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土壤生態環境,解決土壤酸化問題,助力糧食增產增收,12月15日下午,臺山市在都斛鎮舉辦2023年酸化耕地治理暨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現場觀摩會。

臺山是廣東省產糧大市之一,也是珠三角著名的“魚米之鄉”,水稻年播種面積超66667公頃(100萬畝),年總產量超40萬噸,大米產業總產值超30億元,轄區內的廣東省萬畝糧食(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更是擁有“廣東第一田”美譽。
伴隨糧食的大量產出,地力也出現退化現象,其中一個顯著特點是土壤酸化。土壤的酸化將導致一系列的嚴重后果,包括引起土壤性質改變、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等。
為從源頭保障糧食安全,解決日益嚴重的土壤酸化問題,臺山市加大對土壤保護和修復的投入力度。2022年,臺山市對轄區內超過1330公頃(20000畝以上)酸化嚴重的耕地進行治理,項目區土壤pH值提高0.07個單位,取得較好成效。今年,臺山市成功申報酸化耕地治理重點縣項目,計劃實施酸化耕地治理面積超過5330公頃(80000畝以上),覆蓋6個鎮44條村。

活動現場,技術人員對酸化耕地治理技術、秸稈粉碎還田、石灰撒施技術、有機肥撒施技術、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及水稻秸稈收集打捆等進行了展示并講解。
“我們總體目標是將土壤的ph酸性提高0.5個單位,耕地質量提高0.5個單位。我們開展了耕地質量的檢測和評價,預計今年起每年可以增加0.17個單位左右,三年下來可以達到0.5個單位的目標。”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建鳳說。
在治理土壤酸化的同時,臺山市今年引進多家秸稈綜合利用機構,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秸稈綜合利用方式,推廣秸稈離田飼料化利用,對稻草進行回收利用,減少田地病蟲害發生,推動解決秸稈焚燒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