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山出臺了
《臺山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
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
規劃布局
圍繞江門市“一主四副多極點”城市空間發展架構以及我市的“一核兩臺三區”發展格局,著力打造“三縱三橫三鐵三港”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三縱三橫”交通大通道

▲“三縱三橫三鐵三港”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總體目標
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格局,綜合交通網絡骨架基本成型。基本實現“156090交通圈”,即各鎮(街)15分鐘左右上高速,60分鐘左右通達灣區核心城市,90分鐘左右通達珠三角主要樞紐機場助力我市全面融入省“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成為“珠西”承東啟西的重要節點城市。
主要任務
一、構建立體綜合交通網
01、加快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

謀劃形成江湛鐵路、鶴臺鐵路、沿海高鐵(珠斗城際西延線)“三鐵縱橫”格局。

02、織密高快速骨干路網

打造“四縱三橫一聯”高速公路主骨架和“一縱一橫兩聯”快速干線,加快建成黃茅海通道,力促廣臺高速早日建成,謀劃斗恩高速、機場高速、旅游高速等,完善高速互通布局;加快國道G240、G228干線快速化改造,推動臺開快線通車,謀劃陳宜禧北延線建設。

▲黃茅海跨海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 廣臺高速開平至臺山段效果圖

▲ 臺開快速路
03、完善產城發展干線路網布局
加快構建城區快速環路,開展南環路、石花北路西延等加強城區路網與G240的交通聯系,形成以城區為中心、環環相扣的交通路網;構建臺開同城副中心和工業新城平臺主干路網,建成陳宜禧路、大沖線、國道G240“三軸線”,加快形成臺開同城片區“三橫兩縱”的高速公路網以及同城環路、臺城環路、臺開快速等快速路網,助力臺開同城副中心、工業新城平臺建設。構建銀湖灣-廣海灣副中心和廣海灣平臺主干路網,推動國道G228改線、省道S386改擴建、S271銀湖灣段南延,打造環赤溪半島道路,強化廣海灣經濟區與銀洲湖新城路網銜接,同時加快黃茅海通道互通出口與地方公路銜接,實現片區快進快出;構建環鎮海灣副中心暢達交通網,推動國道G228北陡段、鎮海灣高速等項目,完善鎮海灣兩岸港口岸線布局和碼頭建設,形成鎮海灣副中心內聯外暢交通體系。

▲北部產城融合交通路網布局
04、暢通城鄉便民交通網
持續推進國省道升級改造,確保全市國道100%達到二級以上,省道95%達到三級以上;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村公路提檔升級,開展通建制村農村公路“單改雙”、縣道網和銜接高速公路的農村公路“四升三”等項目,構建“交通+全域旅游”融合發展新格局。

▲“四好農村路”示范路

▲省道S386大同市至福安橋路面改造工程通車

▲通建制村公路“單改雙”
二、建設現代交通樞紐
一是加快推進臺山通用機場建設,完善周邊配套路網,謀劃新臺高速機場互通新建、省道S273至機場連接線;

二是構建以廣海灣深水港為核心、內河公益港為輔助的港口物流樞紐,建成廣海灣物流基地。

三、優化運輸服務質量
在客運方面,鼓勵公交優先發展、提升公交智能低碳水平、堅持客運服務改革創新;在貨運方面,補齊物流設施短板、推動貨運物流智慧發展、區域物流合作互動。


四、提高交通運輸治理水平
抓好智能公交系統應用、物流信息化服務、安全生產聯席會議、治超非現場執法監控、交通工程監督體系等,持續推動智慧、平安、綠色交通發展,深入落實可持續發展交通理念。

“十四五”期間我市計劃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共152項,投資約1212.4億元,其中“十四五”期間投資約372億元。《規劃》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要素支撐、完善監督落實、重視人才培養、加強宣傳推動等五方面保障措施,確保《規劃》高質量和可行。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