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高清性xxxxhdvideos,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一级特黄,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午夜影院激情,欧美高清性xxxxhd,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網站支持IPv6
您現在的位置 :
關于江門市2017年度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 2018-09-04 02:51:37
  • 來源: 臺山政府網
  • 發布機構:臺山政府網
  • 【字體:    

2018831日在江門市第十五屆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

江門市審計局局長 陳新漢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2017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請予審議。

2017年以來,市審計局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審計廳的正確領導下,圍繞“興業惠民,治吏簡政”工作主線,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扎實推進審計全覆蓋,穩步推進人財物管理改革,持續加強和改進審計工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市審計局對2017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重點審計財政管理和部門預算執行情況,跟蹤審計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建設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一步拓展鎮(街)基層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探索海洋資源資產試點審計,持續加強污染源治理設施改造專項資金、江門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等重點民生和建設項目審計,依法全面履職,有效發揮審計監督和保障作用。

審計結果表明,各市(區)、各部門能認真執行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財政預算,扎實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財政收支管理總體規范。

——加強財稅管理,保持財政收入平穩向好。2017年,我市加強對財政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和重點稅源企業稅收監控,同時清理規范財政專戶,加強非稅收入管理,提高財政收入質量,全市財政收入實現平穩較快增長。2017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48億元,比上年增長9.30%。

——加大民生投入,增強人民獲得感。2017年市本級民生投入3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5.10%,其中撥付省十件民生實事5.75億元,撥付市十件民生實事9.36億元,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增進民生福祉;撥付資金1.06億元,迅速做好臺風“天鴿”、“帕卡”等自然災害防御和救災復產工作。

——落實簡政放權,推進財政管理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調整市本級與蓬江區、江海區土地收入及污水處理費收入劃分,進一步調動各級積極性;推進預算管理改革,完善市本級20172019年中期財政規劃,提高預算編制前瞻性;升級改造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按“預算內容全覆蓋、預算過程全監督”目標,配合市人大加強對預決算的審查監督,促進廉潔政府建設和規范財政預算管理。

一、市級財政審計情況

(一)市級財政預算執行及決算草案審計

根據市財政部門編制的決算報表(草表)反映:2017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32.70億元、總支出129.25億元,收支結轉結余3.45億元;政府性基金總收入83.73億元、總支出72.46億元,收支結余11.27億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總收入2.10億元、總支出2.02億元,收支結轉結余0.08億元;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不含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152.47億元、總支出134.30億元,收支當年結余18.17億元,年底滾存結余168.85億元。

與年初向市人大報告的預算執行數相比,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數多51萬元,主要是由于清理期內省返還企業所得稅作出的調整;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數少1.44億元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決算數少2,804萬元,主要是清理期內收回部門單位往年結轉項目資金,按規定沖減支出作出的調整。審計結果表明,2017,市財政局等部門緊扣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保持財政運行平穩,進一步推進財政改革創新,認真落實預算法和總預算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預算管理和決算草案編制進一步規范;市本級“三公”經費、會議費及培訓費共支出9,220.88萬元,為年初預算11,233萬元的82.09%,“三公”經費、會議費逐年下降,公務支出進一步規范。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一般公共預算及政府性基金預算方面

1)預算編制不夠細化、完整。編制2017年財政預算時,預留人防易地建設費1,800萬元,未細化到具體項目;有44個部門上年項目支出結余結轉共1.61億元未編入2017年部門預算。

2)個別專項資金未形成實際支出。勝利新村房屋解危改造項目建設資金1,160.16萬元、2017年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458萬元以及土壤污染防治資金1,000萬元等3項資金,當年沒有支出。

3)未及時收回暫付款項1,772.05萬元。市財政局于20173月向江門市城建集團有限公司暫付廣珠鐵路項目增資資金1,772.05萬元,截至2017年底仍未收回該項資金。

4)部分經費撥款未真正實行國庫集中支付。部分預算單位的經費撥款雖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程序,但資金實際上撥付到預算單位的基本賬戶上,沒有直接劃到貨物或服務提供方,未能實行真正的國庫集中支付,涉及6個部門(單位)104筆支出共1.05億元。

