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僑華人熱議
臺山撤縣設市30周年 取得的輝煌成就 點贊臺山 30年來,臺山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令人矚目,也引起海內外臺山人廣泛關注。連日來,美國紐約至孝篤親公所、美國紐約華人總公所、美國端芬同鄉會、美國沖蔞同鄉總會、美國水步僑胞總會、紐約浮石紫氣堂、美東四九同鄉會(按郵件先后排序)等美國臺山僑團以座談會等形式,熱烈祝賀臺山撤縣設市30周年,熱議30年來家鄉臺山的發展變化,祝福家鄉臺山。 水步僑胞總會秘書長黃雄偉:2018年,我帶兩個在美國出生的女兒回家鄉水步,晚上去水步文化廣場游玩,那里正播放著亮麗的歌曲和時尚節目。兩個女兒就問我,“爸爸,這是不是紐約時報廣場呀”。她們以為是美國紐約時報廣場大型銀幕播放節目。我告訴她們,這不是美國紐約,是我們的家鄉水步。兩個女兒豎起大拇指,對家鄉、對祖國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執行主席伍亮文:來美國之前,我來自臺山教育界。30年來,臺山教育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待遇越來越好,尊師重教氛圍越來越濃,教育教學質量越來越高,臺山考入重點大學學子越來越多,一片欣欣向榮,令人欣慰。 紐約至孝篤親公所顧問陳式賢:當初剛到美國的時候,感覺到美國科技、信息等方面比我們國內發達。現在我就覺得中國大陸樣樣都不落后,已經追上來了。就拿我們臺山來說,經過30年發展,全市各項事業闊步向前,人民群眾富裕程度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人人都有手機,家家都有私家車、摩托車。以前華僑與家鄉人聯系,最主要的方式是書信,現在一個電話能就“搞定”,個個都有手機,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常務副主席鄧若燕:以前物資匱乏,想買點什么都很艱難,尤其是吃穿住行方面。現在不一樣,你在臺山什么都可以買到,我覺得這個變化最大。 美國布碌侖端芬同鄉會監察委員梁洪澤:過去,我們臺山樣樣都排在后面,歷史上素有“山尾、水尾、路尾、臺風頭”之稱。現在不同了,已經變成“水頭、路頭、電頭”,交通、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樣樣不甘人后,后來居上。 紐約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藝文:確實是這樣,現在臺山交通四通八達,城市面貌一新,教育、醫療、衛生水平不斷提升,經濟社會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紐約至孝篤親公所顧問陳潤平:家鄉撤縣設市30年來發展變化,大家有目共睹,每次回去都能看到新發展、新變化、新成就,令人目不暇接、喜不自勝,每次回去都是不愿離開。 水步僑胞總會常務副會長葉仲麟:2017年,我女兒在紐約大學讀書,她有位很出名的教授,想來中國體驗農村生活,希望我們帶到中國農村住幾晚。我們就帶他回水步草坪村,擺酒席招待他,晚上又放煙花,第二天又有車隊助陣。“哇,現在你們中國太厲害了,連農村的生活水平都這么高!”這名教授從臺山農村看到了中國的發展水平,內心受到強烈震撼。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名譽主席黎亮均:上世紀90年代,臺山還是水尾,工業發展嚴重滯后。現在臺山已經開始向工業強市邁進,不僅有火電廠、核電站落戶,還引進了一大批工業企業,工業經濟迅猛發展。我們沖蔞的工業發展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給本地居民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 美東四九同鄉會會長陳偉進:以前我們臺山主要靠農業,工業基礎很薄弱,現在規劃建設了很多大型工業園區,我們四九的長龍工業區也發展得很好,全市工業發展已經進入了快車道,令人欣慰。 臺山端芬中學美東校友會會長梁仲禮: 我認為,這30年來家鄉教育事業發展得很好。上世紀70年代,我讀書的時候,學校跑道鋪的是泥沙,一跑起來就塵土飛揚,現在中小學校都有了橡膠跑道。以前天熱,我們只能靠手工扇涼,現在許多學校的課室安裝了空調,各種實驗室、閱覽室、功能室一應俱全,校容校貌變靚了,校園規模變大了,教育水準提高了,作為海外華僑,我深感自豪。 紐約浮石紫氣堂主席趙呂誠:我覺得臺山旅游變化也很大。老一輩臺山人都知道,以前我們沒什么旅游景點,也沒有人來旅游。現在不同了,川島、銅鼓黑沙灣、海角城、浪琴灣、那琴半島、康橋溫泉、三合溫泉……現在臺山已經成為中國全域旅游示范區,一到假期,深圳、廣州等大城市的人就往我們臺山跑,臺山已經成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美東四九同鄉會副會長鄺亮儀:我覺得這30年來,我們臺山充分利用好改革開放政策,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大力招商引資,吸引了一大批海內外客商前往投資辦廠、辦實業,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水步僑胞總會秘書長黃雄偉:這30年,家鄉各行各業都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人們的精神面目也煥然一新。