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場監督管理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為了進一步規范企業名稱登記管理,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市場監管總局頒布第82號令,出臺《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實施辦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內資公司、外商投資公司、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類型經營主體,向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前,申請人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企業名稱申報系統,或者在企業登記機關服務窗口,提交有關信息和材料申報企業名稱。
如何自主申報企業名稱?
請查收以下工作指引
↓↓↓
一、常見問題答疑
(一)企業名稱構成
一般應當由行政區劃名稱+字號+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組織形式組成,并依次排列。
具體規定見《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點擊可查看)
(鏈接: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1/19/content_5581091.htm)和《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實施辦法》(點擊可查看)(鏈接:https://www.gov.cn/gongbao/2023/issue_10806/202311/content_6913825.html)
(二)行政區劃
應當是企業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行政區劃名稱。
名稱可以不含行政區劃名稱的情形:
1.已經登記的企業法人,在3個以上省級行政區域內投資設立字號與本企業字號相同且經營1年以上的公司;
2.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注意提示:除有投資關系外,企業名稱應當同時與企業所在地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內已經登記的或者在保留期內的同行業企業名稱字號不相同。
(三)字號
字號應當具有顯著性,由兩個以上漢字組成,可以是字、詞或者其組合。
字號使用的特殊情形:
1.縣級以上地方行政區劃名稱、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用語等具有其他含義,且社會公眾可以明確識別,不會認為與地名、行業或者經營特點有特定聯系的,可以作為字號或者字號的組成部分。
2.自然人投資人的姓名可以作為字號。
(四)行業描述
企業名稱中的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用語應當根據企業的主營業務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確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中沒有規定的,可以參照行業習慣或者專業文獻等表述。
名稱不含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的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已經登記的跨5個以上國民經濟行業門類綜合經營的企業法人。
2.投資設立3個以上與本企業字號相同且經營1年以上的公司,同時各公司的行業或者經營特點分別屬于國民經濟行業不同門類。
注意提示:除有投資關系外,還應當同時與企業所在地省級行政區域內已經登記的或者在保留期內的企業名稱字號不相同。
(五)組織形式
企業應當依法在名稱中標明與組織結構或者責任形式一致的組織形式用語,不得使用可能使公眾誤以為是其他組織形式的字樣。
1.公司應當在名稱中標明“有限責任公司”、“有限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字樣;
2.合伙企業應當在名稱中標明“(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有限合伙)”字樣;
3.個人獨資企業應當在名稱中標明“(個人獨資)”字樣。
(六)企業名稱使用“集團”或“(集團)”字樣
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1.必須是已經完成設立登記的企業法人。
2.并且本企業需要控股3家以上的企業法人。
(七)企業名稱保留期
企業登記機關對通過企業名稱申報系統提交完成的企業名稱予以保留,保留期為2個月。設立企業依法應當報經批準或者企業經營范圍中有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的,保留期為1年。
申請人應當在保留期屆滿前辦理企業登記。保留期內的企業名稱不得用于經營活動。
(八)申請人應當同時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企業名稱申報系統和企業名稱數據庫中進行查詢、比對和篩選的情形(網址:http://wsdj.samr.gov.cn/saicmcdjweb/)
1.企業名稱不含行政區劃名稱。
2.企業名稱冠以“中國”、“中華”、“中央”、“全國”、“國家”等字詞,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從嚴審核,并報國務院批準。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3.企業名稱中間含有“中國”、“中華”、“全國”、“國家”等字詞的,該字詞應當是行業限定語。
4.使用外國投資者字號的外商獨資或者控股的外商投資企業,企業名稱中可以含有“(中國)”字樣。
(九)申報途徑
企業名稱由申請人自主申報。申請人可以通過企業名稱申報系統或者在企業登記機關服務窗口提交有關信息和材料,包括全體投資人確認的企業名稱、住所、投資人名稱或者姓名等。
二、線上自主申報企業名稱教程
途徑一:通過“廣東省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服務系統”申報
掃描下方二維碼可獲取“廣東省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服務系統”
自主申報企業名稱操作指引
附件1二維碼
途徑二:通過“粵商通APP”申報
掃描下方二維碼可獲取“粵商通APP”自主申報企業名稱操作指引
附件2二維碼
三、全市各政務服務窗口信息
企業名稱自主申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疑問,請徑向各縣(市、區)政務服務窗口咨詢反饋,聯系方式詳見下表。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