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百千萬工程 鄉賢在行動”臺山市四九鎮五十圩首屆圩慶暨“三大工程”落成慶典在五十圩舉辦。活動旨在讓居民群眾深切感受四九鎮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階段性成果,更好地發動海內外鄉親共同參與到“百千萬工程”中來。

領導嘉賓為新五十圩橋剪彩。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三大工程”即五十圩橋重建工程,五十圩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改造工程,五十圩菜市街、北盛街、河北街路面升級改造工程,均由四九鎮鄉賢李杰方捐資支持。

李杰方(左三)接受“杰出鄉賢”授牌,林翠雁(右三)接受“慈善事業突出貢獻”授牌。南方+ 楊興樂 拍攝
其中,五十圩橋于1799年建成,1965年改建為水泥橋,2013年由四九鎮人民政府進行升級修繕,后經多年使用,梁體出現多處銹脹露筋豎向裂縫現象、墩臺砌體存在缺陷及開裂等,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重建后的五十圩橋,從單車道變為雙車道,更好地將五十圩的河南、河北聯通起來,不僅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題,也打通了四九玄潭村、車蓢村、東方村、五十圩社區等多個村(社區)的經濟“動脈”,助推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五十圩橋通車儀式。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五十圩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經過改造后,辦公樓由原來的96平方米拓展到現在的250平方米,辦公環境更加寬敞明亮、舒適,公共服務配套更加完善,配套設施更加齊全,便民服務大廳、圖書閱覽室、志愿者活動中心、多功能媒體會議室等硬件配套功能一應俱全,進一步提升服務群眾的水平。
五十圩菜市街、北盛街、河北街路面升級改造后,更加平整亮麗,環境變得干凈整潔,提升道路通行質量,方便居民出行。

五十圩道路平整亮麗。南方+ 楊興樂 拍攝
如今,五十圩這個百年僑圩煥發新貌,成為了展示四九鎮新形象的亮麗名片,當地群眾是最大的受益者。馬悅平在五十圩開了一家副食店,他表示,三大工程的落成方便了當地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也方便了外地游客到五十圩旅游,將來有望帶旺店鋪的生意。他希望,未來五十圩會越來越旺,吸引越來越多游客。
據了解,五十圩是始建于1799年的僑墟,舊時農歷逢五、逢十,周邊村民按照習慣來“等圩”,此地因而得名“五十圩”。這是臺山唯一一個一河兩岸布局的圩集,塘田河在圩中通過,兩岸由五十圩橋連接,沿河的4條騎樓街現存100多幢騎樓。作為海內外四九人的精神家園之一,五十圩見證了臺山僑鄉的歷史,承載了無數在外華僑和鄉賢的思鄉之情。

臺山唯一一個一河兩岸布局的圩集。 南方+ 楊興樂 拍攝
在五十圩長大的鄉賢李杰方,是佛山尖沙咀飲食集團的創始人。他的父親李洪灼生前曾經助力南村小學、昌平學校等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積極參與四九公園、體育館建設等公益項目。李杰方同樣情系桑梓,得知家鄉四九鎮正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后,他捐資支持四九鎮五十圩街道改造、五十圩橋重建、五十圩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數千人參加五十圩河北街晚宴。南方+楊興樂 拍攝
像李杰方這樣情系家鄉的鄉賢,在四九鎮還有很多。四九鎮一直密切聯系鄉賢,凝聚鄉賢力量,引導海內外鄉賢通過引進優質項目、推動產業升級、參與公益事業、架設交流橋梁等方式,助力家鄉實現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一代又一代四九鄉賢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反哺家鄉,助力四九鎮百年老圩重現活力、基建設施提速躍升、鄉村面貌展現新顏、文旅產業邁上新臺階。
在社會力量的支持下,四九鎮的“百千萬工程”成果不斷——工業經濟穩步增長,招商引資成績斐然;路橋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特色農業蓬勃發展,魔芋、雞爪芋等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引擎;文旅產業多元融合,文化義演、直播帶貨、藝術嘉年華等活動不斷豐富“藝術四九”內涵。四九鎮“四九興工、五十興旅”的高質量發展藍圖,正在這片土地上徐徐展開。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