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臺山市將“粵菜師傅”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實事來抓,多措并舉,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多元化開展技能人才培養,促進就業創業;推動“粵菜師傅+旅游+農業”產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發揮“僑”資源優勢,以粵菜飲食文化為紐帶,提升“粵菜師傅”品牌國際影響力,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自“粵菜師傅”實施以來累計培訓學員5208名,培養了一批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能硬、就業創業能力強的“粵菜師傅”優秀學員,幫助3100多名學員實現就業創業;將桂水村、南豐村等打造成了“粵菜師傅”工程鄉村綜合示范基地;將粵菜飲食文化作為密切海內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提升“粵菜師傅”品牌國際影響力,臺山市“粵菜師傅”工程已然成為“僑鄉”靚麗的一張名片。

全面加強載體建設,培養平臺有“廣度”
2021年3月廣東廚藝技工學校與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掛牌合作辦學,在廚藝技工學校掛牌設立順德廚師學院臺山分院;設立了桂水村、草坪里、三泉灣、南豐村等鄉村培訓點;在廣東廚藝技工學校增設親子實訓室,開發適合青少年學習的家常菜品;廚藝技工學校新建燒臘實訓室,并掛牌成立廣東烹飪協會燒臘專業委員會臺山燒臘培訓、考證基地;2021年10月“粵菜師傅”僑鄉特色菜研發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聘請40多名省港澳和本地名廚大師、美食家加盟中心,參與臺山僑鄉特色菜的研發、品鑒和推廣工作。廣東廚藝技工學校被評為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此外還成功創建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1個,江門市級“粵菜師傅”技能大師工作室9個,江門市級專家名師工作室1個。

靈活開展多元教學,技能培訓有“寬度”
開展多元化教學,堅持“職業化+本地化”特色辦學思路,既有短期培訓也有學歷教育,課程既有理論也有實操,既有中式烹調也有西式面點。開展特色化培訓,舉辦了9期以農村婦女為培訓主體的“粵菜師傅·僑鄉巧廚娘”特色糕點培訓班,幫助565名農村婦女提升技能,還陸續聯合市有關部門單位組織中小學生開展面點制作體驗活動;聯合文旅部門舉辦3期“粵菜師傅”研學旅游體驗團活動;與東莞市華道公司合作,聯合開展特色小吃制作和經營培訓,以滿足餐飲從業人員掌握多項技能和開店創業的需求。開展高端化培訓,聯合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為期40天的“粵菜師傅”僑鄉特色菜、順德特色菜中級培訓班,兩校聯辦的第一屆廚藝大專班也將于今年底開班;開設“粵菜師傅”大師講堂,安排省內6名粵菜名廚大師為“粵菜師傅”受訓學員和本地餐飲行業從業人員進行授課;與廣州極客廚房進行合作,引進分子料理高端菜品制作技能,共同優化研發臺山僑鄉特色美食。

全力助推鄉村振興,產業融合有“深度”
結成“粵菜師傅+旅游”聯盟,發布8條鄉村美食旅游線路,將我市優秀文化、旅游、餐飲和特色農產品資源有機融合。聯合文旅部門發布“粵菜師傅研學路線”,游客在欣賞僑鄉旅游景點的同時還能跟著粵菜師傅動手制作臺山特色點心和菜肴。推動“粵菜師傅+農業”融合,大力推廣鄉村本土特色美食菜式,助推鄉村振興。如幫助臺城桂水村桂水灣美食城創建“粵菜師傅”彩虹創業店,并將其定為“粵菜師傅”工程鄉村培訓點和廣東廚藝技工學校校外實訓基地,指導其依托當地特色農產品研發系列特色瀨粉和面食并推出特色養生藥膳套餐,將其打造成獨具特色的“農特產+養生藥膳+臺山黃鱔飯”主題餐廳,使其成為引領桂水村產業興旺發展的龍頭。選點海宴鎮南豐村,設立“粵菜師傅”特色食材供應基地和鄉村培訓點、開辦“粵菜師傅”彩虹創業店,全方位將其打造成江門市“粵菜師傅”鄉村綜合示范基地。通過對餐飲從業人員培訓和指導、舉辦地方特色名菜烹飪競賽等措施,將都斛海鮮街、海宴五豐村東南亞風味美食街打造成為江門市“粵菜師傅”美食街區,推動種養業、餐飲業、旅游業一體化發展。

弘揚粵菜師傅文化,品牌建設有“高度”
助推粵菜文化走向世界,與粵港澳飲食業工會簽訂“粵菜師傅”交流合作協議,為“粵菜師傅”境外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創造條件。聯合市委統戰部組織江門籍澳門青年到廣東廚藝技工學校開展“粵菜師傅·僑鄉巧廚娘”體驗研學,組織臺山籍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開展“學煮餸”惠僑活動培訓班。同時,利用先進的廚藝遠程教學交流平臺,面向海外鄉親舉辦廚藝培訓和美食研發交流活動。深挖“僑”文化內涵,編寫了《臺山名菜故事》《粵菜師傅創業故事》并在報紙和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上連載,目前正在加緊編制《臺山名點》《臺山粵菜師傅名師》,以僑鄉菜及僑鄉文化為觸點在引發海內外華人華僑對鄉味、鄉愁、鄉情的共鳴的同時也向世界宣傳僑鄉特色粵菜文化。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