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具有影響人的感情
與傳播力量的作用。
如何結合音樂創作,
推動紅色文化浸潤群眾生活?

雅冰攝
為將臺山市“四史”宣傳教育繼續推向深入,在全社會營造“四史”宣傳教育的濃厚氛圍,近日,臺山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黨課——《紅雨胡楊》音樂創作分享會”,學習弘揚林基路的革命精神,用好用活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活躍臺山音樂氛圍,培養音樂創作人才,傳播紅色力量。
邀請《紅雨胡楊》創作團隊主講
助力紅色文化“聲”入人心
《紅雨胡楊》是江門市大型話劇《鐵骨丹心林基路》的主題曲,“音樂黨課——《紅雨胡楊》音樂創作分享會”邀請了《紅雨胡楊》的曲作者、江門市文化館館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蔡朝陽和詞作者、江門市戲劇家協會主席、首批文化名家鄧榮宗為現場觀眾帶來創作思路與過程的分享。


據了解,《鐵骨丹心林基路》在主創階段,主創人員多次深入研讀和學習《林基路傳》,深入林基路故居采風,最終呈現出了真正能夠反映林基路革命精神的文藝精品,傳播學習弘揚林基路的革命精神。
分享會上,鄧榮宗通過圖文并茂的課件,詳細講述了他是如何創作《紅雨胡楊》的歌詞,為了表達林基路革命烈士的堅韌精神,他通過借喻的手法結合胡楊的特性,寫出了帶有真摯的感情的歌詞;蔡朝陽通過現場演奏歌曲,通過明顯的、高低起伏的音節,逐段闡述作曲的過程,現場演奏出滾燙的旋律,結合動人的歌詞,讓現場觀眾增強了對歷史的代入感,深深感動。
音樂人士紛紛發言
盼將紅色資源融入表演與教學
更好傳播林基路革命精神
在《紅雨胡楊》音樂創作分享會現場,還有中共臺山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寫《林基路傳》的原創人員,現場講述撰寫書籍前到新疆的所見所聞。來自臺山音樂界的藝術人士、各學校的音樂教師與熱愛音樂的學生代表等各界人士共聚一堂,感受文藝創作所帶來的沖擊,學習林基路烈士的革命精神,發表對傳播紅色文化的看法。



來自臺山市新寧小學的李翠濃是一位援疆支教回來的教師,在分享會上,她多次拍掌給予贊賞:“我們去新疆支教也特意到林基路烈士生活過的地方學習,今天現場聽到主創人員對《紅雨胡楊》的演奏,了解了創作過程,我們感到特別專業,也特別有感觸,我們要學習林基路的忠誠堅定、擔當作為的共產黨員形象”。她說。
臺山市學業中學音樂教師汪明星在現場記錄下來了滿滿的筆記,她表示,將會結合今天學習到的內容,融合到日常的教學中去,讓更多的學生真正感受到林基路的革命精神,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熱情,把革命前輩的正能量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來自臺山市臺師高中的高二年級的曾顏情是一名音樂生,她在現場參與互動,表示藝術家們的演繹讓她深受鼓舞,她立志成為一名愛國家、能傳播正能量的音樂人才。


雅冰攝。

雅冰攝。
活動還邀請了臺山市赤溪中學教師龔哲軍進行林基路生平事跡講解。活動現場,中共臺山市委黨史研究室給江門市博物館、臺山市博物館、臺山市文聯、臺山市教育局及現場的觀眾贈送了一批《林基路傳》書籍。江門市文化館贈送革命歷史題材話劇《鐵骨丹心林基路》影像資料給有關單位和觀眾。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