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 市財政局 ”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2020年,市財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財政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緊緊圍繞全年目標任務,切實履行財政職能,主動作為,開拓創新,較好地完成各項財政工作任務。
一、2020年工作亮點
(一)全面抓好黨建工作
持續抓好理論學習。堅持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做好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嚴格執行黨內談話制度,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作風過硬為保證,以突出業績為支撐,扎實推進模范機關創建。
(二)狠抓收支主責主業
——扎實抓好財稅收入。2020年,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25,693萬元,同比增長2.9%,完成預算調整目標以及江門下達的目標。隨著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加快落實,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帶動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穩步增長。
——全力保支出保穩定。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722,075萬元,同比增長3.56%。在財政收入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市財政仍然全力統籌,處理好促發展與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關系,確保社會經濟事業穩定發展。
(三)抓好“雙統籌”,奪取“雙勝利”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難挑戰,市財政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兜牢“三保”底線,以扎實有力的“雙統籌”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力保 “三保”支出。堅持財政運行“一月一研究”機制、落實“三保”工作首位責任制、建立“三保”預算編制審核制、強化預算執行約束機制,兜實兜牢“三保”支出底線,確保“三保”預算優先安排、足額保障。1-12月,三保支出完成507,89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4.73%。
——嚴控新開口子,嚴壓一般性支出。在按上級要求壓減的基礎上,再次壓減一般性支出編列預算,其中行政事業單位運轉經費再壓減1,359萬元,部門職能工作經費再壓減4,857萬元,統籌用于保“三保”“六保”和疫情防控等。
——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產達產。加強資金統籌和調度,設立疫情防控專項資金,暢通撥付渠道,累計投入37,097.69萬元用于保障政府防疫支出、保障疫情防控物資、補助確診和疑似患者醫療費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精準發力,明確任務清單。一是對照江門市做好“六穩”工作 落實“六保”任務情況的“紅黑榜”,制定《財政收入脫“黑榜”責任清單》,明確提出我市財政收入擺脫“黑榜”的7條具體措施,每周推進落實,按周通報總結,市財政精準發力,積極推進落實,如期實現上半年收入脫“黑榜”,并在8月“扭負為正”。二是配合市政府出臺《臺山市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情況“紅黑榜”督查通報機制工作方案》,鼓勵稅收收入增速好的鎮(街)再接再厲,鞭策推進不力的鎮知恥后勇,全力抓好稅收收入。
——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全年為企業減免涉企政府性基金2,221.62萬元,行政事業性收費6,318.84萬元。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向我市6家受疫情影響同時認定為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的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5,295萬元;為我市464家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發放失業保險費穩崗返還補貼643.54萬元,惠及約3.1萬名職工。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完成3145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退費金額1,682萬元,為我市大型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階段性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用約3.5億元。實行租金減免政策,全市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減租1,055.68元。重點關注全市小微普惠性減免退庫工作情況,已辦理小微普惠性減免退庫1,206戶次,涉及金額14.9萬元。
——重點宣傳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一系列稅費減負政策。一是直接對接企業,“送政策、送資金、送服務”上門。先后到廣東鴻特精密技術(臺山)有限公司、臺山市心華藥用包裝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以及汶村、廣海等鎮(街)調研、走訪,直接為有關企業送上政策文件,如《臺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實施細則的通知》(臺府〔2020〕1號),并做好現場解讀。二是科學整理并及時發布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全面梳理疫情防控期間中央、省、江門和市出臺的各項財政優惠政策,制定了《疫情期間,臺山市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措施(財政政策類)》,并推送至“臺山發布”媒體于4月1日對外發布,進一步擴大宣傳的廣度和力度。