5)政府采購預算年度內調整較大,編制不夠準確。有23個部門2017年政府采購年初預算金額為14,508.34萬元,調整后預算數為22,035.17萬元,調整金額為7,526.83萬元,調整幅度達51.88%。

2.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方面

1)江門融浩水業股份有限公司未將下屬全資子公司的利潤116.75萬元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建議草案,未能全面反映利潤情況;江門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等6家市屬企業未按要求編報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建議草案。

2)江門融浩水業股份有限公司未及時完成企業產權變動登記,涉及金額1.68億元。

3)江門市濱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2015年購入的3,869.18平方米物業閑置超過兩年,未能發揮使用效益。

3.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方面

1)社?;鸸芾韱栴}。有3.69億元社?;鹑匀粚嵭袊鴰旃芾恚窗匆幎▽嵭胸斦艄芾?;部分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存儲未落實優惠利率政策,比落實優惠利率少計利息收入864.20萬元;鶴山市未將部分職工養老保險基金自動轉存的定期存款利息收入登記入賬,少反映收益4,296.47萬元。

2)社保待遇發放審核不嚴。社保部門向市本級和蓬江區4名已享受機關事業退休待遇的人員發放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多發放待遇28.29萬元;向恩平等5個市(區)共69人同時發放職工養老和城鄉養老保險待遇,多發放待遇3.94萬元。

3)信息共享機制不夠完善。社保經辦機構未能及時掌握死亡信息,停發已故參保人的職工養老保險定期待遇,2015年以來多發放待遇共1,316.39萬元,涉及4,639人,至20183月底尚有74.12萬元未追回。

4)社保、地稅部門的社保費征收數據交換機制不完善,部分參保人已繳費但其繳費信息未在社保業務系統登記,涉及參保人2.95萬人,金額1,446.31萬元。

5)未落實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醫療保障政策。社保經辦機構未按規定為精準扶貧重點幫扶對象57人落實城鄉醫保參保手續。

(二)市級部門預算執行審計

審計了市委政研室、市金融局、市民族宗教局、市水務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文聯、市紅十字會和江門開放大學等8個部門(單位)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并延伸審計所屬單位。審計結果表明,這些部門及屬下單位在預算執行、管理等方面的規范化程度持續提高,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但還存在一些需要糾正和完善的問題,主要是:

14個部門和1個所屬單位9個項目預算執行率低于50%,涉及項目金額856.87萬元,其中5個項目733.75萬元完全未執行。

2.“三公”經費、會議費及培訓費管理問題。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等3個部門無預算、超預算支出公務接待費、培訓費等51.12萬元;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委政研室超標準進行公務接待,涉及金額6.85萬元;市紅十字會等4個部門公務接待費、培訓費等列支依據不充分,涉及金額5.35萬元。

3.非稅收入征收及管理問題。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未及時追收罰沒收入6.25萬元;市水務局辦公場地租金收入6.25萬元,開放大學部分學費、住宿費等教育收費156.40萬元未及時上繳財政。

4.違規發放津補貼2.22萬元。市委政研室在工會經費超標準發放獎勵,涉及金額1.29萬元;市文聯所屬單位江門書法院通過充值油卡的方式發放汽油費0.93萬元。

5.未嚴格執行現金和會計核算管理等相關規定。5個部門部分支出原始憑證不齊全,涉及金額115.09萬元,如開放大學購買教材支出和考試費支出110.91萬元未見附發票或明細清單;市委政研室等4個部門未及時登記現金日記賬;市民族宗教局等3個部門未及時清理往來款,涉及金額64.84萬元;市文聯、市紅十字會2個單位不相容崗位沒有相互分離。

6.資產管理問題。市民族宗教局、市紅十字會未能定期盤點固定資產和物資,市民族宗教局有固定資產1萬元、物資1.66萬元未登記入賬;市紅十字會有物資1.75萬元未登記入賬。

二、下級財政決算和鎮(街)財政收支審計情況

(一)鶴山市財政決算審計

對鶴山市2016年度財政決算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鶴山市圍繞“一城三中心”建設,緊抓“六大核心任務”,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深化財政改革,集中財力辦大事、辦實事,推動各項預期發展目標實現。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預算編制不細化。鶴山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編制未細化到項,未能準確反映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內容。

