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宴鎮位于臺山市西南部,是臺山三個省級中心鎮之一,近年來,海宴鎮堅持以高質量黨建為著力點,創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模式,奮力打造出鄉村振興“海宴樣板”。
堅持“一個核心” 領航鄉村振興發展
把黨建引領作為鄉村振興“核心驅動”,扎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夯根基,完善鎮委統籌、村居實施、鎮村聯動機制,將25個村居分為三大片區,成立黨建指導小組,制定每月黨建工作任務和組織生活清單,全面規范基層黨建。優陣地,健全鎮黨群服務中心服務體系,完成春場、海通等5個村黨群服務中心改造,打造永和、那陵等19個村黨建公園,打造“10分鐘黨群服務圈”。強本領,結合年度抓基層黨建述職工作開展村居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實地學習五豐、永和等先進村黨建經驗。四是筑體系,深化駐點直聯,以“周清單、月檢查、季督促、年考核”的方式,開展基層走訪聯動超2萬人次,服務群眾精準化。

建強“兩支隊伍” 凝聚鄉村振興合力
深入實施“人才強基工程”,建強用好鎮村兩級干部隊伍。一是育優基層帶頭人。開展“頭雁”工程,重用懂農愛農的年輕干部,招錄9名公務員,提拔35歲以下股級干部13名;發動15名“兩委”干部報讀學歷提高班,“兩委”干部中的大專以上學歷(含在讀)比上屆提高37%,隊伍結構明顯增強。二是挖掘基層先鋒隊。深推“引才返鄉”計劃,組建致富能手、返鄉青年等164人的人才信息庫,加強后續培養,提前物色換屆人選,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撐。三是打造基層大講堂,發揮鎮村兩級黨校作用,開展干部大講堂、送課下鄉30余次,培訓黨員群眾3500人次;打造鎮委黨校、人才驛站、鄉村振興培訓基地“三位一體”教育場所,年內建成人才驛站,培育更多“土專家”“田秀才”。

創新“三大舉措” 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一是健全智慧網格,將全鎮劃分25個網格,打造由25名網格長、50名專職網格員和1441名兼職網格員組成的“1+2+N”網格服務隊伍,用好“邑網通”,織密基層治理網絡,一“網”兜起疫情防控、創文等七大民生事項。二是完善村民自治,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制定村規民約,以五豐村為試點,開展最美庭院、最美家庭評比活動,激發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熱情。三是厚植文化根基,挖掘整理梧洞村、圣棟樓等本土紅色資源,創建品牌課堂,賡續紅色血脈;實施黨建帶僑建,黨員帶頭傳承歸僑文化,創辦藝術團、修建博物館等;精準引進宏雅手繪等文創產業,開設公益畫室、手工作坊,推動海宴傳統工藝走向潮流,鄉村振興文化軟實力全面提升。

圍繞“四大目標” 點亮鄉村振興成色
一是人居環境全面改善。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快污水處理廠提質擴容,完善123個村組生活污水治理,同步推進美麗圩鎮、美麗鄉村建設,“一河兩岸”亮彩紛呈。二是耕地保護提質增效。加快農業現代化,完成65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366畝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海宴“糧袋子”“菜籃子”更加豐實。三是生態保護初見成效。高質量完成公角水閘岸線修復工程、海僑青山圍仔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成為農旅網紅打卡地,實現人與自然完美結合。四是集體經濟翻倍增長。探索石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那陵“1+2>3”特色種植模式,落實幫鎮扶村“三結對”工作,培育3家新型農民合作社、6個家庭農場、4個農業企業,村集體“造血”功能持續增強。

深化“五大板塊” 煥發鄉村振興生機
一是做強農業品牌。發揮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幫傳帶作用,形成“黨員帶頭,村民跟上”模式,擦亮宴花、宴竹、宴興、宴藕、宴蕎五大“宴”字品牌,助力“一村一品”示范村創建。二是創建海上田園。依托臨海優勢,積極創建丹堂、望頭生蠔養殖基地,創響“海宴生蠔”名片,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三是用好農旅資源。依托五豐村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資源,盤活僑居民居,黨員帶頭經營精品民宿,年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四是拓展特色產業。發展“小斑斕”美食經濟、打造鄉村振興直播間,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創業,帶動村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五是引進龍頭企業。積極搶抓RCEP生效機制,加大精準招商力度,引進光伏發電項目、臻純糖業、好家豐等綠色企業,推進農產旅深度融合。

黨建引領風帆勁,魅力海宴煥新顏;黨群聯手齊奮進,鄉村振興正當時。接下來,海宴鎮將朝著農村更美、農業更強、農民更富目標,實施“強鎮帶村、強村帶組”工程,保持“創先爭優”昂揚勢頭,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征程。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