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深井鎮黨委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聚焦拓寬村集體經濟增收路徑,緊緊圍繞“黨建強、鄉村興、群眾富”的目標,通過強組織、興產業、聚合力,扎實推動村集體經濟擴面提質增效,鼓起村民腰包、厚實集體家底、振興鄉村產業,煥活鄉村生命力。
強組織 提升強村富民“向心力”
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深井鎮立足轄區實際,科學分析當地資源稟賦和優勢條件,通過鎮級統籌、村級實施、各方參與的協同推進機制,由鎮領導干部、駐村干部帶領村“兩委”干部發展一批可行性強、助農效果好、有穩定收益和發展前景的集體經濟項目,確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管理到位、落實有方、多元發展。
以學增智,錘煉本領。依托鎮委黨校實現黨員全員輪訓,以理論學習、現場教學、研討交流等方式抓好教育培訓,邀請上級領導、專家到深井鎮就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進行授課指導,選派駐村干部及村“兩委”干部、普通黨員、村民小組長參加各級培訓班,組織18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前往信宜市、高州市等地進行考察,開闊思路視野,增強干事創業本領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

興產業 構筑強村富民“競爭力”
分類指導,抱團發展。積極探索黨建搭臺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的新路子,鼓勵各村立足一方水土,結合村情整合聯建實際資金、資產、資源等因素,尋找“最優解”,實施優質項目,有效破解“單打獨斗”的局面。
針對河東村、井東村等地緣相近、資源相通的行政村,以“跨村聯營+村組聯營”的方式,形成規模效益,實現集約發展。將小而散的咸圍整合成約80公頃(1200畝)集中連片的“河東東圍”,提升咸圍的吸引力和經濟效益。該咸圍在鎮“三資”平臺進行統一招商,被中洋漁業發展(廣東)有限公司競得,最終每畝平均租金與周邊零散咸圍高1000多元,惠及10個村民小組,逾2000名村民,既鼓起村民的“錢袋子”,也增厚村集體“家底子”。

針對大洞村、藍田村等自然資源匱乏的行政村,以“資產經營式”促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大洞村充分利用村集體持有和管護的集體資產,通過出租臨街商鋪、集體林地,每年創收4.6萬元。藍田村充分利用江門市航道事務中心的幫扶資金,用于自有物業改建、鋪位翻新,通過出租房屋、商鋪,每年創收7萬多元。
聚合力 激活強村富民“牽引力”
干群同心,共謀發展。聯和村黨委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薄弱環節,抓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提升,組織黨員群眾外出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做法,以入股分紅、發包集體資源、出租閑置資產等方式打造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增收新引擎,有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蓬勃發展。小江村黨委牽頭成立強村富民公司,以村主任為法人代表,注資成立臺山市深江紅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組織村內富余勞動力承接工程建設、生蠔銷售,致力于完善基礎設施,優化人居環境、擴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以“服務創收式”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

村企合作,攜手致富。井西村通過“村社參與+鄉賢運營”模式,發展香水檸檬、嘉寶果等特色農業,盤活閑置小學,引進本地企業臺山市陳進晃餅業有限公司建設廠房,生產月餅、薩琪瑪等食品,帶動村民在家門口穩定就業、持續增收。河西村發揮臨近臺山縣人民政府成立舊址的區域優勢,以“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和體驗水稻收割”的形式舉辦親子研學活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種植奶油香芋、貝貝南瓜、茭白等蔬菜,推進河西村“生態雞”養殖項目,以“產業帶動式”賦能農文旅融合發展。

下一步,深井鎮將進一步強化“三資”監管,優化村級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機制,確保村級集體經濟良性運行和持續健康發展,促進鄉村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實施“百千萬工程”提供有力支撐。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