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佳節,人們大都喜以“劃龍舟”、“賽龍舟”的形式紀念屈原。然而,在臺山市廣海鎮,抬木刻“龍船”、走街串巷唱“龍船歌”的“打龍船”卻成為了當地傳承800余年的端午特色文化活動。
為了深入推進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5月31日,在端午節到來之際,由臺山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臺山市廣海鎮人民政府協辦、臺山市廣海鎮文體服務中心承辦的“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推進傳統節日振興”江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海打龍船”(民俗)展演與講解活動在廣海鎮靖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開展。

活動邀請了江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海“打龍船”的代表性傳承人詹惠威老師參加展演和講解。詹老師從打龍船的發展歷史講起,介紹了打龍船的種類,講解龍船的外觀以及如何打龍船,對打龍船表演要點做了詳盡的講解,還帶上道具現場表演。執一顆匠心、擇一藝堅守,身為一名傳承人,耄耋之年的詹惠威老師期盼著能以自身行動感染身邊人,使得這項文化瑰寶得以傳承發揚。

在歷史的長河中,臺山人通過“打龍船”“賽龍舟”等歲時節令活動,祈求國泰民安、五谷豐登、百業興旺。特別是廣海“打龍船”已成為臺山的珍貴文化名片,今日瑯瑯上口的“龍船歌”再次從臺山少年的口中唱出,既是對文化的傳承,也是對鄉土的眷愛,讓大家更加了解廣海、了解家鄉,熱愛這片沃土。
通過本次活動引導黨員群眾和學生們感受民間藝術的美和“打龍船”表演的樂趣,不僅實現了非遺保護與文化教育的有機銜接,還引導他們自覺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傳播。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