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奮進一路歌,砥礪前行譜華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都斛鎮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乘勢而上,踔厲奮發,統籌做好經濟發展、疫情防控、基層黨建、社會治理、民生改善、法治建設等各項工作,推動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十年間的步履不停、篤行不怠,繪就出都斛鎮春華秋實、成績斐然的村美民富新圖景。
黨建領航聚合力
基層治理成色十足
十年來,聚焦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取得新進步。依托林基路紀念公園、林基路故居、林基路生平事跡展(榮參書室)等紅色陣地,著力建設臺山市農村黨員干部教學基地,打造紅色黨建品牌。完成紀念公園周邊環境提升、故居修復、榮參書室修建布展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項目。深化黨建資源整合利用,全力推進林基路紅色教育基地黨員培訓陣地建設,整合大綱學校原校舍資源,加快配套設施完善,修建初心講堂、林基路故居巷道石板路、“四小園”建設和紅色長廊,開展外立面改造、河岸風貌提升、巷道重修、綠化改造、林基路紀念公園亮化等一系列紅色工程。

▲林基路紅色教育基地初心講堂
強化戰斗堡壘,重點謀劃落實頭雁培育、加強村級干部培養,提升大綱村紅色村、莘村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帶動效應,提高黨建工作實效。推動基層黨建觸角向網格延伸,將黨建勢能轉化為社會治理動能。根據轄區人口規模、地域范圍社會治理工作量等實際情況,科學規劃、優化完善網格設置,全鎮劃分18個一級網格、26個二級網格,配備31名專職網格員、449名兼職網格員,劃分責任網格,定崗定責定人,構建多方參與、共建共治的網格聯動機制,實現黨建引領與網格治理同頻共振、提質增效。
一以貫之抓重點
發展勢頭穩中有進
十年來,聚焦經濟建設,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狠抓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深化重點企業幫扶,大力盤活閑置廠房土地,不斷優化稅收結構,實現主要經濟指標平穩增長。奏響實體經濟發展的鏗鏘足音,充分利用市工業新城異地招商平臺,成功引進占地53畝,總投資額達1.2億元的工業新城首個異地招商項目珠海松田電工有限公司電磁線生產項目。推動江門粵海飼料有限公司創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技術攻關突破產業升級;發動開展生產廢氣處理系統噴淋廢水治理技術改造,協助其做好年產2.5萬噸水產飼料擴建項目申報工作,實現年產值超10億元目標。

憑借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地理優勢,推進黃茅海跨海通道赤溪西出口北側“第三崗”地塊納入廣海灣工業園區和“港澳新城”范疇,加快推進規劃、設計、環評等前期工作,將其打造為廣海灣工業園的發展方向區,助力東南部戰略灣區中心構建。
靶向發力謀振興
數字賦能提檔升級
十年來,聚焦產業發展,新農村建設呈現新面貌。緊緊圍繞“項目強鎮、產業富民”的發展戰略和布局,推動全鎮新型數字化農業、鄉村數字化治理等蓬勃發展,以數字鄉村建設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精細化。穩步推進智慧農耕項目,發揮都斛的統防統治作為面向全省推廣經驗試點的帶動引領作用,在萬畝水稻高產示范片建立智慧農業物聯網設備,實現全天候無人值守連續工作。完成害蟲誘捕、自動采集害蟲圖像、記錄結果、數據傳輸與分析、小氣候信息采集、監控并自動上傳至智慧農林物聯網平臺等系統作業,為農民提供智能、高效的社會化服務,做到治早、治小、治了的服務保障,每畝每造平均減少施藥1-2次,降低用藥及勞動力成本約35元。稻谷總產量提升至3060噸,年產值達1224萬元,畝產平均增加40-50公斤,農戶平均增產比例14%,每畝增收120-150元,有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植保無人機在都斛萬畝水稻高產示范片上空作業
大力培育農村新業態,努力擦亮天然富硒農業產業招牌,成立“廣東省天然富硒農業產業示范基地(都斛)”,推進農業發展數字化信息化發展。優化農業發展空間布局,提升“都斛青蟹”“都斛大米”“都斛鵝”等特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緊扣民心增福祉
人居環境向好向優
十年來,聚焦民生實事,群眾幸福感實現新提升。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七強八改九提升”為抓手,全面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園美、西墩等6個村委會新建路燈項目及都陽、南村等8個村委會新建村級公園項目。深入推進“廁所革命”,推動農村無害化戶廁改造和農村公廁建設標準化,全鎮現有衛生公廁155間,無害化戶廁7327間。

完成對貫穿東西南北的國道、省道兩條主要干道的全面亮化、綠化改造及廊道整治工程,通過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完善交通毛細血管,同時串聯赤溪半島周邊的鄉村旅游資源,縱橫“雙軸”貫通,形成濱海板塊便捷的路網格局,將都斛打造成為真正意義的區域互聯互通的交通樞紐。深挖勝利大營救東滘口紀念地承載的歷史內涵和豐富資源,有序推進“勝利大營救”東滘口紀念地修復與活化利用項目第一期工程。堅持“面子”與“里子”一體推進,既注重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全面改造圩鎮落后面貌,又強調對接利好和機遇,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加強公共服務投入,打造宜居宜游多彩都斛。
登高望遠抓機遇,勇立潮頭敢擔當。都斛鎮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楫揚帆、銳意進取,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落地落實,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