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臺山市桂水村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桂水村作為“中國第一僑鄉”的基層行政村,始終秉持“守正創新”的理念,深入實施農村精神文明創建五大行動,通過發掘僑鄉文化根基、激活民俗文化、融合現代手段、拓展傳播形式,實現了僑鄉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桂水村青年部落區域圖
精神引領,文明鄉風潤心田
桂水村依托“百千萬工程”,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挖僑鄉文化資源,形成了“以善為先”“以親為要”“以闖為本”“以美為根”的“僑育鄉風”桂水模式。
桂水村積極開展各類精神文明活動,如“破除陳規陋習 推進移風易俗”主題宣講活動,引導村民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常態化舉辦道德講堂,邀請身邊的道德模范分享感人故事,激發村民向上向善的熱情。通過一系列活動,桂水村的文明氛圍日益濃厚,村民的文明素養顯著提升。

△“桂香良緣,‘僑’見幸?!迸_山市5·20集體婚禮
產業賦能,特色發展促增收
近年來,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桂水村立足生態休閑旅游定位,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隨著桂水村知名度的不斷攀升,“賞花經濟”成為其發展的新亮點。桂水村打造了百畝“四季花海”和濕地公園,形成“春賞花、夏聽荷、秋觀稻、冬聞桂”全季輪換模式,以四季花海串聯鄉村書塾等僑村建筑,連片塑造農文旅觀光經濟帶。
種植大戶余彥石種植的優質黃皮果深受游客青睞,吸引了眾多村民投身黃皮種植,桂水村也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黃皮村”。除黃皮外,蓮子、甘蔗等特色農產品的種植與發展也如火如荼。
為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拓寬銷售渠道,桂水村成立了2家強村富民公司,深挖蓮子、黃皮等特色產業,推出“石叔雞心黃皮”品牌及蓮子瀨粉、荷花酥等文創食品,開發“禮遇桂水”系列周邊,搭建“臺山優品”展銷中心及“數商興農產教融合基地”,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深化“我在桂水有塊田”等文旅項目。
依托豐富的僑鄉文化資源,桂水村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旅品牌。“僑韻灣區 花漾寧城”桂水迎春花市、燈光美食嘉年華、“臺山制造”草坪音樂會、秋趣捕捉等特色節慶活動舉辦,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體驗,進一步推動了桂水村經濟的繁榮發展。

△“臺山制造”草坪音樂會
文化傳承,僑鄉底蘊綻新光
多年來,桂水村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休閑公園、文體廣場相繼建成,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無公害公廁和垃圾分類收集點的建設,讓鄉村環境更加整潔優美。
依托“百千萬工程”的鄉貌提升規劃,桂水村將閑置農房打造成富有僑鄉特色的“僑韻老街”,不僅成為臺山僑鄉文化的重要展示平臺,還引入了“臺山優品”集中展銷中心、東南亞風情館等特色商鋪,形成了集僑文化、僑文旅、僑文創為一體的“會客街”。
同時,桂水村積極修復龍興書室、隔凹書屋等僑村書屋,建成文明鄉風館、臺山廣東音樂訓練基地、“粵書吧”等文化設施,為傳承和弘揚僑鄉文化搭建了堅實的平臺。如今,文明鄉風館已融入精品旅游線路,成為彰顯“中國第一僑鄉”的“心泊臺山,最美鄉愁”文明品牌的重要載體。

△桂水文明鄉風館
治理創新,村民自治展新貌
在鄉村治理方面,桂水村通過制度創新、文化傳承與群眾參與相結合,探索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多元治理為路徑、僑文化浸潤為特色的鄉村治理新模式。
村民共同參與修訂新時代村規民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村振興要求等內容融入其中,形成了具有嶺南僑鄉特色的文明鄉風。成立紅白理事會,對婚喪嫁娶事宜進行統一管理,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有效遏制了鋪張浪費現象。
常態化開展“全民清潔日”行動,組織村民積極參與“綠美桂水”“四小園”建設等活動,共同打造美麗家園。推行“農村積分制”管理,將村莊清潔、家庭美德建設等行為量化積分,村民可憑借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或本地特色農產品,極大地激發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開展“綠美桂水”建設活動
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桂水村成功構建了“環境美、產業興、鄉風淳”的鄉村振興樣板,并于2021年9月榮獲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等五部委頒發的“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稱號,同時還獲評“廣東省‘美麗庭院’特色村”、國家3A級旅游景區、江門市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項榮譽。
未來展望,“五個桂水”啟新程
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是桂水村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更是邁向新征程的新起點。未來,桂水村將堅持守正創新,聚焦中國第一僑鄉文明鄉風“數智化”工程建設,全力打造“科創桂水”“智匯桂水”“美麗桂水”“宜居桂水”“幸福桂水”。
相信在桂水村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桂水村必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推動臺山打造“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示范區貢獻更大的力量,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