉和村“兩委”干部面前的現實問題。
俯身基層,不分晝夜。
入村下海,了解民情。

經過充分的調研,張春曉和村干部打算從基礎設施建設著手,結合村民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實施“鯤鵬村綜合環境整治提升工程”。

從張春曉駐村的第二個月起就開始實施了第一期工程,對破損的路面進行維護,對村民民居臟亂差的外立面進行了美化,修理了村民們比較關心的排水溝的問題以及安裝了路燈。

江門海關這筆資金是他們1000多人,一百塊、兩百塊、三百塊這樣自發地,慢慢積累起來。2021年他們籌集了36萬多,2022年又籌集了36萬多,大概合起來超過了70萬的捐助資金。

二期工程需要修建一個護坡。這一段護坡修建在一個地質災害點上,村民怕修建了護坡以后對地質災害點產生不利影響,可能會導致滑坡,影響村民們的房子和人身安全,所以一部分村民有較大的抵觸情緒,一直不讓張春曉他們施工。

當時張春曉的兒子每天早上、晚上都需要去醫院做霧化,父親也因為身體的原因需要做小手術,家里只剩下母親和妻子兩個人。張春曉的妻子也在基層工作,經常需要加班加點。當時二期工程處于關鍵階段,如果張春曉中途走了,就可能會讓村民覺得不踏實,“第一書記都走了,這個工程是不是存在問題呢?”張春曉考慮到這個情況,感恩于父母和妻子對他的體諒,最終選擇留下來繼續推進二期工程。

為了解決村民的一個后顧之憂,張春曉他們做了大量工作,協調鎮城建辦聯系了專家專程到施工現場考察,結合施工設計對護坡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同時張春曉也邀請村民到現場聽取專家的意見,在專家的建議下,他們對排水系統現場進行了更改,后期張春曉也組成了協調組,專程挨家挨戶去向村民解釋這個工程的進展情況。
最終在張春曉和村“兩委”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村民們同意了繼續施工,目前二期工程也順利完工了。

▲對漁民小學進行了整體翻新

▲“鯤鵬村綜合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分三期實施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切實改善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所以張春曉為自己能來到鯤鵬村做駐村第一書記,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感到非常榮幸。村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變,變得更加積極和活潑了。

每次張春曉看到村民臉上洋溢著喜悅和幸福的笑臉時,他就堅定地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是有必要的,他所付出的一切也都是值得的。


鯤鵬村的基礎設施完善后,張春曉認為鯤鵬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放在他們發展特色民宿產業跟本地海鮮加工等優勢產業上面,他們把咸魚干貨產品推向電商平臺,鯤鵬村的集體經濟得到提升。

張春曉也希望他在駐村的這段時間,能把鯤鵬村民宿產業的前期工作全部完成,為鯤鵬村留下產業,真正地像鯤鵬一樣,扶搖直上九重天。

駐村兩年,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群眾的一張張笑臉,一份份滿意和一聲聲感謝。
——臺山市廣海鎮鯤鵬村
黨委第一書記張春曉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