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臺山市“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提升方案》的通知
各鎮(街)人民政府(辦事處)、市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戰略部署,健全社會幫扶精準對接機制,現將《臺山市“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提升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臺山市農業農村局 臺山市公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臺山市工商業聯合會
2023年9月26日
臺山市“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提升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貫徹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和市委《關于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行動方案》要求,健全社會幫扶精準對接機制,引導更多企業參與“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推動縣鎮村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及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要求,認真落實中央、省、江門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和市委的工作要求,利用3年(2023—2025)時間,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按照全面參與、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農民主體、合作共贏,自覺自愿、市場導向,依靠科技、鼓勵創新,守住紅線、依法興村原則,搭建服務平臺,拓展廣度深度,動員有意愿有能力的國有、民營企業踴躍投身鄉村全面振興,結對幫扶全市17個鎮(街道)、288個行政村,重點支持幫扶我市的集體經濟薄弱村以及重點革命老區村。引導有意愿有實力的國有、民營企業與幫扶地區優勢互補,通過村(鎮)企共建、結對幫扶、項目認捐、投資參股等形式,建立新型幫扶關系,推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我市鎮村高質量發展建設,助推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助推我市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二、重點工作內容
組織引導與鎮村建立對接幫扶關系的企業,聚焦行動內容和行動方向,重點開展以下幫扶工作。
(一)以產業幫扶促振興。加快推進大米、鰻魚、茶葉、馬岡鵝、禽蛋等五大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實施,支持五大產業鏈相關企業到資源要素豐富的鎮村投資開發,做好臺山大米、臺山鰻魚、臺山青蟹、臺山蠔、黑皮冬瓜等“土特產”文章,引導相關企業幫扶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組織引導幫扶企業積極到鄉村投資興業,深入挖掘農村土地、環境、人力、產業、市場、文化等資源的多元價值和多重功能,優化鄉村生產要素資源配置,參與高效農業、優質種業、特色種養殖、休閑康養、民俗旅游發展、田園綜合體、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及貿易、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支持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粵字號”農業品牌,參與預制菜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發展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積極促成一批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助力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落地,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幫扶企業搭建大平臺、實施大項目,提升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水平,參與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打造大米、鰻魚等百億元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引導有實力、有情懷的房地產開發建設企業、文化旅游開發運營企業、民營企業、華僑、鄉賢等以投資、合作共建參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加快實施臺山市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行動,鼓勵引導幫扶企業依法依規整合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資金等要素,因地制宜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的不同實現形式,發展新型集體經濟,提升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帶動農戶同步增收。引導涉農企業采取“租金+股金”的形式創建農業產業示范基地,通過盤活閑置山林、坡地、撂荒耕地、園地等土地資源,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促進村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增收。促進企村合作發展新型集體經濟,延伸鄉村多重價值功能,帶動更多百姓吃上了“體育飯”“旅游飯”。引導民營企業到農村流轉土地使用權、林權入股分紅、聯辦企業等形式參與當地產業項目開發,因地制宜推行“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工作機制,加大現代農業產業園、林下經濟示范基地、鄉村旅游示范點(片)等建設力度,走企業建基地帶農戶的聯建共贏之路。
