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萬物復蘇。在這個生機盎然的季節里,臺山市的鄉村綠化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截至3月22日,臺山市已圓滿完成鄉村綠化植樹5.5萬棵的年度任務,提前為這片土地披上了一層新綠裝。
在圓滿完成了鄉村綠化植樹任務后,如何讓這些小樹苗茁壯成長,成為臺山市綠化工作的新挑戰。在這里,黨員群眾齊心協力,共同為綠美臺山貢獻力量;網格化管理模式的推行,讓綠化管護工作實現了全覆蓋、無死角;專業團隊的指導,讓綠化工作更加科學、高效;多樣化的宣傳活動,讓護綠意識深入人心,形成了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繪就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創新的舉措,有效的探索,不僅讓臺山市的鄉村環境煥然一新,也為綠美臺山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黨員群眾齊心協力 綠化行動“燃”起來
“清潔、澆水、扶正樹苗……我家就在新建的村道旁,要好好地守護他們。每天看著這些小樹苗茁壯成長,非常高興。”臺城街道淡村村黨員鄺湖花說道。
在臺山市的綠化行動中,黨員們發揮了重要的帶頭作用。他們深知綠化工作的重要性,不僅自己積極參與,還廣泛發動群眾,形成了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了“綠美臺山 黨員帶頭”主題黨日活動,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組織紛紛行動起來,前往結對鎮村開展護綠活動140多場次,推動全市“綠起來、美起來、凈起來”。
在臺城街道淡村村,黨員們更是主動認種認養村內新增苗木與百年古樹名木200余棵,設立了“綠化管護崗”和“衛生保潔崗”,確保每一片綠色空間都能得到精細化、常態化的維護和管理。這種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模式,讓綠化工作更加深入人心,也讓鄉村環境變得更加美麗宜居。

都斛鎮大綱村推行“黨員亮身份”“農村積分制”等制度,將綠化管護與農村積分制相結合,得到黨員群眾的積極響應。村民可以通過簡單的澆水、施肥、修剪等任務獲取積分,通過積累積分兌換禮品,甚至還可以獲取“最美黨員”“護綠先鋒家庭”等榮譽稱號。都斛鎮大綱村黨總支書記李欠榮介紹:“下一步,我們將組織每名黨員都帶動一戶農戶,重點做好房前屋后的綠化美化,打造更多‘菜地+果樹+小盆景’模式的‘微景觀’,提升農村綠化顏值”。

網格管理凸顯成效 綠化管護全覆蓋
為了更加高效有序地開展綠化管護工作,臺山市采用了網格化管理模式。也就是說,將綠化管護工作納入網格中,每個網格都有專人負責,實現了管護全覆蓋。這樣一來,無論是哪一片綠色空間出現問題,都能迅速找到責任人進行解決。
“管理一片綠色空間的工作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需要強大的責任心。除草、施肥、澆水……簡單的工作每日重復,就是隨時都要保持關注和熱愛,盡力讓這一片土地保持綠色。”網格員鐘明慧說道。
斗山鎮制定了詳細的村莊綠化種植管護網格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設立了村級管護網格,并組織了村級管護人員。這些人員將綠化管護責任細分到每個網格、責任到個人,確保每一片綠色空間都能得到精心呵護。
同時,臺山市還積極探索強村富民公司參與鄉村綠化模式。這些公司通過承接綠化養護配套服務,不僅促進了鄉村綠化美化,還實現了公司的增收。2023年12月,桂水村“認領一塊田”項目正式啟動。在臺城街道桂水村強村富民公司——桂荷文旅有限公司的組織下,村里的低效土地被劃成網格狀對外出租。每年只需500元即可認領約30平方米的農田,認領者可以在認領田塊種植蔬菜作物,平時村辦公司工作人員可以協助管理。截至2024年3月已有40多塊農田被認領。這種雙贏的模式讓綠化工作更加可持續,也讓鄉村經濟煥發出新的活力。
專家指導科學護航 群眾養護更得力
為了讓綠化工作更加科學有效,臺山市特地請來了林業和園林工程師組成的專業團隊,為綠化工作提供全程指導。這些專家分片掛鉤指導全市的綠化工作,從選種、栽種到養護,每一個環節都給出了專業建議。在他們的指導下,臺山市的綠化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也讓群眾學會了更加科學的養護方法。
赤溪鎮護嶺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請來了強村富民公司負責片區樹苗的管護工作。這些公司派出了專業的管護團隊,通過定期澆水、適時修剪、進行必要的支撐加固等措施,確保每一株苗木都能茁壯成長。“我們村是沿海村,每年都會受到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如何能把這些自然災害對綠化工作的影響降低?除了經驗,更需要專業人員的指導。”護嶺村黨總支書記吳偉軍表示,在專業團隊的指導下,村里已經提前制定了應對自然災害的預案和災后復壯措施,讓綠化工作更加有保障。
臺山市還成立了市級縣鎮村綠化種植技術指導小組,分片掛鉤指導全市的綠化工作。這些小組成員由林業和園林工程師組成,他們不僅提供技術指導,還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他們的幫助下,臺山市的綠化工作更加科學、高效。

護綠意識蔚然成風 多樣宣傳入人心
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綠化工作中來,臺山市開展了多樣化的宣傳活動。打造了綠美主題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營地、錄制方言版廣播音頻、建設科普景觀長廊……護綠意識深入人心。
“種下一棵樹苗,留下一片綠蔭,綠樹長青,鄉情長存……”行走在西村村巷道間便聽到這樣的廣播“植綠”聲音。這也是村內青年的心聲。白沙鎮西村村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他們動員村內青年根據專業特長開展特色鄉村綠化美化宣傳活動。這些青年們錄制了白沙方言版廣播音頻,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傳綠化知識;他們還打造了一條科普景觀長廊,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綠化成果和養護知識。“新春新綠,同心同根。植樹不僅為家鄉增添一點綠,更種下僑界同胞對家鄉的思念和祝福。”文稿組發揮文字的魅力,用中英雙語給海外華僑和鄉賢們寫下一封封家書,用文字系緊海內外鄉親情誼,號召他們投身家鄉的綠化事業。這樣的創意活動不僅提升了群眾的護綠意識,也讓西村村的環境變得更加美麗宜居。

此外,臺山市還將樹木保護科普納入社區公益學堂教學內容。通過邀請林業工程師現場教學、組織孩子們參與綠化活動等方式,讓護綠理念的“種子”播撒在少年兒童的心田。這些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綠化知識,也讓他們更加珍惜和愛護身邊的綠色環境。

如今,在臺山市的大地上,一片片綠意盎然的景象正在悄然形成。這些綠意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也提升了群眾的生活質量。未來,臺山市將繼續加強綠化管護工作,讓綠美畫卷更加絢麗多彩!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