2.決算反映不真實。通過列支轉暫存、以撥作支,少列支出9,900萬元。

3.財政收支管理不嚴。部分非稅收入1.43億元留存在財政專戶未按規定繳入國庫;執收單位應收未收部分非稅收入657.15萬元;超范圍支出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1,183.10萬元、預備費2,179.96萬元;違規返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332.35萬元。

4.其他財政管理問題。公務卡使用率低,鶴山市授權支付結算業務中,現金結算金額為2,689.48萬元,是公務卡結算金額402.09萬元的6.69倍;鶴山市財政局于201612月將2016年未使用的預算資金1.09億元轉列權責發生制支出,截至201711月底仍未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鶴山市財政專戶賬2016年底有暫付款1.66億元,掛賬時間超過兩年仍未清理。

(二)鎮(街)財政收支審計

組織對會城街道、新會開發區、大澤鎮、司前鎮、三江鎮、川島鎮、古勞鎮、雙合鎮、址山鎮、恩城街道、沙湖鎮、大槐鎮等12個鎮(街)20142016年度的財政收支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各鎮(街)基本能貫徹上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實相關決策部署,推進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事業建設。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預算不夠細化、完整。新會開發區等6個鎮(街)預算編制未細化到項;址山鎮等10個鎮(街)未編制“三公”經費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

2.“三公”經費管理問題。大槐鎮等12個鎮(街)公務接待費、會議費列支依據不充分,涉及金額1,758.49萬元;司前鎮等6個鎮(街)違規發放直聯補貼等234.83萬元;大澤鎮、三江鎮無預算、超預算開支公務接待費等,涉及金額196.98萬元。

3.財政財務收支管理問題。會城街道等4個鎮(街)虛列財政收入2.10億元;址山鎮等3個鎮(街)虛列財政支出4,840.27萬元;川島鎮、沙湖鎮通過收支掛往來,少列財政收入5,131.67萬元、財政支出4,613.63萬元;司前鎮等8個鎮(街)無預算、超預算、超范圍安排財政支出4,591.52萬元;雙合鎮等7個鎮(街)部分非稅收入3,654.91萬元未繳入國庫;恩城街道等8個鎮(街)使用大額現金支付,涉及金額3,135.75萬元。

4.債務管理問題。大澤鎮等3個鎮(街)少列債務2,030.81萬元;古勞鎮等3個鎮(街)違規向企業舉借債務6,224.69萬元。

5.國有資產管理和項目建設問題。沙湖鎮等6個鎮(街)資產管理不健全,家底不清;恩城街道等5個鎮(街)部分工程和大宗采購項目未按規定招標,涉及金額2,274.30萬元。

6.重大事項決策問題。大槐鎮等7個鎮(街)沒有制定或完善重大事項決策制度和資金管理制度;會城街道、三江鎮大額資金使用事項沒有經過集體決策,涉及金額2,572.57萬元;古勞鎮等5個鎮(街)違規減免村鎮基礎設施配套費1,401.75萬元;新會開發區等5個鎮(街)違規返還納稅人所得稅獎勵、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等980.48萬元。

三、政策跟蹤審計情況

根據省審計廳的統一部署,我市審計機關對全市2017年度國家、省和市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重點關注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政策、經濟運行風險防范、支持實體經濟新十條、防控農合機構地方金融風險和“放管服”改革推進等落實情況。審計結果表明,各級各部門能認真落實中央、省和市的重大部署,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加大資金保障力度,積極推動項目實施,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和自創區建設,加強對金融風險的監測和預警,切實降低企業成本,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好的成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方面

1.個別項目資金執行率低。江門市LED綠色照明示范城市建設項目(補貼性投入),合同預算金額2,000萬元,合同要求在2015年底前完成。截至2016年底,該項目資金執行率為17.24%。

2.部分項目未及時提出結題驗收。截至2016年底,我市省級科技項目中應結題驗收未驗收項目累計30個,如江門市LED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已完成但未提出結題驗收。

3.項目資源被占用,導致項目未能完成。恩平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合同要求在2015年底前完成。2015年恩平市為實施創新驅動,引入3個創新創業項目,并暫借該中心作為其辦公場所,導致該中心展廳內部裝飾、展品購置等部分后期工程無法開展,項目未能按時完成。