?。ǘ┮跃蜆I幫扶傳技能。組織引導幫扶企業加大項目建設力度,通過在幫扶的鎮村建立生產基地、開設幫扶車間等方式,增加就業崗位,幫扶脫貧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參與實施“萬千農民素質提升行動”,幫助群眾提升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建立培訓和就業相銜接的工作機制,加大人員招錄力度,實現穩定就業。鼓勵幫扶企業參與“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鄉村工匠”等工程,通過訂單式培訓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加大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積極參與合作社負責人、鄉村振興帶頭人、高素質農民等鄉村人才的培訓工作,以企業為平臺吸引各類管理人才、技術人才返鄉就業、創業。組織引導幫扶企業充分利用幫扶鎮村人文資源和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發就業崗位。
?。ㄈ┘涌焯嵘M幫扶。組織引導幫扶企業開展消費幫扶、產銷對接等活動,積極采購幫扶地區農產品,提升農產品包裝加工水平,打造產品品牌,搭建銷售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化銷售能力,提升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助力鄉村產業發展。支持幫扶企業發展“訂單農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與新型經營主體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鼓勵本土批發市場、超市、電商等各類流通企業,與鄉村聯合發展農超、農社、網購、直播帶貨等新型流通業態,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鼓勵本土電商企業統籌利用大數據等優勢,推動電商資源下沉到村,把農村土特產轉化為適合網絡銷售的商品。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定向直購、優先采購結對村農特產品,簽訂長期購銷協議。利用好臺山市供銷系統1家區域性農產品配送中心等農副產品產銷對接平臺,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購買產品和服務。鼓勵企業在結對村開展企業文化創建、黨建、團建等活動,引導員工積極進行消費認購。
(四)推動參與鄉村建設。聚焦農村基本具備現代化生活條件的目標,引導企業參與鄉村道路修繕、村莊綠化、“三線”整治等,提升鄉村風貌。組織引導幫扶企業積極參與幫扶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鞏固垃圾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成果,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支持幫扶企業參與基礎設施通村入戶便民利民提升工程建設,通過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捐資捐物等形式,參與村內道路、小型供水工程、分布式清潔能源、倉儲物流、公共照明、養老助殘、文化體育等設施的建設和管護,推動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鼓勵幫扶企業發揮人才、技術、資金等優勢,積極參與教育、醫療、健康養老事業發展,幫助提升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引導運營商、信息服務供應商等幫扶企業依托現代管理和信息技術手段,參與數字鄉村建設。充分發揮國資國企、駐臺央企在人才、資金、技術和專業等方面的優勢,按市場化要求,結合地方特色,優化整合資源,參與我市鄉村振興示范帶、美麗鄉村示范鎮村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持續為鄉村建設賦能。
?。ㄎ澹┩苿訁⑴c鄉村治理。組織引導幫扶企業發揮優勢特長,通過支持鄉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黨的領導、參與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鼓勵幫扶企業通過股份合作、共同開發等多種形式,盤活鄉村豐富資源,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組織引導幫扶企業積極參與幫扶地區文化事業發展,參與鄉村文化禮堂、文化廣場、鄉村戲臺、非遺傳習場所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培育文明鄉風,推進移風易俗,培育向上向善、剛健樸實的文化氣質,豐富鄉村精神文化生活。組織引導民營企業充分利用農村人文資源和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保護傳統工藝,促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文化振興。支持幫扶企業有序參與鄉村治理,逐步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苿訁⑴c公益幫扶。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引導民營企業通過捐資捐物、設立幫扶基金等形式,積極參與愛心超市、倉儲物流、公共照明、養老助殘、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村級公共設施服務水平。組織企業員工開展志愿者服務,支持民營企業向結對村因病、因災或其他突發意外情況導致生活困難的家庭,以及困難高校生、留守兒童等進行捐助。鼓勵民營企業為改善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提供幫助。以關心關愛重病患者、殘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為重點開展醫療救助、生活救助等公益活動,積極參與救助困難群眾,努力改善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發揮企業家個人影響力,以鎮村慈善會、聯誼會等平臺,為結對村引入更多公益資源,推動村莊公益事業發展。