——鼓勵并幫助企業利用“政銀保”“稅銀互動”等融資扶持平臺,爭取貸款,緩解資金周轉壓力。2020年“銀稅互動”為184戶小微企業提供了8,022.17萬元的貸款。此外,積極組織企業申報中央、省疫情防控重點企業貸款貼息,撥付我市心華藥用包裝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貸款中央貼息資金一、二、三批合共410.57萬元。對“政銀保”融資項目實施期間成功實現融資的中小企業繳納的保險費用(或擔保費用)給予全額補貼。
——抓住有利契機,著力擴大債券申債額度。2020年獲得上級下達年度再融資債券額度1.59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額度1.933億元,新增債券資金9.2億元,主要投向醫療衛生、污水處理、舊街活化、高速公路收費、水利、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六大領域工程,為市重點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資金支撐。此外,我市梳理2021年申債儲備項目庫共183個子項目,有機整合成25個大項目,涉及申債需求150.9億元,其中:其他自平衡專項債券大項目16個,申債需求99.1億元,土地儲備專項債券項目2個,申債需求20億元;一般債券大項目7個,申債需求31.8億元,計劃根據項目立項完成進度及自身、相關收益打造情況,按上級發債進度積極向上申請專項債券,著力解決我市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資金需求。
——參與開展“樂購僑都,約惠江門”消費促進主題活動。安排專項資金約550萬元,推動消費餐飲行業、旅游業、住宿行業、快消零售及美容美發行業全面復蘇,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拉動消費持續增長。
——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支持裝備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發展,進一步壯大實體經濟。一是安排招商專項經費49萬元,成功舉辦第一和第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投產)活動,其中超億元項目11個,投資金額達48.3億元。二是加大科技投入,2020年全市科技投入15,382萬元,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推進創新型縣(市)建設。
——強化對基層的支持保障。足額配套本級資金,確保落實村(社區)“兩委”補貼、村(社區)辦公經費、村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等基層保障經費項目。2020年2月中旬,已將2020年度村(社區)辦公經費3,130萬元和村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1,662萬元一次性下撥到村(社區),村(社區)“兩委”干部補貼也分月份按要求進行發放。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
——貫徹落實直達資金政策。確保抗疫特別國債、正常轉移支付、特殊轉移支付共37,492萬元直達資金及時在直達資金系統完成接收、分配、掛接,資金使用“一竿子插到底”,直達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基本民生投入9.42億元,切實保障低保、特困、孤兒、殘疾人、醫療救助、城鄉養老、城鄉醫療、臨時價格補貼等支出。
——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公益一類財政供給。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工資、五險和“二金”納入財政預算并予以保障,統籌投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職人員經費5,942.35萬元,邊遠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崗位津貼1,690.64萬元。
——“醫共體”建設通過申請新增債券和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等方式落實3.5億元,支持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和臺山市中醫院赤溪分院等項目建設。
——教育事業投入13.5億元,著力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和覆蓋面。
——鄉村振興省、江門市、本級共投入3.05億元,主要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河長制湖長制項目建設投入1,998.43萬元,切實提升管水治水成效,確保我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水污染防治整治目標達標。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行動投入779.29萬元,深入推進平安臺山建設,營造良好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保障性住房投入1,015.41萬元,穩步推進四九鎮坂潭錫礦棚戶區安置樓改造主體工程、四九棚戶區安置樓道路工程和永和新村公租房配電配套工程等項目。
——環境污染防治投入5,534.74萬元,全力支持做好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助力打好環保“三大戰役”。
(五)助推經濟提質增效
一是設立“政銀保”風險資金池,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安排 500 萬元設立“政銀保”風險資金池,合作銀行和合作保險公司按照不低于風險資金的 10 倍貸款用于支持中小微企業和農戶的融資需求。2020年該項目實現貸款2單,貸款額共250萬元。
二是積極支持企業開展研發融資。統籌投入230萬元,對已上市企業、上市后備企業、股權掛牌企業和信用良好級企業發放研發融資獎補。
三是配合制定扶持政策,減輕企業短期資金周轉壓力。配合制定《江門市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為江門市內有還貸資金需求且符合銀行續貸條件的企業,提供1億元規模的短期周轉的政策性資金,加強企業和金融機構協作和互信,幫助企業獲得金融機構續貸支持,努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四是深入扶持外貿發展。撥付中央、省、市各級外貿扶持資金2,006萬元,促進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六)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強化政府債務管理。抓好政府性債務的還本付息、新增債券申報和債務風險測算工作,截至12月底,我市政府債務指標測算結果為風險安全可控。
