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召開。會議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江門市委“1+6+3”工作安排,以及省委、江門市委有關會議精神,部署推進我市“三農”工作和“百千萬工程”,不斷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市委書記、市長鄭勁龍出席會議并講話,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席彭大榮,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陳瑞琪出席會議,市委副書記趙建濤主持會議。
會議充分肯定過去一年我市“三農”工作和推進“百千萬工程”取得的扎實成效。鄭勁龍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三農”工作責任重大,實施“百千萬工程”不容懈怠。全市上下要抓住“雙通道”歷史機遇,謀深做實“大橋經濟”文章,提速實施“百千萬工程”,加快實現臺山綜合實力新躍升。
會議強調,要抓實“三農”工作,有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筑牢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提速推進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大力實施“廣東第一田”三年提升工程。向森林要食物,向海洋要食物,加快建設“六位一體”現代化海洋牧場,積極創建省級現代化海洋牧場先行示范縣和省級漁港經濟區。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深化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專項改革,培育壯大強村公司,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和美鄉村建設,提速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深化“三大革命”“六亂整治”“三線整治”,重點抓好省市典型村培育,健全長效管護機制,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會議要求,要抓住關鍵重點,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要持續壯大縣域經濟。借力“雙通道”推動工業新城、廣海灣兩大平臺提能增效,做大做強江門臺山產業園區,謀劃推進與新西蘭的對接合作,爭創省級高新區、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支持農機、汽車、能源等關聯產業合作研發,扶持壯大富華重工、新達新金屬等龍頭企業,鼓勵“個轉企”“小升規”。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謀劃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游艇制造等產業,培育打造一批新的百億產業集群。要抓緊推進“兩大試點”。提速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優化“八大行動”、細化任務分工,梳理謀劃、先行實施一批配套設施項目,加快完成“1+5”縣城城市設計方案。加快省整縣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建設,加快推進“1核心3線路6片區”建設,重點提速規劃編制,集中資源提質川島及浪琴灣、尾角灣等周邊海灣基礎配套和旅游服務,梳理匯總名店、名廚、名菜和優質酒店、民宿,逐一評定星級,推動市場主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運營;探索研究游艇產業,布點預設游艇碼頭,做好“港澳游艇北上”準備,打造大灣區游艇旅游目的地。要提升鄉鎮節點功能。充分挖掘名人、鄉賢資源,彰顯特色、錯位發展,做大做強中心鎮,打造一批工業重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農業大鎮。集中力量建好“1+3”省市典型鎮,梯隊抓好后備典型鎮選樹培育、消薄鎮攻堅消薄,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本,示范帶動整體躍升。借力省縱向幫扶、橫向協作、“雙百行動”“央地合作”和新臺東西部協作等各類機制,加快推進典型鎮合作項目;深化“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僑助百千萬”等行動,充分動員海內外鄉賢、企業商會等社會力量投入典型鎮建設,力促早出成效、變化顯著。 會議強調,要積極擔當作為,持續煥發干事創業沖天干勁。強化組織領導,市領導要常態化到掛鉤聯系點調研督導,市指揮辦要統籌協調各專班力量,指導各鎮(街)對照上級要求落實工作。鎮(街)黨(工)委書記要當好“一線施工隊長”,狠抓具體項目落實。要深化改革創新,進一步深化擴權強縣和強縣擴權改革、鎮街體制改革,加強對現有政策研究利用,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錘煉嚴實作風,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部署要求,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真抓實干,讓“百千萬工程”成為陽光工程、廉潔工程、高質量工程。
會上,市領導黃旭暉傳達《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精神,省委、江門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進會精神,市委副書記趙建濤通報2023年度江門市實施“百千萬工程”鎮(街)考核評價結果;各鎮(街)結合年度考核評價結果作表態發言,有關部門單位匯報專項工作進展情況。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至各鎮(街)。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同志;市法院、市檢察院主要負責同志;省縱向幫扶單位代表;“雙百行動”合作共建高校院所代表;各鎮(街)黨(工)委主要負責同志;市直各單位、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各副主任、各工作組組長,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副科職以上干部參加會議。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