?。ㄆ撸┦冀K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科學統籌實施“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增強行動內生動力。組織引導民營企業發揮優勢和特長,通過支持鄉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黨的領導、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通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促進鄉村組織振興。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家擔任村支書、村主任、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和榮譽職務,有序參與和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鼓勵各參與企業黨組織發動企業廣大黨員在所在行業企業發揮優勢特長,支持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鼓勵支持各企業黨組織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簽訂黨建結對共建合作框架協議,通過項目化方式聯建共建,充分發揮非公經濟領域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職工在干事創業、聯系群眾、化解矛盾、基層治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助推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三、提升精準對接機制
?。ㄒ唬┱J真開展回報家鄉專項行動。各鎮(街)結合實際制定回報家鄉專項行動具體實施方案,充分發揮企業家熟鄉情、重親情、有實力、講信譽、樂奉獻等優勢特點,組織引導企業積極到鄉投資興業,積極參與各項社會事業,用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成果回報家鄉、造福桑梓,助推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借助異地商會平臺,進一步暢通民營經濟人士報效鄉梓渠道,引導民營企業弘揚“義利兼顧、以義為先”光彩理念,認真打好“鄉情牌”“鄉愁牌”,推動民營企業家返鄉創業、興業,增強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各級各部門要積極配合做好組織企業、項目儲備、開展對接、舉辦活動等工作,充分利用邑企通、招商地圖、江門市中小微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平臺、廣東省鄉村振興“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信息平臺等主動為參與專項行動的企業提供項目信息、支持政策、落地審批等方面服務。
?。ǘ┮龑V大企業參與駐鎮幫鎮扶村。把開展“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作為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的重要內容,明確目標任務,深入挖掘駐鎮幫鎮扶村幫扶資源,完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N”組團式幫扶隊伍,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廣開渠道,溝通聯系,廣泛動員引導各類企業參與行動。駐鎮幫扶工作隊要將企業優勢和幫扶地區資源稟賦結合起來,因地制宜推動鎮村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實現企業和農村互利共贏發展。引導發動市屬鎮屬國資企業,駐臺央企、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駐鎮幫鎮扶村,參與幫扶鎮村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創業,開展消費幫扶,參與鄉村建設,協同鄉村治理,賦能數字鄉村,助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參與“三農”領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堅”行動,參與鎮村文化事業發展,參與美麗圩鎮建設,推動鎮村同建同治同美。
(三)持續深化新臺協作和定向幫扶。加強江門東西部區域平衡發展對接,做好臺山與江門市直(省直和中直駐江門)部門“三結對”掛鉤工作機制實施事項。開展跨縣域各類企業“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引導各類企業到我市各鎮、村開展結對共建。發揮商會、企業聯盟等組織的作用,鼓勵新會、臺山兩地民營企業之間開展協作和聯合,發揮集團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支持各類企業設立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金、公益基金,積極參與鄉村產業發展和公益幫扶等。繼續鼓勵各類企業開展消費幫扶,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發動倡議愛心企業參與提升重點幫扶鎮和薄弱村行動,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和結對掛鉤村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資助式支持、合作式支持、捐贈式支持,可以“一企一村”“一企多村”“一村多企”方式,從資金支持、產業發展、信息互動、人文交流等方面建立結對幫扶工作機制,幫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四)扎實做好幫扶項目對接活動。各鎮(街)每年至少組織舉辦一次“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項目對接會、推介會,為村企合作共建搭建平臺,提供組織引導、對接服務,及時協調解決村企合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落實資金扶持、項目配套、貸款融資等優惠政策,優化程序,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努力促成一批鞏固脫貧成果和助力鄉村振興示范項目。
四、提升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把“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納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總體部署,在市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鄉村振興工作專班統籌協調下,推動建立由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市公資辦、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科工商務局、團市委等部門參與的臺山市“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工作協調機制,完善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明確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做好組織領導、指導推動、統籌協調和服務保障等工作。加強考核評估、督促指導、情況通報、數據錄入等工作,確保行動取得扎實成效。要發揮市鎮兩級群團組織慈善機構等多方面的渠道優勢,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與,做好“僑胞”“鄉賢”等文章,廣匯資源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動行動落實落地。各鎮(街)要引導本地區各類企業或經濟組織參與“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市直有關單位、各鎮(街)要將在“6·30”等活動中成功對接的項目錄入廣東省鄉村振興“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信息平臺。
