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奮勇爭先
回眸2022
2022年接近尾聲。這一年,臺山以苦干實干的沖勁,以穩中求進的務實,以水滴石穿的韌性,攻克了難題,取得了突破,收獲了喜樂。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在歲末年終時,眺望未來,臺山意氣風發。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臺山將以勇毅前行的姿態,朝著美好生活不斷邁進。

對外開放
搶抓RCEP機遇 助推高質量發展
4月1日,臺山市政府與廣東啟迪集團舉行大廣海灣RCEP經貿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項目簽約儀式。
2022年以來,臺山市搶抓RCEP合作機遇,全方位深化對外開放,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1月,臺山市就全面對接服務RCEP協定,與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簽訂友好合作備忘錄。同時,結合區位、產業、文旅、政策等優勢,重點推出九大重點行動計劃。
目前,臺山市正加快建設大廣海灣RCEP經貿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高標準謀劃推動港澳產業新城,力促濱海宜居、能源發展、臨港經濟、生態休閑四大板塊盡快成型見效。

文明創建
兩項年度測評傲視群雄
臺山大步邁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今年傳來了好消息——2021年文明城市創建年度測評,在全省9個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排名第一;2021年廣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年度測評,同樣在9個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排名第一。今年以來,臺山市以“五心五建”為抓手,持續深化“暖心臺山”品牌建設,文明在僑鄉大地蔚然成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同步推進,目前,臺山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全市參與率達100%,多所學校被評為“創建廣東省文明校園先進學校”“江門市文明校園”。各校體藝發展特色鮮明,10所學校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排球特色學校”、11所學校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臺城二小獲評“廣東省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經濟發展
地區生產總值30年增長19倍
2022年5月28日是臺山撤縣設市三十周年。30年來,臺山發展駛入“快車道”——經濟飛速增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越來越好,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1992-2021年,臺山地區生產總值從26.0421億元增加至503.23億元,增長19倍;工農業總產值從56.53億元增加至889.42億元,增長14.73倍;財政收入從1.56億元增加至35.67億元,增長21.87倍;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末余額從22.971億元增加至776.84億元,增長32.82倍。
立足當下,臺山市涌動著“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奮斗新熱潮,以披星戴月、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勇氣,意氣風發地朝著新目標前進。

區域協作
新會臺山首次組團招商
8月15日,“灣區熱土·攜手新臺”江門市(新會·臺山)招商推介會在深圳舉行,簽約項目投資總額近100億元。本次活動是新會、臺山首次以地方組團的形式開展招商,是新臺兩地貫徹落實江門市東西部區域平衡發展精神,主動融入“黃金內灣”建設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新會、臺山著力把兩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培育區域升級“增長點”,推動兩地發展站上新起點。2月18日,新會—臺山推動江門市東西部區域平衡發展對接會議暨第一次聯席會議舉行,兩地簽訂協議,兩地相關部門單位簽訂《關于招商協同與產業結對合作》五大領域備忘錄,共同推動區域平衡發展有效銜接。
未來,兩地將緊抓大灣區發展機遇,積極參與跨區域協同發展分工,通過營造更高效的營商環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培育更肥沃的發展土壤,為江門制造業提質升級增添動力。

基層治理
臺城街道設立三個新社區
6月26日,臺城街道僑光社區、幸福社區、金星社區黨總支順利完成選舉,產生第一屆領導班子,標志著三個新設立社區正式進入日常運作。
今年以來,臺山市以黨建為引領,大力推動社會基層治理。全域科學劃分406個綜合網格,對網格“底數”全方位采集摸排,對特殊人群和重點場所全部造冊登記。成立46個黨委、155個黨總支、205個黨支部,實現網格黨組織全覆蓋、網格長和網格黨組織書記“一肩挑”。臺山市按每個綜合網格配備不少于2名智慧專職網格員標準配強網格員隊伍,配備統一裝備,提升網格員隊伍社會識別度和職業認同感。
臺山市還上線“邑網通”微信小程序,為市民和網格員提供轄區內問題上報、處理、跟蹤的數字平臺,可精準處理不同群體的診療訴求,有效減輕線下醫療服務壓力。

