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新”風撲面,“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詞。創新才能創造,革故方可鼎新,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臺山市公資辦黨委以黨建賦能,引擎國資國企系統在新質生產力的賽道上加速飛奔,跑出一條“新”的實踐之路。
黨建引領,繪就”新”圖
切實抓牢黨建“牛鼻子”,以“四五六”工作新法,引領帶動資源整合、力量聚合,為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根本保障。“四同”推動管黨治黨和治企興企有效銜接。制定《關于推進黨建與生產經營有效融合的實施方案》和《流程圖》,將黨建融入企業改革攻堅、安全生產管理、投融資管理、采購營銷管理、招投標管理等5個關鍵環節,實現黨建與運營管理工作目標同向、部署同頻、工作同力、考核同步。“五好”塑造國有企業領導核心。按照“政治素質好、團結協作好、龍頭作用好、經營業績好、服務指導好”的“五好”標準,選優配齊市屬國有企業黨組織班子。目前農控集團已完成黨組織班子的組建。制定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夯實市屬國有企業各黨組織第一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把組織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六聯”串鏈開創產業新局。發揮黨委舉旗定向、謀篇布局作用,定期舉行黨委會擴大會議,研究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推動產學研、上下游、大中小企業“組織聯建、活動聯辦、資源聯享、產業聯動、人才聯育、服務聯供”。今年以來,市公資辦黨委組織市屬國有企業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共5次。文旅集團和臺國糧結對共建,創新推出了“花開得米”、“米粒奇遇記”等工業旅游科普主題研學路線。

(▲文旅集團和臺國糧結對共建,推出工業旅游科普主題研學路線)
引才謀”新”,聚力賦能
堅持因“才”施策,因“才”制宜,“三法并用”,進一步加快人才的集聚效應、裂變效果,為新質生產力源源不斷注入人才資源“源頭活水”。招賢納士有妙法。積極探索“市場化選聘”,充分釋放對招才引才的滿滿誠意。在部分市屬國企試點職業經理人模式,截至目前已引進5名職業經理人擔任企業領導。今年上半年,市場化公開招聘臺山市市屬國有企業中層副職及以上管理人員6名。任用考核有章法。大力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改革,印發《市管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及下屬企業領導班子、中層管理人員選拔任用工作指導意見》《臺山市公資辦直管平臺公司績效考核方案(試行)》,充分激活國企人才爭先創優活力。今年以來選拔任用二級企業副職以上領導人員7名、中層管理人員8名。培育工匠有新法。豐富主題黨日活動形式,大力推動“產教訓”融合,著力培養一批復合型戰略企業家和“四懂”人才,使更多的“單打冠軍”成長為“全能冠軍”,讓更多國企能人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引領者和參與者。

(▲積極探索“市場化選聘”)
向“新”出發,穩步躍升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市公資辦黨委搶抓“大橋經濟”“黃金內灣”歷史機遇,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科技創新、產業引領和安全支撐作用,組織市屬國有企業黨組織廣泛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大力推進學習成果轉化,有效實現“三個新提升”。科技賦能實現新提升。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創新引領作用,有序開放資源和應用場景,聯合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強產學研用融合。成立中山大學-臺山海洋發展優勢種業與智慧養殖聯合研發中心,依托“臺山1號”桁架式智慧養殖平臺,以“大數據+AI”與深海養殖融合催生新型研發模式,打造全國領先的智慧養殖模式,首創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與海洋技術的“IBM3T”,“PB級大數據+AI技術”融合,海洋牧場特色種質資源“濕”庫與高通量遺傳資源“干”庫協同建設新模式等多項技術,實現養殖過程的全面監控和科學管理,以新質生產力引領海洋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有效推動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藍色動能”。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發揮臺山市屬國有企業“1+2”信用矩陣優勢,臺山公控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面向專業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10億元,以邊際倍數3.0倍、票面利率2.84%的優異表現,首次亮相資本市場便創下了江門市國有企業信用債票面利率歷史新低。同時,深入開展“啟航行動”,現正籌備啟動屋頂光伏項目,在城區增設充電樁等,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等新產業的投入發展。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實現新提升。支持下屬臺山市大灣水務有限公司與民企龍源水務集團的深化合作,實現技術、人才、管理、資源共享,強強聯合推進臺山城鄉供水事業推向新高度。

(▲臺山1號。陳俊鋒 攝)
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市公資辦黨委將堅持迎難而上,持續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提升工作效能,將國資國企改革紅利轉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強勁支撐。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知識產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知識產權等問題, 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65827郵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