?。ǘ娀萜笳叻龀?。落實資金扶持、項目配套、貸款融資等現有優惠政策,推動出臺更多支持企業參與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系列配套政策,為企業投身“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創造良好環境。金融機構要加大對參與行動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創新金融產品,拓展抵押物擔保范圍,適當延長貸款期限,
簡化審批程序,落實利率優惠,為行動中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及產業鏈上各類涉農主體,提供優先貸款支持和多元化、個性化綜
合金融服務。在組織號召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的同時,要尊重民
營企業參與意愿,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按照市場規律參與鄉村振興,促進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為鄉村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引導民營企業將自身發展與農村發展、個人富裕與農民富裕有機結合,以多種方式與農民形成經濟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保護農民利益。
?。ㄈ┘訌姴块T協同聯動。市委統戰部要引導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等積極發揮作用,動員各界人士積極投身“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市工商聯要發揮橋梁紐帶助手作用,搭建服務平臺,暢通民營企業訴求反映渠道,協調有關部門幫助企業解決在實施專項行動的實際困難。要注意在結對企業遇到經營困難無法完成目標時,協調新的企業進行接力,確保結對工作不斷檔。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要主動為參與行動的民營企業提供鎮村幫扶需求、項目信息等方面的服務,推動相關項目、資金優先向結對村傾斜。臺山市慈善會要協調政府有關部門,確保企業在結對村的慈善捐贈依法享受優惠財稅政策;農發行、農行要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在業務范圍內為參與行動的企業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服務和支持。市鎮兩級商會要主動加強與結對企業的銜接互動,為他們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同時要做好臺賬和數據統計分析、匯總、報送等工作,要將所轄行政村基礎信息和幫扶需求等錄入省平臺。
(四)抓好典型示范引領。要注重典型發掘,培育一大批特色鮮明、影響力大、群眾認可度高的典型,引導廣大企業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激發出行動各方的更大力量,為組織開展好“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提供有力支持。擴大行動覆蓋面,用好抖音號、視頻號、微信公眾號等融媒體,發揮電視、報紙、雜志專欄特刊作用,講好幫扶好故事,大力宣傳行動中涌現出的先進企業、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展現新時代僑鄉企業家富而有德、富而有愛、富而有責的風采,增強企業成就感、榮譽感和獲得感。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優勢和力量,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等積極發揮作用,通過辦好農民豐收節、“廣東扶貧濟困日”等活動,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ㄎ澹┦刈〖t線底線。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規范社會資
本下鄉,盤活農村土地、房屋和集體資產,深化“企業+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確保市場主體真正帶貧增收。民營企業在參與鄉村振興中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堅守耕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民利益保護三條紅線,始終將民營企業發展方向與鄉村振興戰略方向、政策導向保持一致。明確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策略,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一體謀劃鎮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等。積極有效防范化解工程實施中的各類風險,守住安全發展底線。
附件
臺山市“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工作協調機制
為統籌推進我市“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各項工作,根據工作需要,建立工作協調機制。
一、工作職責
統籌協調推動全市“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開展, 做好組織領導、指導推動、統籌協調、服務保障等工作。協調推動各鎮(街)完善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督促指導各鎮(街)、市各相關單位按省、江門和市工作要求,落實本地區、本部門負責的各項工作任務。研究在行動推進中遇到的需市級層面協調解決的問題,并向黨委政府提出工作建議。落實市委“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交辦的相關任務。
二、主要成員單位
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委農辦、市發展和改革局、市
