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2月7日《南方日報》A08版
臨近年底,粵港澳大灣區西側的黃茅海海域上,3000余名建設者熱情不減,加緊施工,一條連接珠海與江門的“跨海巨龍”骨架若隱若現。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截至目前,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主體工程164根樁基全部完成,控制性工程黃茅海大橋和高欄港大橋共5個承臺施工已完成3個,項目多個關鍵節點工期較原計劃提前2至3個月完成,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面進入海上橋體施工階段,切切實實跑出了“黃茅海速度”,為項目2024年建成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聯合黨委書記李強表示,“項目作為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旗下最新開工的大型跨海通道項目,將在公司參建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深中通道等世界級工程積累的先進技術與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開拓創新,向更深層次領域推進高質量精細化建設,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黃茅海精神、黃茅海速度和黃茅海品質。”
科技創新融合精細化建造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跨海工程,起于珠海市高欄港經濟區平沙鎮,向西跨越崖門口黃茅海水域,經江門臺山赤溪鎮,終于臺山市斗山鎮,路線全長約31km,跨海段長度約14km。項目已于2020年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后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我們的項目骨干很多都有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和深中通道項目的建設經驗。針對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建設,我們將發起新的挑戰。”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朱超介紹,該項目設700米級超大斜拉橋2座,是項目的主要控制工程。其中高欄港大橋采用鋼箱梁雙塔單跨斜拉橋設計,跨徑700米;黃茅海大橋擬采用鋼箱梁三塔雙跨斜拉橋設計,跨徑720米,建成后將成為世界跨徑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橋。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超表示,一方面項目位處超強臺風多發且正面登陸區域,超寬海域通航復雜,海洋腐蝕環境惡劣,面臨抗風挑戰巨大、防撞要求高、耐久要求高等難題。另一方面,項目控制性工程黃茅海大橋創新采用圓截面漸變收腰獨柱主塔的“小蠻腰造型”塔身,不僅在建筑美學方面更具追求,異形塔身的建造對施工工藝更是有了進一步的挑戰,將創新采用獨塔空間雙索面縱橫向彈性約束漂浮體系、中央輔助索提升結構體系剛度等一系列創新建造工藝。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全新的技術工藝應用將我們的橋梁建設水平帶到了新的高度。”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安全生產管理部副經理孫文晉進一步介紹,項目在塔柱施工過程中采用的先進DOKA爬模技術,其模板采用造型木設計,通過調節造型木尺寸,每次切割造型木5—6個毫米,改變模板形狀,來實現索塔纖腰形設計的外形要求。
“260米高的塔身,每一個橫截面都不相同,打造這樣的鋼筋混凝土異形索塔是巨大的挑戰,在行業內也是極其罕見的,精細化建造難度可想而知。”孫文晉表示,在此挑戰下,黃茅海跨海通道將在跨海斜拉橋設計創新、海中高聳異形索塔精品建造、更深層次基于BIM平臺的智慧制造和跨海工程品質提升等方面大力攻堅,落實交通運輸部“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要求,力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跨海通道工程建設的新高度。
科學管理注入新動能
在黃茅海繁忙航道的一側,高欄港大橋東塔主墩承臺正在進行塔座施工。“5個主橋承臺已經完成3個了,我們也要抓緊趕上。”現場正在進行鋼筋捆扎作業的工人介紹,從業這么多年從沒見過如此快的工程建設速度,施工從頭到尾都很順利,工期進度基本提前了一個季度。
在這背后,精細化的科學施工管理與先進建造工藝的應用,貫穿到了建設環節的每一個細節,成為建設速度背后的核心動能。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施工單位去年12月進場,長達十幾公里的施工棧橋就已經搭建完畢,臨建工程3個月實現高質量搭建,鋼筋預制工廠、施工便道、工地試驗室等均比計劃時間提前3個月建成。”在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工程技術部經理沈大為看來,項目科學管理與精細化施工能力,相比南沙大橋等項目有了進一步提升。
沈大為介紹,在招標過程中,項目就將精細化管理深入到工程建設的“毛細血管”中,包括采用什么設備、設備型號、工藝需求等均在招標文件中有明確細致的要求。“如此一來不僅在協調施工方面大大提速,還進一步提升了工程品質。”他介紹,黃茅海大橋在海中大直徑樁基施工過程中,要求全面使用最先進的國產大功率旋挖鉆,不僅成樁速度快,而且樁基質量好,僅6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全部主墩樁基的施工,并實現100%一類樁的質量目標。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細節決定成敗。在科學管理的思路下,項目建立起基于BIM信息化協同管理平臺的全方位質量管理體系,施工要求甚至精細到水泥設備單位出泥量、制冰設備的臺數和型號等管理上。在主墩承臺施工過程中,面對大體積混凝土溫差裂縫的技術難題,建設者團隊經過多次試驗研究,采用降低水泥用量、制冰輔助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等一系列措施,顯著減少了混凝土表面溫差裂縫。
與此同時,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還積極聯合標段施工單位,在今年7月份就成立了項目聯合黨委,全力打造“灣區脊梁·基建先鋒”這個有黃茅海特色的黨建品牌,將項目施工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通過黨史學習教育筑牢信仰根基,形成堅定信心、激發干勁、共克難關的紅色動能,為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按下加速鍵。

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從幾年前摸著石頭過河,到如今面對世界級工程的自主從容,我相信廣東交通建設發展會一步一個臺階,不斷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也是國企的責任與擔當所在。”對于未來,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潘放充滿期待。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