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
現在進展如何?
我們先來欣賞一組
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深入現場拍攝的照片

9月19日,黃茅海大橋西塔上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施工。 陳舜杰 攝

9月1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T9段的千噸架橋機。 陳舒文 攝

9月1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T9合同段的千噸架橋機。 陳舜杰 攝

9月1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T9合同段的千噸架橋機正在作業。 陳舜杰 攝

9月19日,黃茅海大橋西塔已經完成24節塔柱,共141米。 陳舒文 攝

9月1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的橋墩。 陳舒文 攝

9月19日,節段梁在位于珠海高欄港的梁場生產,并通過千噸級海船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架設。 陳舜杰 攝

9月19日,黃茅海跨海通道T9合同段的千噸架橋機正在作業。 陳舜杰 攝

2022年7月,黃茅海跨海通道的5座主塔正在加緊建設。 陳舜杰 攝

2022年7月,黃茅海跨海通道的5座主塔正在加緊建設。 陳舜杰 攝

2022年7月,黃茅海大橋中塔 通訊員:胡期蓮
自2021年3月進場施工以來,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的建設者們通過革新工法工藝、規范生產流程、打造智慧工地,實現了工程建設信息實時采集、互通共享等功能的數字化施工管理,著力打造現代化智能梁場。目前,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T9合同段預制梁生產突破1000榀,預制梁生產進入快車道。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T9合同段由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承擔2270片節段梁預制任務。在智慧化梁場先進硬件及軟件系統的基礎上,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T9合同段創新運用“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打造了智慧梁場中央控制平臺。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T9合同段現場負責人郭豆:該平臺集合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振搗、智能張拉壓漿、智慧噴淋、視頻監控等五大板塊,采集生產全過程數據并進行分析,通過基于“BIM”信息化技術的管理系統實現線上三方對接,使施工現場實時可視化、過程信息共享化、生產管理協同化,保證梁片標準化、系統化的生產。
據了解,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T9合同段梁場占地276.5畝,采用短線匹配法棚內預制,設置四條節段梁生產線。通過開發鋼筋智能套料軟件,使鋼筋利用率從94%提高到99%,鋼筋保護層工后合格率達到98%以上。另外,通過微信小程序對每一梁段從綁扎開始,到混凝土澆筑、霧化養生、成品存放等生產全周期進行模糊檢索,實現智能找梁、推薦存梁,通過手機即可掌握預制梁全過程、全工序信息。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T9合同段現場負責人郭豆:我們堅持以建設“綠色梁場”為目標,在規劃之初面對梁場選址所在地地質條件,選擇表淺層固化的方式進行軟基處理,相比傳統的開挖置換方式,實現減少淤泥排放約18萬立方,并對工程結束后土地的環保再利用起到了積極作用。

目前,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海域段兩座主橋的5座主塔已完成總量的50%左右,引橋和4處互通立交也同步推進中;象山隧道已累計掘進2240米,占總長度的70%左右。項目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后,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