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唐探1900》票房
突!破!30!億!
《唐探1900》的故事背景
與臺山華僑密不可分

2月14日上午,臺山市舉辦“跟著《唐探1900》探尋電影背后臺山華僑精神”研學活動,引導青年學生深入探尋電影背后所蘊含的臺山華僑精神,共同感受家國情懷。
《唐探1900》以其獨特的敘事視角和豐富的歷史背景,成功地將臺山華僑的奮斗史搬上了大銀幕。電影中,主人公們在異國他鄉的拼搏與堅守,不僅展現了華僑的智慧與勇氣,更折射出他們對祖國的深情厚誼。研學活動正是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們更真切地感受電影背后的真實歷史。

學生凡欣雨:我覺得這部電影展示的華僑精神是那種“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定信念,他們勇于面對殘酷的現實,在他人懷疑與歧視時,堅定地走自己正確的路。
學生吳思武:看了電影之后,我覺得華僑精神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種可貴的華僑精神,共同努力。
觀影結束后,同學們還來到臺山市華僑文化博物館參觀,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他們認真觀展,實地感受電影場景與歷史真實的交融。 主辦方表示,研學活動通過觀看電影、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引領青年學生深入探尋華僑先輩們的艱辛歷程,他們背井離鄉、艱苦創業,為祖國的繁榮發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此活動旨在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熱忱和民族自豪感,讓他們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唐探1900》
引發了不少海內外僑鄉人的共鳴
劇中蘊含的臺山元素
你都找到了嗎?
一起來看看《唐探1900》
背后的臺山故事
從童謠《金喜鵲》
感受先僑與家鄉的情懷
電影中不止一次響起
一首五邑民間童謠《金喜鵲》
從歌詞中
既可以感受到先僑
與家鄉、家人的深厚情感紐帶
又能看到僑眷
對出洋謀生的親人能平安歸來、
衣錦還鄉的期待
“喜鵲喜,賀新年,阿爸金山去賺錢。
賺得金銀千萬兩,返來起屋兼買田。”
《金喜鵲》道出了華僑華人
海外賺錢的目的
——前往“金山”尋“金銀”
為家人謀求幸福
在過去,五邑人把美洲華僑稱為“金山客”,而“金山客”所攜帶的大鐵箱被稱作“金山箱”。能夠提著金山箱回來的華僑算得上是衣錦還鄉。然而,在成千上萬去美國修筑鐵路的華工當中,能抬著“金山箱”返回故鄉的人卻是鳳毛麟角,祖籍臺山斗山鎮的陳宜禧就是其中之一。? 陳宜禧,1844年6月22日生于臺山市斗山鎮六村朗美村,是清末民初華僑華人中享有威望的僑領,著名實業家。其倡導、主持修建的新寧鐵路是當時全國最長、完全獨立自主修筑的僑辦民營鐵路,不僅推動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還加快了文明風尚引入,改變了僑鄉面貌,一定程度上引領了民營鐵路的建設發展。 留美幼童 與臺山淵源頗深 劇中,劉昊然飾演的秦福 一出場就自我介紹為 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 其實,秦福口中的留美幼童 和臺山淵源頗深 留美幼童是指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在1872~1875年間,清政府先后選派了120名12歲左右的“留美幼童”。根據臺山籍第二批留美幼童溫秉忠的《最先留美同學錄》記載,四批次幼童中,共有臺山籍幼童4名,他們分別為第一批的鄺榮光、第二批的溫秉忠及第四批的鄺炳光、鄺國光。 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合照。資料圖 說到留美幼童 不能不說一位臺山人 ——我國近代著名的改革先驅、 教育家、翻譯家鄺其照 鄺其照,字容階(蓉階),乳名全福,道光十六年(1836)生于今臺山市白沙鎮鄒村順和村。同治年間,鄺其照回國進入清政府的民政部門擔任官職。1872年,清政府向美國派遣了第一批留學生。根據規定,這些幼童留學前需在上海接受了為期一年的預備教育。鄺其照先是擔任預備學校的校長,負責幼童出國前的英語訓練。從第三批( 1874)起,鄺其照開始加入使團,護送留學生前往美國。送完第三批留學生并訪問英國后回國的鄺其照,得到李鴻章推薦,次年(1875)作為第四批留學生使團的翻譯再度前往美國。同行的有鄺其照家族的子弟鄺國光、鄺炳光。 留美期間,適逢美國舉辦世博會,鄺其照便率全體學員前往參觀,受到了美國第十八屆總統格蘭特的接見,在當時,成為了全世界矚目的大新聞。 1868年,鄺其照編纂并出版了《華英字典集成》,這是華人獨立編撰的首部中英字典。鄺其照的貢獻并不局限于留美幼童及字典。更重要的是他把從西方學到的現代教育思想帶回中國,惠及家鄉及清朝政府,他的想法諸如學校建設、普及大眾教育、商業發展與專利思維、婦女權利等都是極為先進的,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鄺其照編的《華英字典集成》。臺山市博物館藏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