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
《南方日報》刊登了
《臺山市檢察院助結對幫扶村種好“致富果” 一面錦旗 雙向奔赴》的報道

近日,臺山市檢察院收到一面散發著“百香果味”的錦旗。錦旗怎么會有“百香果味”?原來,這背后藏著一段檢村攜手助力“百千萬工程”的故事。

選調生駐村下田
聚焦村情引項目
2022年,根據臺山市委工作安排,臺山市檢察院結對幫扶斗山鎮安南村。同年11月,臺山市檢察院選派選調生溫礎鴻到安南村任村委會主任助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走訪調研,溫礎鴻發現,安南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方面存在不少制約因素,比如村中人口以小孩和老人為主,青壯年勞動力多外出務工;經濟收入以農業、漁業、畜牧業為主,結構傳統單一。2022年,安南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5.84萬元,而村內資源經營和投資的項目收入僅為10.93萬元。
“怎樣才能提高安南村集體經濟收入?村里適合發展哪些項目?”帶著一系列疑問,溫礎鴻和安南村駐村第一書記馬斌在2023年到斗山鎮其余18個村(社區)進行調研,還到附近的海宴鎮、都斛鎮等交流學習,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特色項目。
他們在調研中發現,百香果是短期作物,見效快、投資少、價值高、耐儲運,銷售市場穩定,具有“短、平、快”的特點,當年栽培、當年就能實現收益。而在距離安南村5公里的都斛鎮龍和村,當地的黃金百香果項目就開展得有聲有色,能為安南村提供種植技術指導。
因此,他們與安南村“兩委”班子討論研究,希望引進黃金百香果項目,為此還針對種植黃金百香果在溫度、光照、水分、電力基礎、土壤質地和肥力等方面的需求,結合安南村地塊性質和開荒成本等,整理形成《安南村發展種植黃金百香果調研報告》。
安南村“兩委”班子、村民代表通過座談會、現場調研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項目可行性、機遇和風險后,經民主議事商討,一致同意引進黃金百香果種植項目。安南村經濟聯合社、斗山鎮人民政府、臺山市檢察院分別對項目提供資金扶持。
百香果掛滿枝頭
鄉村致富有奔頭
1月,安南村黃金百香果種植項目正式啟動,土地平整、底肥培育等準備工作有序開展。3月,安南村約20畝農地栽下近3900株百香果苗。

安南村還以安南村經濟聯合社為股東,成立強村富民公司——澄生(臺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黃金百香果種植項目以公司化運營模式進行,項目收益屬于村集體所有。收益一部分留作擴大種植經營規模本金,一部分用于村內基礎設施提升、文化活動舉辦等公共服務。
項目啟動后,為充分發揮檢察職能,臺山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維良多次帶隊到種植現場開展實地調研,了解項目開展中遇到的困難,溫礎鴻也定期向院黨組匯報項目的最新進展情況。
經過多方半年來的共同努力,安南村在8月迎來項目的頭批百香果成熟,并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拓展銷路。在線上,溫礎鴻攜手掌握計算機知識的選調生、返鄉大學生,搭建銷售小程序,并將小程序碼印刷在百香果包裝盒上進一步推廣。
目前,該項目共投入16萬元,頭批果銷售量近1萬斤,營收超過6萬元。第二批果預計在9月底到10月中旬收成,第三批果預計在11月收成,兩批果產量將達2萬斤,全部售出后的營收可覆蓋項目成本。
“結對以來,臺山市檢察院為安南村提供了資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安南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有安表示,由臺山市檢察院助力實施的黃金百香果項目既提升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又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接下來,安南村計劃繼續提升百香果畝產量,拓展果品銷路。

檢村結對成效顯
熠熠錦旗表心意
9月4日,張維良一行再次來到安南村,與斗山鎮主要領導、安南村黨總支部書記陳有安進行座談,并前往百香果種植現場,詳細了解百香果種植、產量、銷售渠道等情況。

臺山市檢察院、斗山鎮、安南村相關負責同志在百香果種植現場了解項目最新進展。臺山市檢察院供圖
在田里,為感謝臺山市檢察院對安南村黃金百香果項目的大力支持,陳有安代表安南村向該院贈送了一面寫著“檢村攜手促振興 結對幫扶顯擔當”的錦旗。在陳有安看來,這是安南村和臺山市檢察院的“雙向奔赴”。
斗山鎮委主要領導表示,非常感謝臺山市檢察院向基層選派優秀的年輕干部和資金上的扶持,年輕干部的創新思維為基層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通過與村“兩委”干部的共同努力,安南村黃金百香果項目取得了政治效果、經濟效果、社會效果的共贏。
張維良表示,該院將堅持黨建引領,以改革創新精神和高質效的檢察履職推動臺山“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落地落實。希望村“兩委”干部、駐村第一書記、選調生繼續努力,統籌好種植、倉儲、物流、銷售、財務等各個環節,進一步優化項目種植管理、長效化發展等,為推動聯農帶農機制、振興鄉村產業走出一條安南村特色之路。作為結對幫扶單位,臺山市檢察院將繼續在人才、資金等方面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為臺山“百千萬工程”作出檢察貢獻。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