創新驅動
通過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市)驗收
2022年,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創新型縣(市)驗收通過名單,全國有47個縣(市)通過驗收,臺山市位列其中。
2018年,科技部啟動建設全國首批52個創新型縣(市),建設周期為3年,臺山市以科技支撐生態文明為主題入選其中。臺山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綠色產業崛起。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至171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建成17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超62%,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做大“綠色+”產業,以清潔生產為主的技改,3年累計投入超百億元,年均增長26.8%。培育綠色、循環、低碳工業,形成龍頭企業為引擎的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四大新興支柱產業集群,構建起以富華重工為“鏈主”的百億級產業鏈條,打造珠江西岸“工業4.0”標準的示范典型。

全域旅游
連續十屆躋身“廣東十強”
今年3月,《第十屆廣東縣(市)域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公布,臺山再次上榜,這是臺山連續10屆被評為“廣東省縣(市)域旅游綜合競爭力十強縣”。
今年,臺山旅游成績繼續提升,《中國文化報》和新華社同頻發布《2022年全國縣域旅游研究報告》,臺山成為“2022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是廣東九個入選縣之一。
臺山市不斷打造資源賦能多元格局,實現全域旅游發展熠熠生輝。近年來,臺山先后與成都青羊區、甘孜瀘定縣、清遠連南瑤族自治縣等省內外城市建立全域旅游戰略合作關系;今年,與新會區建立區域平衡發展機制,啟動新會—臺山“文明旅游宣傳服務月”,舉辦新臺文物“接力曬”等聯合宣傳活動,成功推出8條紅色旅游聯游線路,聯手創作“打卡紅色印記 為祖國送祝福”新會—臺山紅色旅游文化宣傳視頻……
依托“山泉湖海林、灣僑石島樓”等資源,被譽為“世界華人尋找鄉愁的勝地”的臺山,正以“海島度假、濱海風光、僑鄉文化、溫泉養生、田園生態、特色美食”六大特色,全面推動全域旅游蓬勃發展。

交通先行
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逐漸成型
今年以來,臺山市多項交通項目獲得階段性進展,逐步構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今年1月,公益大橋正式恢復通車,以全新面貌重新“上崗”。今年8月,廣臺高速公路開平至臺山段項目正式啟動建設,項目經深井鎮、汶村鎮,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國道G240線,通車后將加強臺山與廣州、佛山等大灣區核心城市的交通聯系,加快完善交通路網。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跨海工程,連接珠海、臺山的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備受關注,目前塔柱施工全部過半,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隨著各個交通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臺山“三縱三橫三鐵三港”(“三縱”即新臺高速公路、國道G240線、廣臺高速公路,“三橫”即中開高速公路、斗恩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黃茅海跨海通道,“三鐵”即江湛鐵路、鶴臺鐵路、沿海高鐵,“三港”即臺山通用機場空港、廣海灣深水港、廣海灣鐵路港)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逐漸成型。

災害防御
全力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5月10日8時至13日8時,臺山平均雨量達242.2毫米,最大雨量為赤溪鎮,達到702.1毫米。強降雨期間,臺山市提前部署、科學研判、精準施策,以最充足的準備、最細致的防范、最高效的協作,抓緊抓實抓細防御工作,全力以赴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臺山市防災減災救災的“最強大腦”——“三十合一”防減救應急指揮平臺發揮有效作用,構建橫向接通臺山市委、市政府值班室和13個市直部門指揮分中心,縱向直達17個鎮(街)值班室和各級、各類三防責任人的垂直指揮體系,實現信息、指令瞬時下達、精確到人、精準調度。
強降雨期間,臺山市部分街道、農田出現短時受浸,無造成人員傷亡。暴雨過后,本輪強降雨中出現最大雨量的赤溪鎮第一時間組織各方力量,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教育突破
臺山學子登上世界舞臺為國爭光
今年5月,代表中國遠赴法國參賽的臺山一中教育集團,最終以第六名佳績完成男子沙灘排球賽事。學生運動員憑借出色的表現,登上世界舞臺為國爭光,這也是臺山教育事業取得新突破的一個縮影。
今年,臺山市新增了一所民辦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廣旭實驗學校,可提供4680個學位。與此同時,不少學校的硬件設施得到改善與提升:臺城桂水小學一棟三層高的新教學樓投入使用,配有全新的運動場;臺城街道中心小學建成一棟新教學大樓——張靜蘭紀念大樓。
此外,今年,新會臺山開啟跨區域教育集團化辦學,兩地六所學校結對共建,實現跨區域教育集團化辦學結對共建。
為落實“雙減”政策,臺山市積極探索與研究更優質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科科有進步、校校有特色的課堂改革新局面。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