(二)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政策落實方面

1.江海區個別指標任務完成慢于任務分解方案的時間進度。截至20177月,裝備制造業投資額等6項指標任務完成慢于分解方案時間進度。

2.個別項目超過1年仍未實施。銀洲湖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聚區項目和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聚區項目2項專項資金2億元超過1年仍未投入到各分項目;海洋工程船舶制造項目簽約超過2年仍未開工。

(三)經濟運行風險防范方面

全市2017年政府投資超1000萬元的建設項目中,計劃于2017年開始并于同年完成的3個項目,2017年財政撥付率低于2%,涉及項目金額5,877.58萬元。

(四)支持實體經濟新十條落實中減稅降負方面

1.向同一納稅人同一地塊重復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涉及金額8.45萬元。

2.未按規定錄入車船稅。部分納稅人征收品目為1.0升以上至1.6升(含)的乘用車稅額未按調整后的稅額錄入,仍按舊稅額錄入,涉及579筆。

3.對3家公司的購銷合同印花稅統一按核定定額的80%作為計稅依據,未參考納稅人及合同簽訂實際情況確定計稅依據。

(五)防控農合機構地方金融風險方面

1.違規在不同分支機構向同一借款人放款。截至2017年末,臺山農信聯社存在同一借款人在該社2家或2家以上的機構有存量貸款的情況,涉及自然人2人、貸款總額226.70萬元。

2.違規向僵尸企業及環保不良企業發放貸款。臺山農信聯社違規向僵尸企業發放貸款共計475萬元;開平農信聯社違規向環保不良企業發放貸款共計690萬元。

(六)“放管服”改革推進方面

1.不動產交易登記營商環境方面。部分不動產登記便民服務措施不到位,如不動產登記部門沒有開展網上預約和審批,主要仍靠現場取號排隊;未實現不動產登記“一城通辦、異地辦理”,辦理人難以就近或跨區域選擇辦證點。

2.民間投資項目行政審批方面。審計抽查了蓬江區9個企業投資項目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情況,發現涉及部門、辦理環節以及申請資料多,平均需要13個環節、84個工作日、76件申請材料,且各審批部門和環節獨立辦理,沒有實現數據共享和“一網式”通辦。

3.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方面。一是審圖流程沒有優化,目前施工許可環節的審圖涉及建筑施工、人防工程、消防等環節,各個環節由各自職能機構辦理,未能實現一個項目一套資料、一次申報、同步受理、聯合審圖。二是審圖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未按照規定由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的機關承擔,企業相關制度性交易成本沒有得到切實降低。

四、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環境保護審計情況

(一)海洋資源資產審計

20112016年期間我市海洋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近年來我市海域海島綜合管理不斷強化,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能力、海洋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新進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近岸海域環境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一是2016年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的比例僅為39.90%,且呈下降趨勢,與國家“到2020年近岸海水優良比例達到70%左右”的控制指標差距較大;二是2016年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區海水質量監測達標率僅為28.90%,且部分功能區實際水質與區劃水質要求差距較大,未達廣東省“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0%以上”的要求。

2.海域使用監管不到位。一是部分養殖戶未經審批違法占用海域設置蠔排、蠔樁等設施進行養殖,截至2016年底,全市非法養殖面積達48,646畝,破壞當地海域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二是新會區、臺山市有5處企業單位或個人非法填海用海,海監部門未對上述行為進行及時制止和嚴肅處理。

3.海岸線資源集約化利用不足。如新會銀洲湖區域,公用碼頭建設滯后,30個在用碼頭中,僅3個作為公用碼頭,今后或難以滿足我市有關涉海發展戰略的需求;部分企業自備碼頭深水淺用,76個泊位中,3000噸(含)以下的有56個,占74%,岸線使用效能不高;海岸線資源閑置、浪費現象普遍存在,部分企業沿岸布局,占用大量優質的宜港岸線和腹地,但岸線利用率低,岸線資源被閑置浪費。

