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臺山上川烏豬洲海域,臺山市海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啟動該公司第一期重力式網箱下海錨定安裝工作,這標志著臺山建設廣東省大廣海灣現代化海洋牧場工作向前邁出關鍵一步。按計劃,該批30個周徑90米的深夜重力式網箱將在6月底前全部完成下海安裝。

烏豬洲高冠村一處沙灘上,數十個新近組裝完畢的紅色“大環”整齊堆放,每個網箱上均安裝了光伏板、監控攝像頭等可用于實時監測養殖環境及養殖生物生長狀況的電子設備。它們便是開展深海養殖所需的重要現代裝備——重力式網箱。
“重力式網箱具有不占用近海海岸資源、養殖能力高、抗風性能強等優點。以金鯧魚為例,養殖周期一般為1年,單個網箱年總產量約5萬公斤。其投用后的產值十分值得期待。”臺山海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符泳說。 當天下午1時,作業船牽引著4個周長90米的網箱駛向距離組裝點2.5海里的投放海域。在這里,工人們將一個個連接著網箱的鐵錨依次下拋。 “養殖平臺的抗風浪能力很重要,每個網箱均連接著14個各重750公斤的鐵錨,這些錨將以‘八爪魚’的形狀均勻散開,像斜拉橋一樣固定住網箱,使其在遭受臺風等極端天氣沖擊時仍能保持在原來位置。”符泳說。 經過數小時努力,第一個網箱安裝完畢,盡管海面波浪翻滾,紅色“大環”依舊平穩漂浮其間。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日前召開的江門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江門將通過打好“海洋牌”打造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加快推進“種苗培育+深海養殖+精深加工+裝備制造+融租服務+海上發電”全產業鏈布局,形成從育苗到預制菜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體系。 臺山海域面積占全江門的97.9%,是江門市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的主戰場。今年以來,臺山立足海洋優勢向海而興,向海圖強,高標準建設“邑海糧倉”。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成立臺山海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揮國有資本對海洋產業的引領撬動作用,推進“海洋牧場+海上糧倉”融合示范樣本建設,推動臺山乃至江門海洋產業多元化以及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該公司成立以來,按照江門、臺山兩級有關要求,充分依托現代養殖設備,加快推進深海養殖工作,并作出年內建造60個重力式網箱、6月底完成首批30個網箱下海安裝的計劃安排。目前,臺山海洋發展集團首批30個網箱框架系統陸上組裝工序基本完成。昨天的行動,拉開了網箱下海安裝工作的序幕。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