——扎實推進“數字財政”建設。認真做好組建工作專班、人員培訓、用戶權限收集、硬件采購等系統上線有關前期準備工作,著力提升我市財政信息化建設和財政管理現代化水平。
——加強鎮級財政管理。結合體制期調整,在確保市、鎮兩級財政平穩運行的前提下,對2020年運作支出(含薄弱鎮財力補助)、轉移支付補助等也相應調整,并下達至各鎮(街)。1-12月,全市鎮級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50,896萬元,同比增收189萬元,增長0.13%,占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46.35%。。
——深入推進預算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進一步擴大預算公開范圍、細化預算公開內容、拓展公開領域、完善公開機制,促進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管理制度。
——嚴控“三公”經費及會議費。2020年,我市會議費及“三公經費”支出2,194.99萬元,比去年同期減支1,356.47萬元,減幅38.19%。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績效評價范圍實現了“一本預算”到“三本預算”的跨越,根據部門預算單位自評材料通過復評挑選出19個項目委托第三方評價機構開展第三方評審,涉及預算金額18,977萬元;開展全方位績效評價試點工作,推動績效管理向部門預算(單位)拓展、向政策性預算拓展。
——完善財政投資評審管理。截至12月底,審定結案的工程預算項目433項,核減18,072.37萬元,核減率為5.74%;審定結案的工程結算項目506項,核減12,020.41萬元,核減率為5.25%
——加強財政資金監督檢查工作。認真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財政資金(捐贈資金、物資)、2019年本級財政專項資金專項檢查工作。并做好2019年預決算、扶貧資金和政策、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情況的自查自糾,以及“雙監控”線下核查工作。
——規范政府采購管理。截至12月底,共審批政府采購立項申請2974份,采購預算金額201,346萬元。通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的采購項目1407項,節約1,767.0526萬元,節約率1.88%。
——完善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截至12月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報合計74項,涉及金額為4,919.86萬元。
——推進公務卡結算制度改革。截至12月底,累計發生公務卡結算3,403筆,消費金額695萬元,有效提高財政資金安全性。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2020年我市財政收入雖然實現增長,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減稅降費和中美貿易戰等因素疊加影響,財政運行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實現均衡入庫難度大;二是稅收貢獻率低;三是收支平衡壓力大;四是庫款保障水平持續承壓。
三、2021年重點工作計劃
(一)強化舉措,扎實抓好財稅收入。2021年,將按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的要求,堅持“短期紓困與長期創新相結合”的政策思路,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兜牢“三保”支出底線,著力推動我市經濟行穩致遠。
(二)優化支出,加大財政統籌力度。一是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在優先保障“三保”“六保”和疫情防控資金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省和市的統一部署,對年初預算安排的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再進一步壓減。二是加大盤活存量資金力度,實施預算動態調整機制,結合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統籌”要求,全面清理各類沉淀資金,可暫緩實施的項目資金及時繳回財政,可統籌、整合的預算資金及時調整支出用途,用于保障“三保“六保”和應對疫情防控支出需求。
(三)搶抓機遇,提升資金保障能力。一是用好用活債券政策。各部門要繼續做細做實發債項目謀劃和儲備,提前為明年發債做好做足準備。二是結合發展需要和政策,繼續打造包裝好儲備項目150.9億元中的余下項目,爭取擴大申債額度。三是配合市公資辦加快我市公司債的發行步伐,爭取年內成功發行20億元公司債,全力保障項目建設所需。
(四)強化監管,健全財政制度建設。結合財政工作實際,健全完善財政資金管理、國有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方面制度,推進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建設,防范各類業務風險,確保資金和資產安全高效使用。
(五)正風肅紀,加強財政隊伍建設。堅持嚴字當頭,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力度,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加強財政干部系統化、標準化業務培訓,切實提高財政干部綜合素質和財政管理水平。
中共臺山市財政局黨組
2021年1月14日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臺山政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復制或轉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如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速與本網取得聯系。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臺山政府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聯系方式:0750-5524538郵件:ts686@126.com