4.海洋資源資產管理和環境保護制度機制尚未完善,未出臺涉海規劃的具體實施方案、行動計劃,未明確實現規劃目標的具體措施、責任單位和時間節點等,且監督考核機制亦尚未完善,不利于相關工作的開展。

5.部分已到實施期限的涉海規劃目標任務未能完成,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中52項重點項目和工作,有36項未能開展或無法完成,5項沒有統計數據。

6.基層海洋環境監測監視能力建設嚴重滯后,新會區尚未設置監測機構,臺山、恩平兩市監測站的監測設施、設備簡陋,監測技術力量薄弱,與國家和省的要求差距較大。

7.部分省級海域使用金安排的項目資金使用效率低。2015年,市財政分別安排新會區、臺山市省級海域使用金項目資金9項共1,630萬元,截至20176月,上述專項資金使用率僅為38%,其中有3項尚未使用。

(二)污染源治理設施改造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審計

20162017年我市污染源治理設施改造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結果表明,市環境保護局能根據國家的環境保護法規及宏觀指導政策,有針對性地安排使用市級環保專項資金,能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重點監管行業重點扶持,較好地發揮資金效能。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部分項目資金未能及時使用。截至2017年底,有32016年立項開工并應于201712月底前完成的項目未完工,尚有500.50萬元未使用。

2.項目管理不夠規范。市環境保護局項目臺賬對尚未受理申報的項目沒有記載項目前期審核情況以及不受理的原因等;且對于不予受理項目,只以電話方式告知項目申報單位。

3.未及時修訂管理辦法。市環境保護局仍依據《江門市級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江財企〔200417號)對環保專項資金進行管理,尚未根據《江門市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江府〔201416號)作出相應的修訂。

五、重點民生項目和專項資金審計情況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

對我市2017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進行審計,審計結果表明,2017年,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各項政策要求,采取多項有效措施,積極推進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等各項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下簡稱安居工程)建設,在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安居工程資金管理問題。臺山市、鶴山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預算編制不夠細化,涉及金額4,094.10萬元;臺山市未及時清理違規開設的兩個用于歸集保障性安居工程資金的專戶,截至2017年底專戶余額合共5,428.27萬元;新會區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資金未納入預算管理,涉及金額2,567.69萬元;開平等4個市(區)部分公共租賃住房租金收入未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涉及金額529.95萬元。

2.安居工程資金使用問題。市本級和開平市3個安居工程項目資金未實行國庫集中支付,涉及金額約3億元;開平市和恩平市有保障性安居工程財政補助資金3,531.98萬元閑置超過1年;蓬江區向個別不符合獎勵條件的危房改造項目征收對象支付搬遷獎勵21.05萬元;臺山市未足額向已完成危房改造任務的農戶兌現補助資金,較標準少補助14.80萬元;市本級和臺山市尚未發放52戶保障對象住房租賃補貼9.56萬元。

3.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市本級個別項目違規設置采購條件排斥其他潛在供應商參與競爭,涉及金額2.77億元;市本級個別保障性住房配套的商業用房土地使用權出讓未履行招拍掛程序,涉及金額716.27萬元;恩平市個別項目專業工程未進行招標,涉及金額130萬元;市本級和開平市6個公租房建設項目已竣工但未辦理竣工驗收備案;臺山市和恩平市5個保障性安居工程未達到驗收條件而辦理竣工驗收;恩平等4個市(區)有8個安居工程項目施工總承包單位未按規定設立農民工工資專戶,涉及金額5,295.56萬元;鶴山市3個安居工程施工單位未按規定將工資直接發放給農民工本人,涉及金額135.01萬元。

4.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問題。江海等4個市(區)1,486套已辦理竣工驗收備案的安居住房至2017年底空置超過1年;住房保障部門未完善在保對象信息動態管理和審核,鶴山等6個市(區)有502戶保障對象家庭收入、住房等條件發生變化,按規定應退出而未退出;鶴山市未進行資格審核即分配公租房給有關學校的教師和職工用于午休或住宿,且租金低于有關規定或未收取租金,涉及183套;新會等6個市(區)未追收保障房承租戶拖欠的租金69.31萬元;臺山市違規審批認定農村危房改造對象3戶,涉及財政補助資金6.90萬元。