坐落在我們水步鎮的臺山工業新城,是臺山一張最亮麗的名片,引進了很多企業,為全市人民增加了很多就業機會,也為全市財稅增收提供了保障,值得點贊。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主席麥德森:變化翻天覆地,經濟高歌猛進,農業穩定發展,城市舊貌換新顏,交通網絡日新月異,文娛、教育、衛生等各行各業齊頭并進,形勢一片大好,我們海外僑胞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紐約浮石紫氣堂主席趙呂誠:現在的臺山,不是老一輩說的交通死角,是四通八達,有高鐵,有新臺高速、沿海高速、中開高速,還有臺開快線。我記得以前在臺城讀書,從鄉下去臺城,坐車起碼兩三個小時,現在15分鐘到新臺高速,再花20分鐘就到臺城。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常務副主席李劍鋒:30年前,我在家鄉騎自行車上學,那些路全是泥路。現在家鄉孩子上學是校車、小車接送,路全是水泥路、瀝青路。 紐約浮石紫氣堂委員趙麗芳:40年前,我回大陸抱著女兒坐車,顛簸很嚴重,好幾次幾乎把我女兒拋出去。現在臺山的公路又寬又平,全部鋪上水泥,跟以前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小路完全不同。 水步僑胞總會會長廖仕均: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家鄉臺山30年來的發展,我們是越看越開心。特別是臺山交通值得點贊,高鐵開到了我們家門口,去廣州幾十分鐘就到了。 紐約華人總公所主席伍灼勝:以前,我們從臺山搭班車去廣州,一個來回要兩天時間。現在,距離還是那個距離,一個來回花的時間不再用“天”來計算,而是用“分鐘”來計算,是發達的交通網拉近了距離。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榮譽主席廖達民:早幾年,港珠澳大橋通車的時候,我在香港吃中午飯再回到臺山,一日來回時間都很充裕,以后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以后,就更便利了。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名譽主席黎亮均:現在高鐵開通,從臺山到茂名喝早茶,已經成為平常事,以前想都想不到。 紐約浮石紫氣堂常務顧問趙羨明:有一次我給浮石的兄弟打電話,問他在哪,他說一早開車過陽江喝早茶了。原來,浮石出門就上高速去陽江一個小時就到,家鄉交通發達程度超出了許多海外華僑的想象。










水步僑胞總會外交兼宣傳部長劉國權:我上世紀80年代后期出國,那時候臺城基本上沒有什么大的建設。到2002年第一次回去,發現臺城城區擴展了好幾倍,離開舊城區,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2014年,我回去參加新寧體育館落成剪彩。哇,高標準的體育館,太震撼了。最近一次回去是2019年,那時候臺城南新區已經有相當規模,是一個很現代的城市新區,臺山行政服務中心就在南新區。政府職能部門全部進駐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好方便,辦好這項業務,馬上又可以去另外一個窗口辦那一項業務,不用來回跑,方便群眾方面做得很出色。每次回去,都大開眼界,感受發展與變化。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名譽主席黎亮均:現在臺城的南新區和東區,變化真的很大,尤其是南新區就像廣州、深圳等大都市那樣,高樓林立,功能齊全,具有現代氣派。 美國布碌侖端芬同鄉會監察委員梁洪澤:南新區確實有大都市的味道,整個臺城與過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水步僑胞總會財政林典儒:在移民美國之前,我在臺山開了20年的車,對臺城每一條路都是十分熟悉。但是現在每次回去都認不出路,今年記住了這里,明年那邊又增新通道,變化快得難以適應。 美東四九同鄉會常務主席林偉成:撤銷設市30年來,臺山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宜居宜游宜業的城市,越來越多外地人到臺山定居。我回去也經常迷路,現在臺城東區、南區,城西、城北全面發展,城區不斷擴大。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執行主席蔡裕明:市區真的是變化快,變化大,從一個舊街區不斷向南、向東、向北拓展,規模擴大了好幾倍,而且規劃建設得很好。 水步僑胞總會顧問湯卓堯:不要說新區,就是舊城區也已經是面貌一新。早幾年,臺山對臺城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活化提質,那些舊商鋪全部翻新了,通濟橋也翻新了,步行街好多人逛街,天橋也非常熱鬧。 美東四九同鄉會常委黃旺新:現在城鄉設施好、綠化好、公園多,天天都有很多人去跳廣場舞、做晨運,這種休閑幸福的生活,以前可沒有。 