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出海,很少有時間交流。這次一起參加趣味運動會,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增進了感情!”參加活動的漁民李天保點贊道。
日前,一場熱鬧的漁民趣味運動會在廣海鎮舉行,活動融入了漁民文化、漁業特色,拉近了漁村鄰里關系,也為漁民職工的業余生活帶來了樂趣。
這是工會服務觸角不斷延伸的縮影。近年來,結合當地實際,臺山成功推動江門市首個漁業工會聯合會——廣海鎮漁業工會聯合會成立,并依托廣海鎮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職工服務中心和“漁工之家”,通過黨建帶工建,以“資源共享、活動共建”的模式,舉辦具有“海”“港”“漁”特色的工會活動,逐漸將服務觸角向海上延伸,擦亮工會服務品牌,逐步做大服務漁民文章。

開展特色活動 提供更好服務
臺山是漁業大市,也是大灣區重要的“海鮮鋪子”,而廣海鎮,是臺山漁業產業“主陣地”,該鎮有不少漁民長期漂泊在海上。
如何為漁民、職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成為工會組織的重要課題。“漁民長期出海作業,與家人團聚時間少,鄰里交往少,廣海鎮漁業工會聯合會根據休漁期漁民岸上生活情況,決定舉辦一期漁民趣味運動會,豐富漁民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廣海鎮委副書記、工委會主席關一帆介紹,通過舉辦豐富的活動,加強與漁民職工的聯系。
在漁民趣味運動會項目設置上,主辦方融入漁民文化、漁業特色,既設置打魚繩結、夾海貝、織漁網等“漁”味濃郁的特色運動項目,又穿插拔河、盲人擊鑼、螃蟹賽跑等團結協作度較高的運動項目,吸引了漁民、專職網格員、漁校小學生,以及外賣送餐員等新業態勞動者參與。
這種具有“海”“港”“漁”特色的工會活動,在廣海鎮日益增多。除了舉辦漁民趣味運動會,為進一步促進廣海鎮海鮮飲食文化品牌建設,在廣海鎮多部門的指導下,廣海鎮漁業工會聯合會推進“粵菜師傅”工程,推出“粵菜師傅送教下鄉”系列活動,充分彰顯本地“海”“漁”特色,培訓交流涵蓋菜品制作、餐飲服務、“名品名師名店”評價、職業技能培訓、品牌文化塑造等,著力提升餐飲服務質量。

此外,廣海鎮漁業工會聯合會抓住“港”“漁”特色,打造“漁船課堂”“海永無波課堂”“漁港課堂”等特色宣講品牌,開展主題宣講活動,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擦亮服務名片 提升漁民幸福感
鯤鵬漁民子弟學校位于廣海鎮,校舍年代久遠,缺乏維修資金,近年來,廣海鎮漁業工聯合會積極組織實施學校教學設備整體提升工程,整合各方資源,學校陸續得到江門海關、廣海鎮政府、愛心華僑、愛心企業等社會各界的支持。如今,學校的校舍得到翻新、操場實現硬化,整體環境有了大改善。
漁民子弟學校換新顏,是廣海鎮漁業工會聯合會不斷擦亮工會服務名片,整合資源、多方合力實現共享共建的有力體現。近年來,廣海鎮漁業工會聯合會通過資源共享、活動共建等做法,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做大服務漁民文章。如優化漁業產業服務,推動跟幫生產小組成員職能與工會聯合會產業職能相融合;在服務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將漁船漁民常態化管理服務、漁民捕撈證年審、“稅村共建”辦稅易政策宣傳等內容納入工會聯合會服務范圍……
此外,廣海鎮漁業工會聯合會還定期邀請商戶、漁民代表面對面交流,收集漁民的意見和建議;開展“近距離”政策宣傳,幫助漁民更好了解有關政策;舉辦開漁安全生產培訓班等,強化漁民安全技能。

力促多方聯動 建強服務陣地
為助力鯤鵬村更好地“靠海吃海”,近年來,廣海鎮漁業工會聯合會以打造“海”字品牌為切入點,在捕撈端、加工端等方面發力,通過結對永潤海洋漁業專業合作社、廣海供銷社等方式,助力打造“廣海咸鮮”等品牌,提供1200多個“家門口”就業崗位。
凝聚力量,傳遞正能量,近年來,廣海鎮漁業工會聯合會積極探索部門聯動機制,致力建強服務陣地。
一方面,與廣海鎮派出所“警網聯動服務站”在廣海鎮職工服務中心合署辦公,打造服務職工群眾的小戶籍室、小調解室、小茶話室。在鯤鵬村,廣海鎮漁業工會聯合會根據各漁船、漁民分組情況,每組選取3名群眾基礎好、威望高的老漁民為小組長,由工聯會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組建一支穿針引線的老漁民調解隊。2022年以來,工聯會共收集到群眾反饋的信息40多條,為群眾解決問題30多個。
另一方面,以黨群服務中心職工服務中心和“漁工之家”為主陣地,力促多方聯動。在休漁期間,工聯會多次組織老漁民調解隊下鄉走訪,向漁民講解法律和安全防范知識;在捕撈期,工聯會聯系民警到中小學送法進課堂,與民政部門等探訪留守老人、兒童,宣傳防拐騙等知識,消除外出漁民的后顧之憂。在休漁期,工聯會舉辦漁業安全生產培訓班,目前,已有300多名船東、船主、漁業干部參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