(二)救災應急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審計

2017年江門市救災應急專項資金截至2018228日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2017年全市救災應急專項資金總額為23,965.01萬元,主要用于“天鴿”、“帕卡”兩大臺風的搶險應急和災后復產。審計結果表明,各級財政部門和相關的市直部門、受災企業等單位基本能按照專項資金的立項要求劃撥使用救災應急專項資金,專項資金基本達到使用目標。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個別救災復產項目進展緩慢。江門市第一中學景賢學校的東側邊坡修復工程項目200萬元、江門市古斗林場的受損桉樹林改種珍貴樹種項目80萬元、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的農業示范基地臺風災后復產溫室大棚建設項目400萬元等3個項目僅完成前期工作或立項,截至2018228日除景賢學校支付7.49萬元外,其余救災資金仍未使用。

2.個別項目結余資金未及時繳回財政。搶險救災工作完成后,市水務局尚有臺風“天鴿”搶險救災市級補助結余資金41.36萬元留存在基本賬戶,未及時繳回財政。

3.個別村集體工程報賬單據不合規。江海區6條村機耕道路維護工程支出6.36萬元、臺山市磅礴村水毀工程支出1.50萬元只有收據,缺少工程驗收、發票等資料。

4.個別救災資金下達緩慢。蓬江區財政局于201791日收到市財政局下達杜阮鎮的省級財政救災應急資金20萬元,至20171226日才下達到杜阮鎮,歷時近4個月,影響救災項目及時開展。

(三)文化強市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審計

2017年市文化強市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2017年市級財政安排文化強市資金1,000萬元用于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審計結果表明,市委宣傳部基本能按有關工作綱要開展項目啟動工作,截至201712月底,所有的文化產業扶持立項項目都已啟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制定專項資金分配計劃較遲。市委宣傳部于20171月收到市財政局批復的文化強市資金預算后,分別于20176月和12月向市政府請示審定600萬元和400萬元資金分配計劃,最長歷時超過10個月,導致部分專項資金未能及時在預算年度得到安排使用,資金效益未能發揮。

六、公共投資項目審計調查情況

審計調查了江門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江門國家高新區與華夏幸福區域合作開發項目(啟動區項目)、廣州發展臺山漁業光伏產業園一期50MW項目等三個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截至201710月底的推進情況,總投資合計358.43億元。審計調查結果顯示,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重要決策部署和各項政策要求,能按省發改委下達的計劃推進項目建設,整體推進情況良好。審計調查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個別工程推進緩慢。江門國家高新區與華夏幸福區域合作開發項目(啟動區項目)和廣州發展臺山漁業光伏產業園一期50MW項目中5個工程未按項目計劃時間開工,如科技創新研發中心1期計劃20175月開工,截至201710月底仍未立項開工;廣州發展臺山漁業光伏產業園一期50MW項目50MW并網發電工程未能按合同約定于2017630日前完成。

(二)項目資本金未到位。江門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項目按照建設計劃進度,至201710月底應投入資本金6.97億元,實際投入資本金4.52億元,因財力不足、資金緊缺原因2.45億元項目資本金未到位。

(三)征地管理方面的問題。江門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項目和江門國家高新區與華夏幸福區域合作開發項目(啟動區項目)的4個工程未能按計劃時間完成征地工作,僅完成計劃應征地的86.07%;江門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項目留用地補償方案尚未制定,導致留用地補償政策未落實。

(四)建設管理方面的問題。江門國家高新區與華夏幸福區域合作開發項目(啟動區項目)尚未制定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和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尚未簽訂共管賬戶專項監管協議,首期啟動資金1.10億元未到位;江門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項目、華夏幸福區域合作開發項目(啟動區項目)和廣州發展臺山漁業光伏產業園一期50MW項目的5個已開工工程尚未辦理用地審批或立項報備等相關報批手續。

(五)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江門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項目沒有獨立設置建設項目專項會計賬,預付征地拆遷補償款9.76億元長期掛往來賬,沒有及時結算和分攤到建設項目。