臺山端芬中學美東校友會會長梁仲禮:我記得以前通濟河沒水的,也很臟。你看現在的通濟河多漂亮,河水清澈見底,與北峰山相映成輝,真正的綠水青山。 水步僑胞總會外交兼宣傳部長劉國權:以前的通濟河水確實很淺,無法行船。1975年,縣政府發動機關干部、人民群眾去挖深挖寬通濟河,我有份去挑泥。挖了之后,通濟河的水深了一些,但也不能跟現在相比。現在的通濟河簡直就是碧水環繞滿城繁華,形成了“碧水青山半入城”的美景。 紐約浮石紫氣堂常務顧問趙羨明:我離開家鄉已經40年,每一次回去,甚至每次打電話都能感受到家鄉的變化。以前農村到處養雞、養豬、養鵝,又臟又臭,現在農村大變樣,拆舊房建新房,還建起休閑公園,干凈整潔很宜居。 紐約浮石紫氣堂委員趙小荷:出來幾十年,每一次回臺山鄉下,都不識路,次次都有變化,地方又大,高樓又多,也干凈了。 美東四九同鄉會黨委黃旺新:“爸爸,我們的家鄉那么漂亮,比美國還漂亮,什么時候我們搬回來,不走了?”我幾次帶兒子回臺山鄉下,孩子都這樣說。 紐約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藝文:我們鄉村實現了村村通,每一條路都通了水泥路,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也方便農產品交易。以前一個農村家庭有輛自行車,就是富裕家庭了,現在小汽車和摩托車成了農村家庭的標配。 美國布碌侖端芬同鄉會會長梅增新:30年來,臺山城鄉變化非常大。以前海口埠的道路都是泥沙路,下雨就泥濘,我們去上學要卷起褲腿才能走,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小水坑。2019年我回去發現,海口埠變了,變得讓人認不出來,房子翻新,交通暢順,很多游客。 紐約華人總公所會員黃彩玉:我1989年離開臺山,那時候我們村村前的水塘很臟,村容村貌也不好。現在通過視頻發現,水塘塘基周圍都種上了鮮花,整個村重新規劃治理,新建了祠堂,新鋪曬谷場,村容村貌比以前好了很多,人也精神了。 美東四九同鄉會常務主席林偉成:現在家鄉人民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很多,以前不要說小汽車,連摩托車都少。 美國布碌侖端芬同鄉會會長梅增新:以前有部小汽車開進村,人人側目,個個都去圍觀,現在稀松平常。 水步僑胞總會常務副會長葉戈亮:我老家是水步岡寧,就在潭江邊,我是喝潭江水長大的。這些年,政府整治潭江改善生態環境卓有成效。現在潭江水清魚多,消失的魚又游回來了,到岡寧必須去品嘗美味的河鮮,味道超正。現在的潭江還有綠道,真的讓人心曠神怡。 水步僑胞總會常務副會長葉仲麟:潭江的綠道真的好,環境一流,休閑養生,騎自行車從岡寧一路去到大江公益,一路風景,一路愉悅,還可以去潭江邊抓蝦,抓蜆,味道很鮮。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主席麥德森:海外僑胞是新中國崛起和家鄉發展的見證者、貢獻者、受益者,我們要繼續弘揚愛國愛鄉精神,支持家鄉建設,支持大廣海灣經濟開放區建設,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家鄉繁榮發展多做實事,多貢獻力量。 紐約浮石紫氣堂副主席趙建榮:臺山撤縣設市30年來,各項數據突飛猛進,人民幸福指數節節高升,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希望家鄉繼續加油,祝福臺山明天會更好。 美國沖蔞同鄉總會執行主席蔡裕明:現在我們臺山融入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未來更加可期。我們海內外臺山人要繼續攜手合作,支持家鄉發展,祝愿家鄉越來越好。 紐約浮石紫氣堂主席趙呂誠:30年來的滄桑巨變,讓我們每一個海外華僑都無比自豪,祝偉大祖國國泰民安,祝家鄉臺山繁榮昌盛。疫情過后,我們會常回臺山看看。 美國布碌侖端芬同鄉會會長梅增新:按照現在的發展勢頭,家鄉臺山會一日好過一日,將來還會更好。祝愿家鄉臺山興旺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 水步僑胞總會秘書長黃雄偉:希望家鄉臺山將來更加進步、更加輝煌,取得更大成就。 美洲至孝篤親總公所元老陳家梁:我們要再接再厲,繼續支持我們家鄉發展,繼續支持中國發展。希望疫情過后,能夠早日回去看看我們的家鄉,親身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分享家鄉人民的喜悅。 紐約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藝文:偉大祖國、美麗家鄉能有今天的成就,讓我們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祝愿家鄉臺山更加繁榮,祖國更加強大,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期待疫情早點過去,我們可以早日回到臺山看看。 山海雖遠,桑梓情濃 三十年滄桑巨變 三十載春華秋實 離不開海內外鄉親勠力同心 今日臺山 正昂首闊步奔向未來 期待海內外臺山人 常回家看看,多回鄉創業 攜手推動家鄉高質量發展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