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
梅家大院掀起了“文旅浪潮”
5天的時間里
6萬多人次客流量
5萬杯咖啡被品嘗
50多個攤位供游人選購
160個旅游團到來
6個特色農文旅項目串聯全鎮
一組組亮眼的數字
增強了端芬鎮推動“百千萬工程”
實現新發展的信心、決心

端芬鎮在《中共臺山市委關于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行動方案》指引下,瞄定目標任務,發展壯大鎮域經濟,集中資源力量打造一批辨識度高、別具特色的網紅地、打卡點,向“文旅名鎮”目標進軍。
聚焦實施鄉村產業振興行動,培育文旅發展新業態。端芬堅持以“打造世界級銀信小鎮”目標統領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培育消費新領域。借東風育品牌,借助咖啡文化流行風潮,以咖啡文化節為載體,舉辦咖啡文化集市、咖啡比賽、咖啡沙龍、咖啡研學之旅、咖啡攝影大賽等活動,利用融媒體中心全媒體渠道,將咖啡品牌打造成為銀信小鎮IP的推廣者。將文化創意元素融入咖啡行業,拓展咖啡消費周邊衍生產品,形成“咖啡+文商旅”疊加賦能的消費生態體系。引僑資樹產業,吸引僑青回鄉投資建業,打造廟邊美灣學校咖啡文化體驗基地,開立咖啡學校,培養專業的咖啡師、烘焙師,建設田園式的咖啡體驗館、咖啡烘焙工廠,輻射周邊十多條自然村落。重農業強鏈條,集中宣傳推介端芬大米、鰻魚、麻黃雞、三洞檸檬等優質農產品,全方位立體化打造集生態旅游、農業觀光、果蔬采摘等于一體的旅游景區,通過“休閑農業+文旅”的方式帶動更多種植戶在綠色產業中找到“金飯碗”。 聚焦建強特色鎮,激發文旅融合新活力。把好專精特新三關,持續提升端芬文旅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塑造“專”業品牌。對接四所高校,共建集藝術寫生、導游孵化、暑期社會實踐等功能于一體的僑鄉文化體驗與教學研學基地。盤活原汀江學校,建設藝術寫生基地,著力打造華僑建筑、文化、旅游、藝術交流活動中心,設置藝術寫生專業化課程,配套工作室、師生公寓、奶茶咖啡店、網紅式庭院等設施設備,提供舒適研學條件。創造“精”品力作。在汶秧村、美灣學校、海口埠等開展研學游、康養游、體驗游、親子游等項目,規范引入露營、劇本殺等新潮活動。挖掘文化“特”色。鏈接文旅、農旅、文創、美食等優勢產業,立足梅家大院、海口埠、利眾生態園等景點的比較優勢,探索形成集品質、打卡、體驗及互動于一體的跨區域打卡游玩模式,以特色化消費體驗促進消費指數上升。 聚焦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拉動文旅發展新引擎。盤活僑墟、僑校、僑房等閑置土地資源,串聯周邊鄉鎮連片連線打造,全面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整合資源,有序開發利用僑房。編纂影集《銀信小鎮》,全面梳理端芬的僑情、僑圩、僑校、僑房情況。搭建共商共建合作平臺,以產權轉讓、出租、加盟等多種形式,明確資源收儲相關方案和指引,細化不同收儲方式的金額和期限,統一規劃,有序開發僑圩、僑校、僑房等文旅資源。保養維護,活化華僑建筑。加快推進汀江圩華僑近代建筑群維保工程,按修舊如舊原則,排除安全隱患,重新鋪設廣場地磚,恢復梅家大院歷史原貌,提升文旅優勢。引進僑資,僑校煥發生機。重新整合利用百年僑校廟邊華僑學校,打造為集僑校遺產保護、農產品孵化、文化研學、民宿為一體的端芬工藝園,文旅融合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天然影棚,讓華僑建筑“狂飆”。以上澤華僑廣場為綜合商業體,配套酒店、飲食、影視交流和制作等功能,活化提質梅家大院、上澤圩、廟邊學校、翁家樓、李壁學校等華僑建筑,打造影視拍攝制作“一條龍”服務和休閑旅游勝地。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