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自然資源部公布第一屆“和美海島”名單,全國33個海島入選,我市上川島成功上榜。
近日廣東自然資源微信公眾號推送
《江門:精心繪制“三美共融畫卷” 奮力打造和美川島》
對臺山市川島鎮
打造“和美海島”的經驗做法進行推介

作為全省第二大島,上川島面積156.7平方公里,海島岸線長141.6公里,自然岸線保有率高達93%,素有“南海碧波出芙蓉”的美譽。島上擁有30多公里的優質沙灘和連片原始紅樹林,建有4A景區飛沙灘旅游度假區、省內最大的獼猴保護區、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和沙堤漁港。


01以“綠色發展”為墨,繪就海域海島“生態美”
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實事來抓,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落實海島保護規劃,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是強化污染防治。大力實施“河長制”“港長制”,投入資金1200余萬元用于上川島6個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山咀垃圾中轉站和23個污水處理站建設,上川垃圾處置廠污水整治以及甫草示范村雨污分流工程扎實推進;持續開展河道五清專項行動,各級河長使用APP巡河共1200余次,有效保護海島、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環境。二是強化生態修復。共投入1億多元開展海島生態修復工程,扎實推進生態公益林建設,先后獲評“廣東省十大美麗海島”“廣東省森林小鎮”“廣東十大最美森林”等,一塊塊綠字招牌落地川島,生態治理和綠色發展走在全國海島前列。
02以“鄉村振興”為筆,勾勒海島居民“生活美”
精心實施一批“鄉村蝶變”民生實事項目,不斷改善農村生態文明和人居環境,持續擦亮門戶形象。一是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完成川島鎮總體規劃和17條行政村村莊規劃等編制工作;鞏固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累計投入1621萬元,發動群眾約3000人次,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農村清潔行動,提高村莊硬化、凈化、綠化、亮化、美化水平;“廁所革命”持續攻堅,共建成農村公廁105間,標準化衛生農村戶廁5307戶。二是鄉村品質跨越提升。投入資金3億元用于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圓滿完成川島—海絲貿易島建設項目、上川三洲港主干道升級改造工程等一批項目建設。鎮域交通設施工程、飛沙灘至沙塘路段道路拓寬等工程也在如期推進中。此外完成四艘190座新船建造并投入使用,提升航運能力。三是鄉村煥發文明新風。持續優化黨群服務,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川島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林業服務窗口成功入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2022年“一站一員一窗口”典型名單,獲“貼心的服務窗口”稱號。年均補貼超400萬元,用于實施川島籍60周歲以上長者免費乘船以及島民免費乘坐旅游專線班車惠民政策,力促發展成果群眾共享。
03以“綠色低碳”為題,描繪海島經濟“生產美”
以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為主要目標,堅持實施建鏈強鏈補鏈工程,打造江門乃至珠三角全域旅游“第一目的地”。一是布局大品牌驅動。深化打造集“紅色文化、海絲文化、海洋文化、非遺文化、美食文化”五大文化為一體的文化旅游名鎮,將愛國主義教育、海絲遺址、海洋知識科普、川島白云茶葉采摘文化、特色美食等與海島旅游融合發展;同步推動生態農業、高效農業、品牌農業優質發展,助推本土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打造川島特色旅游路線。目前,文旅產業已經成為川島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近十年累計接待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75.29億元。二是推動大產業融合。積極唱響“海洋牧歌”,加快規劃海洋牧場建設,大力引進龍頭企業,形成企業集群,全力發展海洋經濟;圍繞海洋空間立體應用和資源深度開發,著力推進海洋牧場的綜合性、生態化建設,帶動水產品捕撈、養殖、加工、物流等多個產業發展。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