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四九鎮“我為群眾辦實事”的20項和“微實事”92項清單已經全部完成,累計投入超過1000萬元,多措并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應民盼
四九鎮永豐橋改造工程
民呼我應、民呼我為。四九鎮通過人大提案收集群眾訴求強烈的事項,發現永豐橋使用年限較長,橋梁出現變形和不規則的裂縫,存在安全隱患、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四九鎮高度重視,積極回應群眾呼聲,深入基層展開調研、多次進行實地勘察以及征詢周邊村民建議,投入163萬元為永豐橋量身訂造了改造方案。
工程對永豐橋進行拓寬重建,提前完工通車,由原來的3.5米拓寬到7.5米,暢通了2000多名群眾的出行之路。通車時沿線群眾云集兩岸,歡呼雀躍,個個伸出大拇指為建設者們點贊。

▲改造前

▲改造后
謀民福
村級公園建設
松頭村黨建文化公園位于松頭村辦公樓側,占地面積約1343平方米。自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開展以來,四九鎮認真研究松頭村民缺乏休閑場地的問題,決定利用附近的邊角空地新建黨建文化公園,并把公園建設列入10項“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予以推動,一坐嶄新的小公園宣告落成。
步入園內,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黨建文化宣傳欄與鄉村特色匯集一園。園內綠樹成蔭,各種健身器材和休閑設施齊全,成為周邊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公園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主題,黨建文化宣傳欄中展示了黨章黨規和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營造全民學習的良好氛圍。
在公園的不遠處,原先設置了一個農村客運“村村通”站點,但該站點所處路段較為狹窄,不利于客車停靠和掉頭,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為確保群眾出行安全方便,四九鎮與公交公司現場會商,提出遷移站點的建議,最終決定把公交站點遷移到該公園旁邊,為村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候車環境。
家住附近的鄺老伯說,這里以前這塊地空地雜草叢生,但現在不僅改建成公園、提供了安全舒適的候車地方,也改變了他的生活方式。比起以前總是窩在家里,他現在更愿意到公園里和老友們下圍棋、聊天、散步、鍛煉。

▲改造前


▲改造后
解民憂
為群眾提供“一站式”集中便民服務
今年6月,辦稅服務大廳進駐四九鎮黨群服務中心,積極為群眾解決辦事難的愁心事。黨群服務中心創新多部門多窗口齊辦公的協同服務模式,其中,辦稅服務大廳為群眾提供信息報告、納稅申報、發票管理、跨區域涉稅管理、社保費事項等稅費業務辦理服務。設置導稅服務崗、咨詢輔導崗、辦稅服務崗,切實落實便民舉措,在這里隨處可見提供“幫辦服務”的稅務工作人員和志愿服務者,有效滿足納稅人不同稅費辦理需求。
目前為止處理近1500項事務,辦稅流程壓縮30%以上,實現了登記、稅務、交易三部門同址辦公,大大地壓縮了辦事群眾的時間成本,真正做到了群眾攜著問題來,帶著滿意歸。

紓民困
殘疾人無障礙改造
“改造后方便多了。以前洗澡需要家人陪護,現在我可以自己洗了,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關愛。”四九鎮大塘村村民感激地說。
四九鎮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走訪殘障人士家庭,了解殘疾人士的疾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惠及5戶殘疾人家庭。
林叔患有殘疾,行動不便,上廁所和洗澡是個“大難題”。四九鎮想殘疾人之所想、急殘疾人之所急,積極協調,為林叔家免費進行無障礙改造。現在,經過改造,他家的衛生間裝上了無障礙廁所。
四九鎮從全鎮殘疾人類別等級、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等方面進行調查摸底,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經按程序公示后,最終確定受助對象,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到了困難殘疾人的心坎上。

四九鎮將為民辦實事工作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聚焦群眾所思所盼所需,大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各類問題,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問題清單”變“履職清單”和“幸福賬單”,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