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蔞鎮竹洛村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茭白筍產業,讓特色種植成為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在沖蔞竹洛村的茭白種植基地,郁郁蔥蔥的茭白豎立在水田中,長勢喜人,成片的茭白葉迎風搖曳,一眼望去正如浩瀚的海洋,水田深處的茭農們,正穿梭在田里采摘鮮嫩的茭白筍。

茭白又名茭筍、茭瓜,稈嫩莖肥,類似竹筍,嫩滑爽口,茭白性涼,可幫助清暑解煩,且高鉀低鈉,含膳食纖維多,也被譽為“水中人參”,是江浙滬一帶老百姓餐桌常見的美食。竹洛村土地平整、溝渠縱橫,水資源豐富,但因地勢低洼、容易內澇,種水稻產量低,而茭白屬于水生植物,非常適合種植,經前期調研,當地引進種植大戶,大力發展茭白筍產業。

竹洛村黨支部書記伍華生:我們竹洛村地勢比較低,通過引入茭白專業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能大力推動特色產業發展。

去年11月,竹洛村建立1600畝的茭白種植基地,經過4個月的精心管護,第一季茭白四月初迎來采收,種植出的茭白筍品質較好,符合預期,可謂生長周期短、經濟效益高。
種植基地負責人王志榮:廣東溫度比我們浙江高,這地方適合種茭白,每株茭白分蘗在10—15根,每根茭白2兩-4兩,畝產可達3000斤—4000斤,我們都是銷往江浙滬,那邊市場的批發價5—6塊錢一斤。
負責人表示,采摘高峰期的用工需求高達600人,熟手的茭農供不應求,大多要從外省聘請,人工成本高,隨著種植趨于穩定,后期會考慮培養本地茭農,既壓縮用人成本,也可以帶動周邊村民增收。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