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市組織黨員干部奔赴17個鎮(街)共406個網格開展防御臺風工作,推動各鎮街聯合水利、住建、交通、城管、農業農村等重點部門,共組織專業人員2986人次下沉網格,與全市888名專職網格員一起行動,檢查三防重點場所、排查隱患、全面落實危險區域群眾轉移。全市138支黨員先鋒隊已激活。37名駐村第一書記聞令而動,第一時間將幫鎮扶村工作隊就地轉化為“防汛搶險突擊隊”,與廣大黨員干部奮戰在河堤上、溝渠處、村戶中,宣傳引導、排查隱患、轉移群眾,全面壓實工作責任,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臺城街道筋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黃品亮檢查水閘水位。
7月15日,臺城街道筋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黃品亮在收到臺風預警信息后,立馬到南安村開展走訪巡查,提前摸查排除村中安全隱患,并召集各村民小組長了解危房戶群眾安全轉移狀況。17日,臺風臨近,風雨交加,河道水渠的水位上漲較快。黃品亮再次和“兩委”干部一起對低洼田地、高危山體滑坡點等地質隱患點進行二次巡查,并多次巡查水閘運作和水位情況,冒雨前往養殖現場,及時記錄下養殖大戶的需求和困難,并提供聯系方式方便群眾反饋險情。
川島鎮獨灣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陳池立與駐村工作組干部、“兩委”干部在獨灣村緊張有序地開展抗風防災工作。今年60歲的陳池立是下川獨灣村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剛退休的他毅然選擇回到川島駐村。根據防風工作要求,陳池立緊急召開會議部署做好臺風“泰利”的防范工作,重新梳理應急搶險隊伍的工作職責;做好危房戶、低洼戶的轉移工作和漁船回港工作同時儲備好防風物資。7月15日已落實48艘自用船,24艘國庫船全部在港避風。

都斛鎮大綱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馬啟鋒。
7月16日,都斛鎮大綱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馬啟鋒走訪特困戶錫叔,發現錫叔睡覺的床鋪上方窗臺已破壞,大雨會經過窗臺淋濕床被。眼看臺風“泰利”正逐步接近,馬啟鋒自費請專業的五金師傅幫忙,將錫叔的窗臺漏水的地方堵住,并順利在天黑前完工。

赤溪鎮長沙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陳苗和村“兩委”成員成功轉移群眾。
赤溪鎮長沙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陳苗和村“兩委”成員通過勘察走訪、入戶宣傳等方式,對安全隱患點開展拉網式排查。在一戶養殖戶家中,陳苗面對勸而不退的情況,聽出三位群眾的口音和自己是同個家鄉,巧打“老鄉牌”,軟磨硬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后成功轉移群眾。

赤溪鎮護嶺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余敬華勸離咸圍養殖戶。
7月17日早上7時,赤溪鎮護嶺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余敬華繼續帶隊巡查護嶺村小漁碼頭及咸圍養殖場,耐心勸導群眾轉移,兩天內撤離咸圍養殖戶28戶56人。

深井鎮小江村黨委第一書記阮創業帶領村“兩委”干部清理道路上倒掉的樹木。
7月16日,深井鎮小江村黨委第一書記阮創業收到村民反饋,有外來務工人員到小江村上山取松香,兩家人共14人,其中有個剛滿2個月的嬰兒。由于小江村山路崎嶇,臺風臨近存在山體斜坡的風險,阮創業馬上組織村兩委干部徒步入山尋找,并耐心勸導其務必按時間撤離到庇護場所。轉移好群眾后,阮創業又帶領村“兩委”干部馬不停蹄地將村內道路上倒掉的樹木及時清除,確保村民出行安全。

汶村鎮橫山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譚暢懷勸導群眾和相關作業人員及時轉移。
汶村鎮橫山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譚暢懷深入漁港、咸圍、低洼地區勸導群眾和相關作業人員及時轉移。

汶村鎮白沙村黨委第一書記林鳥富現場檢查閘門電力和排水情況。
汶村鎮白沙村黨委第一書記林鳥富檢查閘門電力和排水情況,落實周邊危房戶、低洼點群眾轉移及安置。

都斛鎮龍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周熙茗查看村內情況。
都斛鎮龍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周熙茗在加強對牛鼻孔水庫巡查的同時,還與村兩委干部深入群眾家中、農戶養殖地,當面提醒群眾注意安全,牽頭建立龍和村微信聯絡群,及時發布臺風最新消息和注意事項,推動在外務工年輕人督促家中老人注意安全,積極勸導在外群眾回家避風。

廣海鎮鯤鵬村黨委第一書記梁于凱開展地質隱患點群眾轉移。
廣海鎮鯤鵬村黨委第一書記梁于凱帶領村“兩委”干部、網格員通過進網入格、進村入戶,切實把臺風氣象信息、防風注意事項傳達到每一位村民。梁于凱奔正走在廣海鎮鯤鵬村內的房前屋后,落實地質隱患點群眾的轉移工作,同時向其他村民宣傳預警信息和防范措施,對需要轉移的群眾落實“應轉盡轉”,對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和實際行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