科工商務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市公資辦、市工商聯、臺山市稅務局、團市委、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婦聯、市僑聯、廣東臺山農商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臺山市支行、中國農業銀行臺山市支行。
三、職責分工
各鎮(街)人民政府:對轄區范圍內可利用資源進行梳理整合,包括農田、林地、水域、礦產資源等。要以企業和地方共同盈利為目的開展工作,強化企業生存能力,實現長期有效幫扶,出臺相關支持政策。每半年向工作小組報送工作進展情況,做好經驗總結,提出相關建議。做好廣東省鄉村振興“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信息平臺數據錄入工作,每月將項目對接及信息錄入情況綜合報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
市委宣傳部:組織宣傳幫扶先進典型,營造社會關注支持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
市委統戰部:引導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等積極發揮作用,做好“僑胞”“鄉賢”的文章,廣泛匯聚資源智慧和力量,動員各界人士積極投身“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具體負責發動2家以上企業參與結對。
市委農辦:負責將各鎮(街)推進“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情況納入市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指標。
市科工商務局:強化科技對“三農”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做好村企結對幫扶協調服務工作,做好村企需求收集工作,定期向工作小組辦公室報送進展情況,具體負責發動2 家以上企業參與結對。
市民政局:協調將鄉村建設捐資工作納入年度慈善募捐、“6·30”等工作一并推進管理。指導慈善組織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鄉建設募捐、“6·30”等工作,做好捐贈資金的接收和信息公開等工作。具體負責發動 2家以上企業參與結對。
市自然資源局:負責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鄉村規劃和要素保障的政策措施,指導各鎮(街)加快優化提升相關村的村莊規劃,在政策范圍內保障鄉村建設項目用地需求。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動臺山市資質建筑業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身鄉村建設項目,對意向項目和落地項目做好項目對接,按照臺山市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有關規定,做好相關行政審批、農房設計指引等服務。優選龍頭、種子建筑企業,支持企業資質增項、升級和遷入,提升綜合實力,深度參與美麗圩鎮建設項目;鼓勵和支持美麗圩鎮建設項目優先選擇我市優質建筑企業施工,加快項目建成,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具體負責發動2家以上企業參與結對。
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會同市工商聯、市公資辦共同牽頭統籌推進“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提升行動,收集企業需求和地方資源配置,協調企業和政府實現有效聯動。做好廣東省鄉村振興“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信息平臺日常管護、數據審核等工作。指導各鎮(街)定期將已成功對接的項目(包括“6·30”活動中對接成功的項目以及其他線下對接成功的項目)的信息和數據錄入省信息平臺。加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力度,引導現代農業產業園牽頭主體企業、農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各類農業經營主體以產業合作方式參與提升行動,具體負責發動2家以上企業參與結對。
市公資辦:組織引導全市國有企業參與行動,主動對接中央、省屬駐臺山國有企業對口幫扶我市,做好鎮(村)企結對幫扶協調服務工作,做好鎮村和企業需求收集工作,定期向工作小組辦公室報送進展情況,具體負責發動2 以上家企業參與結對。
市工商聯:共同牽頭參與提升行動。組織引導全市民營企業參與幫扶行動,做好鎮(村)企結對幫扶協調服務工作,做好鎮村和企業需求收集工作,以及協助做好江門東西部區域平衡發展對接工作,定期向工作小組辦公室報送進展情況。積極通過參政議政渠道反映民營企業訴求、協助企業解決問題,具體負責發動2家以上企業參與結對。
臺山市稅務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貫徹落實相關稅收支持優惠政策,支持企業項目落地發展,做好企業需求收集工作。
團市委:組織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幫扶行動。做好社會組織需求收集工作,定期向工作小組辦公室報送進展情況,具體負責發動1家以上企業參與結對。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臺山市支行、中國農業銀行臺山市支行、臺山農商銀行要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為參與行動的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市發展和改革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婦聯、市僑聯等部門:組織引導所屬所聯企業或社會組織參與幫扶行動,分別負責發動1家以上企業參與結對。定期向工作小組辦公室報送有關數據。
工作協調機制工作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由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承擔。
四、工作要求
各鎮(街)、市相關單位要認真按照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辦公室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主動研究“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積極提出工作意見建議,按工作進度落實各項工作,每年向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報送年度工作情況。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