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一個護欄、修一座水渠、送一次溫暖、建一個廣場……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今年4月初,深井鎮18個村(社區)從與群眾生產生活聯系最緊密的事情著手,確定68項“民生微實事”,主動解決老百姓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截止11月底,68項“民生微實事”全部完成,以群眾看得見的“小變化”撬動美麗鄉村發展的“大民生”。
小護欄保護群眾出行“大安全”
今年以來,深井鎮各村(社區)通過安裝護欄、拓寬路面、更換下水井蓋、安裝路燈等多種方式解決近20處交通黑點隱患,保障群眾出行回家安全。那南中林村中林橋,是當地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由于橋面狹窄,橋邊雜草叢生,每逢遇到雨水天氣,洪水非常容易浸透橋面,再加上橋面沒有標志桿,存在極大交通安全隱患。為解決該處交通黑點問題,那南村在橋面兩旁安裝約8米護欄,保證群眾出行安全。井西村的向南和水坑尾自然村也有兩座橋一直沒有護欄,井西村通過拓寬路肩,安裝護欄等多種方式確保橋面通行安全。為解決家長接送學生沒有休息處的問題,聯和村在校車接送點新建雨棚,不但維護了接送秩序,解決安全隱患,還讓等候的學生、家長再也不用擔心日曬雨淋。

小水渠寫著農業生產“大文章”
今年5月以來天氣持續干旱,降雨量同比大幅減少,加上農田水渠淤泥阻塞嚴重,農民耕種用水困難。深井鎮各村(社區)急群眾之所急,采用多種方式保障農業生產用水。康華村投入20萬元修建農田水圳,解決16條自然村農田用水問題,那南村在馬江村小壩頭進行維修和灌溉渠清淤工程,花費資金約6.3萬元。大洞村清理約2000米農田水渠淤泥,那中村修建灌溉渡槽,長邊坡清淤、坡頭清淤,藍田村通過拓寬機耕橋、清理公路涵洞防止堵塞,確保村民農田用水。沙潮村黨員干部組織群眾開展抽水抗旱攻堅戰,保障群眾晚造水稻順利耕種。

小溫暖彰顯人民至上“大情懷”
井東村黨總支得知沒有經濟來源,也沒有家人扶持的群眾陳伯因意外摔斷腿后,幫他解決了在臺山中醫院的醫療和護理費用,讓他能夠安心養病。大洞村黨總支幫助殘疾人張某和陳某分別申請創業扶持資金5000元和10000元,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助力他們的創業夢想。在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深井鎮各村(社區)廣泛開展慰問困難黨員、困難群眾和留守兒童活動,給他們送上慰問金和禮品,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每一位需要的人的心坎上。

小廣場帶動美麗鄉村“大發展”
美麗廣場是美麗鄉村的靚麗“名片”。為加快農村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河東、聯和、獺山村因地制宜建設“中國夢”黨建主題廣場、休閑公園、健身廣場等不同主題的鄉村主題廣場,經常性開展送電影下鄉、排球賽、羽毛球賽等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同時作為紅色教育、消防演練、疫情防控宣傳陣地,極大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更好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聯和村和獺山村還在廣場增設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宣傳欄,廣泛張貼黨史學習教育和黨建宣傳標語,增添系列紅色景觀,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感受建黨百年的偉大力量,筑牢鄉村振興文明底色。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18個村(社區),68項“小事”,不同的做法,相同的主題,演繹的都是以人民為中心。接下來,深井鎮各村(社區)將繼續從一件件民生小事做起,讓群眾看見最直接的變化,感受最貼心的溫暖,搭起服務群眾的“連心橋”。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