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暨南大學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暨南大學僑文化研究院、中共臺山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的“風物菁華與僑鄉現代性”學術研討會在暨南大學舉辦。僑鄉僑校攜手打造溝通平臺,邀請高校、研究機構和文化界從事僑文化、文學研究與創作相關的學者、專家、作家與臺山市文聯、華僑歷史文化協會、僑文化相關單位代表展開“頭腦風暴”,通過跨學科對話深入挖掘僑鄉文化的新時代價值與內涵,為新時代僑鄉振興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注入創新動能。

會議介紹了臺山市近年來所獲得的文學創作成績。在近年來,臺山的文藝工作者扎根臺山、融入灣區,立足基層、聯通世界,深入挖掘華僑文化,先后出版《感知臺山》《臺山排球故事》《船行南海》《川島的故事》《美文中的臺山》等文學作品40多部,收集整理尤今、劉荒田、李碧華等海外華僑作家作品100多部。臺山將推動文學創作繁榮發展作為文化強市建設的重要抓手,實施“文藝精品創作項目揭榜掛帥”等項目,為優質選題提供資金扶持。以“書香臺山”建設為抓手,推動全民閱讀成為臺山新風尚,組織“名家開講”活動、推出“書香臺山”榜單、創設“朗讀臺山”專欄、開展“閱讀+”等系列閱讀活動,大力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舉辦“作家講堂”“茅獎作品大家談”海島讀書等活動,邀請著名作家尤今、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劉斯奮、著名散文家、學者、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總顧問梁衡等名家做客臺山,匯聚海內外作家共探文學與時代的共振。

研討會圍繞“僑鄉風物與文學現代性呈現”“守根鑄魂與特色小鎮建構”“僑鄉地標與文化消費”“海外華文文學與新僑鄉寫作”四大核心主題展開深度研討。
在歷史文脈與現代轉型分析上,暨南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陳奕平教授以“華僑華人與大灣區現代化”為切入點,剖析華僑資本對區域工業化進程的催化作用;廣東書法與文藝研究院譚運長研究員從“土客械斗”歷史傷痕切入,解讀僑鄉家族意識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嬗變軌跡。

在文學與寫作板塊,五邑大學張國雄教授提出“新僑鄉文學”概念,倡導構建超越傳統“鄉愁敘事”的當代表達體系;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作家陳崇正以“僑鄉題材與新南方寫作”為題,探索地域美學與全球化語境的融合路徑;暨南大學出版社張麗軍代表則從出版維度切入,分析臺山海外華僑與書籍出版的深層關聯。


在文化遺產活化實踐方面,暨南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鄭煥釗聚焦僑鄉地標“敘事轉化”,提出打造“可閱讀、可體驗、可傳播”的文化IP矩陣;臺山市華僑歷史文化協會代表譚楚明則結合僑捐校舍保育現狀,提出創新性保護建議;暨南大學中華文化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楊田副教授則以江門僑刊為樣本,帶來“僑鄉38年發展案例研究”課題分享;暨南大學圖書館易淑瓊通過解析民國《岡州星期報》,揭示郵輪旅游承載的僑鄉現代性想象……
現場開展了近20個主題發言,雙方與會代表立足專業領域,通過學科洞察與典型案例解析,以多元視角呈現僑鄉發展的創新實踐,也展現了僑鄉文化在時代變革中的深厚根基與蓬勃生機,為文化傳承與現代轉型注入新動能。
活動尾聲,臺山代表們參觀了暨南大學圖書館六樓的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這座以“僑連四海 華章遠揚”為主題的展覽館自2020年12月開放以來,已成為全球華僑華人研究的重要基地,展廳內,“華僑華人”“華商經濟”“華文教育”“華文傳媒”“華文文學”五大板塊通過文獻實物、多媒體互動與場景復原技術,全景式展現華僑移民史、創業史及中外交流史。





漫步展廳,臺山元素躍然眼前:泛黃的臺山銀信鐫刻著先輩下南洋的艱辛歷程,斑駁的華工身份證印證著早期移民的奮斗足跡;《新寧雜志》等僑刊與譚恩美《喜福會》等臺山籍華人作家作品形成文藝陣規,勾勒出臺山作為“僑鄉中的僑鄉”的獨特文化脈絡。
“這些文獻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我們開展華僑服務、講好臺山故事的源頭活水。”臺山市華僑歷史文化協會代表譚楚明表示,此次參觀深化了他們對“僑鄉中的僑鄉”的認知,為未來文化創作與保育工作開辟了全新視角。
據悉,暨南大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為華僑教育創立的高等學府,承載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使命,臺山作為中國近代僑鄉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其豐富的僑鄉資源彰顯著華僑華人與家國命運的深度聯結。僑鄉僑校攜手舉辦研討會,不僅是學術思想的碰撞,更是中華文化根脈與現代性探索的雙向奔赴。活動期間,臺山市委宣傳部向暨南大學代表們贈送《美文中的臺山》等書籍,以文化互動深化雙方合作。 “臺山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具有特殊地位,獨一無二。”暨南大學僑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龍揚志表示,匯集專家、學者、作家圍繞文化、傳統、景觀、旅游等領域熱點問題展開跨界對話,挖掘了僑鄉發展的多元可能,也為僑文化的文學書寫與藝術轉化提供了靈感與土壤。“未來,暨南大學將持續深化臺山僑文化資源研究,推動學者、學生與臺山開展深度項目對接,彰顯僑鄉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獨特價值。”他說。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