七、國有企業審計情況

對廣東省江門市汽運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度的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并延伸審計分公司江門汽車總站。審計結果表明,該公司通過建章立制,加強內控管理、規范財務核算,保持了公司利潤的增長和總體穩定發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一)財務管理問題。長期投資490萬元掛往來處理,有賬外固定資產764.48平方米,涉及評估價值295.33萬元,未能完整、準確反映資產情況;部分公務接待費、差旅費等經費列支依據不充分,未附支出明細等,涉及金額11.44萬元。

(二)工資薪酬管理問題。未按規定停止發放補充養老性質的福利項目,涉及金額673.58萬元;在工資總額外列支工資性支出229.75萬元。

(三)重大投資項目推進進度緩慢。2016年站場建設計劃投入資金10,542萬元,實際投入資金合計2,499萬元,僅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23.71%。

(四)內部管理情況。未完善重大政策審議制度;未按規定建立健全業務招待管理制度、國內差旅和因公臨時出國(境)管理制度;未按人員、分項目逐級編制企業負責人年度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預算。


對本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具體審計情況,市審計局已依法征求了被審計單位意見,出具審計報告和相關的審計決定;對涉嫌嚴重違法違紀線索,已按有關規定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查處;對違反財經法規的問題,已作出處理意見;對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規范的問題,建議有關部門單位建章立制,切實加強內部管理。下一步,市審計局將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督促有關市(區)、部門單位認真整改,全面整改情況將按規定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

對上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市政府通過督查督辦,推動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全面落實整改工作,有關市(區)和部門單位按照市政府審計整改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認真組織整改。截至20186月底,按照審計要求已上繳或歸還各級財政資金1,407.46萬元,收回其他資金1.30億元,規范會計賬目資金11.96億元。

八、審計建議

(一)著力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安全性。扎實做好年度預算編制工作,編實編細部門預算,將部門結余結轉等資金納入年初預算,項目預算要與部門業務規劃計劃緊密銜接,夯實預算執行基礎;強化預算執行全過程監管,進一步加強對預算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審核,加強對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監控,確保財政資金安全。

(二)完善舉措,保障重大政策落地見效。繼續抓好領導干部領銜推進重點項目責任制落實,認真分析、查找項目推進的阻塞環節,精準施策,加快項目進度;加強項目前期準備和資金分配管理,完善項目計劃,切實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強化政府服務意識,積極研究涉企收費的優惠政策和路徑,營造寬松的市場環境降低交易成本。

(三)進一步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積極推動建立多部門組成的環境保護和治理聯合工作機制,綜合統籌自然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合力共同保護自然資源環境;加強對環保項目的跟蹤、驗收、監督和檢查。

(四)完善機制,強化民生領域和重大項目監管。完善保障性住房供應和保障機制,實現多部門住房保障信息共享、動態更新和協作配合機制,提高住房保障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完善社保征收數據的交換機制,準確記錄社保繳費數據信息,維護參保人的合法權益;細化項目建設進度安排,建立長效的督促機制,督促項目有序推進。


解讀:2017年度江門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的解讀

圖解:關于江門市2017年度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來源:江門審計局網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城县| 额尔古纳市| 巴南区| 祁门县| 无为县| 乌拉特中旗| 荆门市| 石阡县| 永善县| 广灵县| 剑川县| 马尔康县| 江津市| 石林| 边坝县| 东平县| 建水县| 石泉县| 布尔津县| 绥棱县| 噶尔县| 清新县| 常熟市| 哈尔滨市| 八宿县| 丰县| 永宁县| 邹城市| 密山市| 邢台县| 商丘市| 广汉市| 山丹县| 华亭县| 高陵县| 蛟河市| 南昌市| 南平市| 晋城| 隆昌县| 许昌县| 柳江县| 北京市| 洪江市| 金川县| 鄢陵县| 常山县| 浪卡子县| 曲阜市| 建德市| 化州市| 竹溪县| 蒲城县| 驻马店市| 土默特左旗| 阳高县| 安多县| 石门县| 图片| 名山县| 惠来县| 东乌| 永嘉县| 右玉县| 剑川县| 广宁县| 北宁市| 思茅市| 城市| 安徽省| 兴安盟| 朝阳区| 柳林县| 榆林市| 滨海县| 长春市| 新乐市| 莫力| 辰溪县| 枣庄市| 莱州市|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