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人民政協報》點贊:
廣東臺山市政協持續推進“聯絡站+”
服務僑鄉高質量發展


以下為報道全文
《 人民政協報 》 ( 2024年3月25日 第08版) 記者 揭春雁 通訊員 梁佩慈 為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助推協商于民、協商為民走深走實,繼打造海島委員聯絡站后,廣東省江門市臺山市政協繼續積極搭建接地氣、有特色的基層委員履職平臺,首設聯絡和華僑港澳臺同胞工作委員會委員聯絡站(以下簡稱港澳臺僑委委員聯絡站),進一步豐富“聯絡站+”品牌實踐。1月26日,該聯絡站已正式掛牌并投入使用。 增設特色平臺,加強互聯互動 近年來,臺山市政協高度重視委員工作室、聯絡站建設,按照“六個有”(有人員配備、有辦公場所、有設備設施、有標識標牌、有制度上墻、有成果展示)的建設標準,推動全市各鎮(街)委員工作室基本實現全覆蓋,并在去年創新設立川島海島委員聯絡站,不斷延伸政協履職觸角。 臺山市是我國的著名僑鄉,約180萬臺山籍鄉親旅居海外及港澳等107個國家和地區,在引進僑資僑智僑力,賦能僑都僑鄉發展方面大有可為。市政協負責人表示,設立港澳臺僑委委員聯絡站,是臺山市政協逐步打造多領域全覆蓋的基層委員聯絡站的關鍵一步,更是進一步拓展委員履職陣地、團結聯系港澳臺同胞及海外僑胞、縱深推進港澳融合、僑都賦能工程的創新實踐。 港澳臺僑委委員聯絡站設在位于臺城廛溪村原廛溪小學的臺山市僑青會會館,與僑青會實現空間、信息、資源的共通共享,整合了聯絡溝通、政策宣傳、協商議政、民意收集、民生服務等功能,以“凝聚僑力僑智 同心共謀發展”為工作宗旨,把港澳臺僑委委員所在的單位團體以及所聯系的各界人士凝聚在一起,搭建一個委員、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企業家互聯互動平臺,助力臺山加強與港澳地區和海外的多邊聯系、合作交流、貿易往來,為發揮“大橋經濟”“黃金內灣”優勢、做好新時代僑文章賦能加力。 開展專題協商,助力高質量發展 “如何充分挖掘臺山豐富的旅游資源是我比較關注的問題,能否探索與香港、澳門的旅行社合作推出五邑地區短途旅游線路?” “華僑華人遍布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建議利用大廣海灣RCEP經貿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建設契機,建立臺山與海外華僑華人的溝通聯絡機制,更多組織、鼓勵臺山企業家到RCEP國家開展參觀調研。” “招商引資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也應該發揮企業的帶動作用,可以鼓勵我市制造業企業、行業協會發揮其在產業鏈中的號召力及人脈鏈作用,助力引進、孵化上下游優質企業。” 2月29日,在聯絡站內,委員們圍坐在一起,共商共議連接臺山與港澳旅游資源、建立對外溝通聯絡機制、優化涉僑糾紛調解工作、加大“以商招商 以企引企”力度等方面的良策妙方,以及專委會、聯絡站新一年的協商重點和工作計劃。臺山市政協副主席蔡柏滋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港澳臺僑委將在借力“大橋經濟”推動臺山與港澳聯動合作、聯絡港澳臺僑胞新生代、保護利用僑捐資產實物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為臺山市更好地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聚焦民生關切,推動履職成果轉化 “位于港澳臺僑委委員聯絡站附近的臺沖路尚未納入市政道路日常維護管理,蓮花路等周邊道路設施也不夠完善,對途經該路段的行人和車輛都造成了一定不便。” “現行的惠企助企政策還可以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關注度,在政策宣傳上也要多想辦法,可以通過政策‘一網通’查詢、多平臺宣傳來提升政策知曉度。” “哪怕很多制造企業工資待遇一再提高,招工難、留工難的問題仍然存在。建議政府牽頭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嘗試定向培養、聯合培育、新型學徒等產教融合培育新模式。” 聯絡站委員們不但聚焦如何打好僑牌、發展經濟,還時刻關注民生熱點、群眾關切。結合日常民情走訪,他們還提出了關于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出行品質、優化惠企助企政策宣傳、解決企業用工難題等方面的建議。其中,委員們注意到蓮花路雖已規劃但尚未貫通,進而導致臺沖路的交通壓力增加。為此,經收集整理群眾意見和調研情況,并經過充分協商,提出了《關于推進蓮花路改造提升的建議》的社情民意信息,提出加快完善城市道路規劃、統籌推進道路貫通工程、提升道路環境整治力度等建議,報市黨政領導和相關部門研究推進。 與此同時,委員們還立足自身行業資源、職業優勢,多形式參與到精神文明建設、綠美臺山植樹、防風防汛等社會民生服務項目中去,彰顯委員擔當,展現委員風采。 臺山市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委員聯絡站站長黎振龍表示,將帶動委員們積極履職,加強與各界人士的互聯互動,廣泛凝聚鄉情力量,共商共議發展良策,助力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為第一僑鄉臺山高質量發展添彩。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