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百千萬,再造新臺山。”6月15日,在江門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工作會議上,臺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勁龍:“按照江門市委統一部署,臺山全面推進縣域振興的藍圖已繪就,我們將以一錘一錘釘釘子的精神,把當前江門市委發展海洋經濟和促進新臺平衡發展兩項重點工作抓實抓好,努力成為江門‘百千萬工程’實現‘十年根本改變’的最大‘變量’。”
一方面,立足海洋優勢,高標準建設“邑海糧倉”。 臺山海域面積占全江門的97.9%,擔起向海圖強、向海要糧的重責義不容辭。我們按照“疏近用遠、生態發展”“陸海接力、岸海聯動”的原則,以“種苗培育、深海養殖、精深加工、裝備制造、融租服務、海上風電”六位一體思路,立足橫山、廣海、沙堤三大漁港,推動向海一側實施近淺海多元生態養殖,深遠海發展網箱養殖,并搭建“育-培-養”三級種苗體系,發展深水網箱、休閑漁業、水產種業;向陸一側推動省農加區“一區多園”發展,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提速建設,強化與龍頭企業合作,推動精深加工、冷鏈物流、漁獲交易、裝備制造、融租服務等產業集聚,構建從種苗培育到預制菜全鏈條產業,建設“全域型”現代化海洋牧場。 我們的目標是今年用海規模達到1萬畝,六位一體的產業布局初步形成。到2025年魚類、海珍品總產值超過100億元。2027年水產類預制菜企業達到100家,海工裝備企業達到50家,達到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先進水平。2035年,用海規模達到28萬畝,深遠海大型養殖設施達到5500個,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建成全國現代化海洋牧場示范縣。 另一方面,聚力區域平衡,高水平打造“新臺樣板”。 新臺合作是江門第十四次黨代會關于區域平衡發展的重要部署,一年多來,新臺兩地在發展基金、組團招商、人才交流、鄉村振興等領域務實合作,有力帶動臺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下來,我們將加強與新會合作,在以下九大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共抓工業制造鎮協同聯動,共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合作園區和能源雙碳產業園,推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金屬、船舶等產業協同發展。 二是共助紅木家具鎮優勢互補,推動大江、大澤紅木家具產業合作,結合品牌優勢、制造優勢,通過產、研、展、銷一體化,做大做強江門古典紅木家具產業。 三是共推農業優勢鎮抱團做強,推動新會參與建設省農加區,引導新會食品、商貿、冷鏈物流等企業入園。共研特色農產品,推進新會陳皮與臺山白云茶融合發展。打造農產品供給基地,推動李錦記在臺山設立蠔產品加工廠。 四是共促漁業經濟鎮振興發展,抓住廣海漁港躋身國家級海洋捕撈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的契機,在廣海鎮建設水產品集散中心,合作共建特色漁農產品交易平臺。 五是開展聯動招商,共享招商資源,聯合舉辦多層次招商推介會,加快多元化跨區域產業有序轉移合作。 六是深化文旅共融,在規劃江門全域旅游線路的基礎上,重點打造“新會—臺山休閑體驗之旅”6條旅游線路,推動新臺“僑鄉咖啡”文化聯盟建設,打造咖啡文化研學中心和種植體驗基地。 七是拓展公共服務,持續開展新會臺山兩地人才交流項目,深化就業創業,醫療結對、教育等方面合作。 八是加快交通互聯,暢通兩地園區的連結路網,加快國道G240改擴建,推動深南高速、國道G228、省道S271等項目落地實施。 九是暢通融資渠道,統籌用好區域平衡發展基金,探索成立兩地共同參與的國資開發公司,構建多渠道投融資體系。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