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第八章《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增強發展支撐能力》提出,完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全力構筑珠江口西岸交通樞紐。強化資源共享、空間共用、互聯互通、協同高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打造“三縱三橫三鐵三港”立體交通格局

▲“三縱三橫三鐵三港”重大交通設施布局圖
《綱要》提出,完善互聯互通大網絡,擴大區域交通體系輻射力,構建全市“三縱三橫三鐵三港”一體化的立體交通格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到2025年,基本實現城區“156090交通圈”。
三縱:新臺高速、國道G240、廣臺高速。
三橫:中開高速、斗恩高速、西部沿海高速+黃茅海跨海通道。
三鐵:深茂鐵路、鶴臺鐵路、沿海高鐵(珠斗城際及西延線)。
三港:廣海灣鐵路港、廣海灣深水港、臺山通用機場空港。
高標準建設臺山通用機場
加快推進臺山通用機場前期工作,爭取2022年底前動工建設并盡快投產運營。
謀劃發展空港經濟區,構建全產業鏈的航空產業體系,將斗山打造成為時尚、活力、復合和生態的航空小鎮。

▲臺山通用機場效果圖
積極完善立體軌道交通網
爭取將鶴山至臺山鐵路臺山段納入省級規劃,形成市域快速軌道走廊。
推動沿海高鐵(珠斗城際及西延線)、廣珠鐵路廣海灣支線路線研究、站場預留等謀劃工作。
形成由深茂鐵路、鶴山至臺山鐵路、沿海高鐵構建的全市“三鐵”鐵路線網主骨架,加快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
加快構建“三縱三橫”高快速公路網
加快構建以新臺高速、國道G240、廣臺高速為“三縱”,以中開高速、斗恩高速、西部沿海高速+黃茅海跨海通道為“三橫”的高速公路路網。
推進廣臺高速開平至臺山段、斗門至恩平高速公路臺山段前期工作,爭取“十四五”末開工建設。
完成新臺高速工業新城互通新建工程,推進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沙欄互通、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川島互通改擴建工程。
完成臺山至開平快速路及龍山支線、爭取省道S273開平水口至臺山大江段(陳宜禧北延線)工程開工建設。
加快推進四九至水步新建公路(大沖線)、省道S386赤溪至都斛公路、縣道X810黃茅海跨海通道赤溪東出口至田頭公路、黃茅海跨海通道赤溪西出口至都斛公路等項目建設,爭取我市全域均能15分鐘上高速。
至2025年,實現全市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15公里,國省道里程突破607公里,農村公路里程突破2435公里。
建設便捷暢通主干公路網
推動國省干線優化升級。重點實施國道G240臺山大江至那金段、那金至廣海段改擴建、端芬至廣海段路面改造,省道S273高銅線水步大道至東郊路段改擴建,省道S274臺城新盛至沖蔞段改擴建,加快推進南環線、欽頭至黃茅田公路工程建設,改建省道S367沖恩線三合段,謀劃建設三夾海大橋。落實《廣東濱海旅游公路規劃》,重點加強全域旅游道路改造項目建設。
加快縣鄉公路改造提升。積極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實現全市20人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底化,穩步提升農村公路網絡等級和覆蓋程度。
推進港口基礎設施擴能升級
加快大廣海灣經濟區港口建設,實施廣海港二期工程(魚塘港碼頭)、廣海灣作業區5萬噸級碼頭、廣海灣LNG接收站碼頭、國能粵電臺山發電有限公司碼頭對外開放改擴建、山咀碼頭及防波堤擴建工程等重點港航建設項目。
把廣海灣港區打造為江門港的主體港區和珠江西岸重要的綜合性港區,西江干線至珠江口港口群的高質量黃金水道。
“十四五”期間,新建碼頭泊位26個,改造泊位3個。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高質量推進5G網絡建設,加快編制5G基站建設規劃,到2025年底,實現5G網絡全域覆蓋。
提升水利能源氣象保障支撐能力
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一批防災減災、水資源保障、水生態環境修復、水利信息化等工程。
優化能源供給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廣太陽能發電,積極開展海上風電、氫能、天然氣水合物等新能源研究,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